第四章 成大事者善于另辟蹊径
在各种竞争中,要制胜对手,应遵循排列组合规律,纵观全局,扬长避短,存利去弊,掌握那些既是影响全局的关键点,又是对手的弱点之处,选择最优的策略,必能以奇取胜。
45 互相争斗不如互补合作
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彼此都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双方都受益!
在美国,有许多高速公路都从荒无人烟的沙漠中穿过。如果发生汽车抛锚,油被耗尽等状况。司机只能在沙漠中苦苦等待其他车辆经过,载自己一程。
目睹这种状况。一个叫格林的人在一条高速公路旁投资修建了一家小型加油站,提供加油、修车等服务。由于沿途只有这一家,格林的生意自然十分兴隆。
邻居汉克见状,非常眼红,他跃跃欲试,准备在格林的加油站旁再开一家,希望也能大赚—笔。可是他父亲却极力劝阻,并建议他改开一家小旅馆,也许更能获利。
父亲解释说:“格林的加油站已经能满足过往车辆的需要了。你与其模仿他再开一个,不如提供他所末提供的服务。再开加油站,无疑是展开恶性竞争。而开家小旅馆,则是和他互利,并会开发出另一个新的市场。汉克听后,觉得父亲所言极是。
于是,在这条沙漠中的高速公路旁,司机们可以去格林的加油站为车加油,同时,也能到汉克的小旅馆吃饭、洗澡,甚至住上一晚,十分方便。
格林和汉克的生意越做越兴隆。
可悲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格林和汉克那样,毕竟人有时候不能冲破私欲的束缚,就连虔诚的教徒也不另外。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嘛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个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变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义,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有时候彼此之间能够做到有所让,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并且双方都能受益。要是为一己之私利而不愿放弃一些小利,下场和两位教徒一样。
46 不妨以德报怨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天大的事,都要忍一忍,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骂我也好,打我也罢,只要有益于办事,有利于前途,都没什么关系。
黎元洪清末在湖北时,一直位于张彪之下。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娶了一个张之洞心爱的婢女,人称“丫姑爷”。但张彪嫉贤妒能,对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当时报纸亦赞扬黎元洪而贬低张彪,张彪心怀不满,常在张之洞面前进谗言,诋毁黎元洪。
张彪在进谗言的同时,还以上级的职位,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让黎元洪不能忍受耻辱而离开军队。张彪的手法非常恶劣,曾经在军中将黎元洪罚跪,并当着士卒的面,将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着百般欺辱,不动声色,脸上毫无怒容,张彪也对他无可奈何。
然而,黎元洪亦非甘为人下者。他明知张彪欺侮自己,却不与之争锋,而是“平敛锋芒,海涵自负,绝不自显头角,以防异己者攻己之隙”。从这里就不难看出黎元洪是何等的聪明,以及对有所让的悟性是何等的透彻!
张之洞任命张彪为镇统制官,但军事编制和部署训练却要黎元洪协助张彪。张彪不懂军事,黎元洪呕心沥血,为之训练。成军之日,张之洞前往检查,见颇有条理,就当面称赞黎元洪,黎元洪却称谢说:“凡此皆张统制之部署,某不过执鞭随其后耳,何功之有?”
张彪听了黎元洪这话,心中十分感激,二人关系逐渐融洽。
1907年9月,张之洞任军机大臣,东三省将军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
赵尔巽看不起张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张彪,黎元洪坚辞不肯。
同时,黎又面见张彪,告之此事,建议他致电张之洞,让张之洞为其设法渡过难关。张彪一听,心中大惊,立即让其夫人进京活动,张之洞来函,才保全了他的职位。张彪对黎元洪十分感激,张之洞亦认为黎元洪颇有诚心。
张之洞很看重黎元洪的“笃厚”,叹谓:“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实际上,黎元洪心里清楚,虽然张之洞已离开了湖北,但在北京当军机大臣,仍可影响到湖广总督的态度,如果黎元洪在张之洞离鄂之后,即取其宠将职位以自代,不但有忘恩负义的嫌疑,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更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过“忍”以及帮助张彪,使张彪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等于在湖北又有一个助手,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自己的忙。
1910年,瑞澄出任湖广总督,对黎元洪极不信任,但此时黎元洪与张彪关系早已改善,因此并未影响到黎元洪的官职。
47 精打细算的外国企业
只有在大战略中寻求更加精确和细密的操作,才能赢得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
丰田公司是为大家所熟知的跨国大公司,凭常人的眼光会认为,大公司应该财大气粗,不会拘泥于一些细节,其实不然。丰田公司东京总部规定,午休时办公室必须关灯。以前由快递员送来的“丰田快讯”,现在也改成了传真——据说该公司正考虑为了省钱取消传真,而代之以电子邮件。难道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真的这么“抠门儿”吗?丰田人说,没错,就是靠这种“抠门儿”,丰田才一次次创下盈利新纪录。多赚的钱并非是靠多卖车取得的。丰田公司公布了2003年度中期决算报告显示4月—9月,丰田集团销售总额为7.88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4%。这6个月丰田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4.3%,纯利润增长了90.2%,达到5537亿日元。所有这些数字均为公司历史最高纪录。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丰田多赚的这些钱,并非是靠多卖车取得的,而是通过降低成本实现的。丰田总经理张富士夫说,在增长的营业收入中,丰田“抠”出来的钱几乎是卖车收入的两倍!
