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大事者巧用“诡道”2
书名: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作者:萧然101方法 本章字数:10407字 发布时间:2024-06-15

37 学会掩饰真实意图


  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要学会避其锋芒。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先不要鸣叫,否则,别的大鸟来“夺食”,你就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大凡有心计者,不仅不大造声势,而且不把精力和时间用在门面和硬件建设上,而集全力首先强化软件。在此基础上,如果再隐蔽地开通购销渠道,你定会“一鸣惊人”!


  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要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妒忌,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自己的力量还未达到那一层,就不要去逞强,更不能总是跃跃欲试地想去超过别人。应当努力地去长自己的个头,去练自己的腿劲。


  技能高超的鹰,总是把利爪隐伏在羽毛里,待接近目标时,才突然迅猛地将利爪伸出来,在与人交往中,不要总是故意显露你的才能和战胜别人的欲望,当别人觉得你是个欲望很强的人,就会降低与你交往的热情。因此,一方面要控制欲望,另一方面则不要总是暴露欲望。


  商场竞争中的“潇洒功”,出自一位学者艾凡的《成功创业72绝招》一书中。书中说:一个企业创业初期,家底子薄,为了不露出自己企业真相,必须到处放烟幕,说自己家身多么厚,背后的老板多么大,自己只是为了兴趣和吸收经验才做生意的。要装潇洒,摆阔气,办公地点要选地皮贵的地方,室内装修要高级,设备要新,还要点缀几个男女“花瓶”。


  此外,创业者本身的衣着装饰,以至汽车、俱乐部等附件都要高级。摆出的样子是喜欢搞些生意玩,而玩的对手则是后进的小公司,最好是一些还在挣扎之中、未上岸的较困难的企业,要装出一副是因为喜欢对方的头脑、上进心、干劲等等,所以有意提携、照顾他们,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这样做。谈生意时对方急时你不要急,自然就可以争取到最佳条件。最后你说商场就是这样,实在之处,还必须加点表面功夫,不