实力如此强大的丰田公司尚且如此,确实让人折服,这也难怪这家公司能够做得大,做得长。我们不能不从中体会到一个企业不光要看重大的方面,同时也要在细节方面做到有所不让,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光丰田公司是这么做的,像其他一些国家的公司也不例外地做到了有所不让。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不少企业,其实本身的效益并不太理想,但是浪费的现象确实存在不少,比如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会议牌用完即丢;打印文稿时只用一面;一些会议材料装饰过于精美等等,这些表面看起来是小事,实际并不小。我们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其实我们的先人已经把经验告诉了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利用好,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体现着我们的市场意识和成本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大的市场机会和暴利会越来越小,面对精细化的市场,从点滴做起控制成本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看似细小,但决定成败。只有在大战略中寻求更加精细和细密的操作,才能像丰田公司一样赢得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
由此不难看出,要办好自己的企业,就更应该做到有所不让,就更要求善于精打细算,勤俭办事,只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方能滚小利为大利。使企业尽快地发展,以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
48 做不被人看好的冷门
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独具慧眼的人,他们精明就在于发现生活中很多被人忽略的细节,这些往往又是最不用怕别人竞争的东西,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泰国有个养鳄大王叫杨海泉,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父亲杨水青早年前往泰国谋生,为人佣工,母亲做挑担小贩,育9子3女,杨海泉排行第四。出于家境困难,他只断断续续上过一年小学,从10岁起就做童工,先后做过照相馆佣工、客栈的店小二、金铺的伙计,还做过小生意。
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转卖给商人。但是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生意场上的第一次失利。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即: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冷门在哪里呢?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捕猎鳄鱼为生的旧相识,两人在一起谈起鳄鱼,谈出了兴趣。那人介绍道:“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
杨海泉灵机一动,立即想到: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挖空的。何况是动物呢?如果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不就可以“无穷无尽”了吗?
然而畜养鳄鱼自古未闻,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对他冷嘲热讽。
可是杨海泉毫不动摇,说干就干。他一面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一面很快就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小鳄鱼不值钱,杨海泉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得到了那些猎鳄人的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
小鳄鱼不断多起来,但是杨海泉很穷,连很少的鳄饲养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反常”举动都纷纷前来劝阻。
他的母亲更是反对,以“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责怪他,说他是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
但是,杨海泉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来”的倔劲儿,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他认为,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
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事实证明,敢为人先的人就必须有胆量经受各种磨炼。
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而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日夜夜认真地观察,难题终于得以解决,他成功地闯过第一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已经容纳不下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去扩建。
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
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以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慢慢地经济上有了一定盈余。
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了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鳄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杨海泉的这种举动是属于十拿九稳的,所以,很快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
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了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当然就更加红火,实力也更加雄厚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已经是举世瞩目的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率先进入了专业化养鳄的行业。
1971年3月,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会议,杨海泉作为泰国的唯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就像一个技术权威一样。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向世界顶尖级专家讲授他的养鳄经验,还讲述了泰国近50年来养鳄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他很自豪地宣布:“在我的养鳄池里饲养着15000头大大小小的鳄鱼!”
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场就是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是宣传杨海泉先进经验的绝好机会,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
从杨海泉的成功小可以发现成功的一个方法:走冷门烧冷灶,大胆创意,勇于坚持……
49 把目标瞄得稍高一点
小男孩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平方英尺的巨宅。
成功人士比你富一千倍,就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吗?绝对不是。关键在于他们确立了人生目标。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第一面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了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打你想要的分数。”这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再三考虑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20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带领他的30个学生来到那个曾被他指责的男孩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如今已是农场主的男孩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这些年来,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
奥格·曼狄诺说:“一颗种子可以孕育出一大片森林。”《福布斯》世界富豪、日籍韩裔富豪孙正义19岁的时候曾做过一个50年生涯规划:20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30多岁时,要有1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40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50岁时,完成自己的事业,公司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60岁时,把事业传给下一代,自己回归家庭,颐养天年。现在看来,孙正义正在逐步实现着他的计划,从一个弹子房小老板的儿子,到今天闻名世界的大富豪,孙正义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
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就在于富人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想成为富人就必须确定成为富人的目标。当你确定好你的人生目标时,才能成为一艘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会成为顺风。当你拎起第一桶金后,你会发现赚第二个100万比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
人的意义不在于他们所达到的,毋宁在于他所希望达到的。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如何运弓,然后把弓弦拉足,才能让箭飞射出去!
对青年一代来说,关键是考虑到他们何处才能找到确定的方向和为之献身的参照物。如果你想射中靶心,你就必须瞄得稍稍高一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生命会给你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只要你在你要的时候讲得清楚。当你的目标确定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
50 不要小看微小的胜利
有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事实上,他们早已投入了无数的心血,早已为自己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任何人都无法一下子就成功,只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别小看些一小步的微小的胜利,因为那是成功的必须。
西华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的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这里我们摘录其中的几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到了缅甸和印度交界的树林里。如果要等救援队前来援救,那至少要好几个星期,那时再逃生恐怕就来不及了,只有自己想办法逃出去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方向走,全程长达140公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暴雨的严重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统靴的鞋钉就刺到了另一只脚上,傍晚时脚都起泡出血了,范围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公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出去呢?我们以为要完蛋了,但是当然不能不走,好在晚上找了个地方休息,他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下一里路……”他们开始以前面的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激励,开始朝着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前进,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有松一口气的轻松,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努力着……
最后的结果已经不必再提,胜利当然是属于勇敢者的。
有一位叫王小洋的编剧,在几年前曾接了一件写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2000个了,试想,如果他当时面对的是一张写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得有些吓人的数字吓倒的。然而他没有,他只是一个接一个地写,写完一个再接着写第二个,日积月累,终于让他写出了这么多。
按部就班地工作是实现任何一个目标的最聪明简单的做法,也是让你在建立并实现目标的进程中,最能够享受生活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最好的戒烟方法就是撑着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不吸烟,没有比这更聪明更让人容易忍受,并能看到希望的办法了。这个方法并不是让吸烟者永远不抽烟,而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一个小时吸而已,这样听起来好办得多,也更容易从心理上被接受。最后,在不知不觉当中,这些微小的胜利已经发挥效果了。正如推销员做成了一个生意,他就更有勇气去面对下一个客户,往往也会有更好的业绩。
成功绝不是天下掉下的大馅饼,那些暴起暴落的人,满足来得快,去得也会快。这种昙花一现的成功,不要也罢;而那些已经把努力深深扎根的人,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去实现人生的飞跃。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有了目标才有向目标奋进的勇气和力量,才有为实现目标而产生百折不挠的毅力与超人的智慧,才有向目标一步一步靠近的喜悦。目标就是方向,就如高高耸立在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有了它,你的生命之舟才不会偏航,才不会触礁或误入旋涡,才能集中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心全意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
目标有大有小,有长远目标的人,既不会为眼前的小小“成功”所陶醉,也不会为暂时的挫折所吓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肯定有艰难险阻,如果所有的困难一开始就排除得一干二净,便没有人愿意去尝试有意义的事情了。大目标要分成许多小目标,小目标就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令你有一种成就感,但你要知道,你的小目标只是一段乐章中的前奏,你不能停留在那里而不前进,那庞大的乐章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震撼力,为了达到大目标,就要像深谋远虑的将军一样,时常根据战局改变战略。你要一个一个地、脚踏实地地处理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先努力取得那些微小的胜利,总有一天,你会到达人生的飞跃。
但是一定要牢记:我们可沿着成功之路改变计划,但不要轻易改变大的目标。所以,去实现你所有的小目标吧,但一定要把你人生大目标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样生命才会无比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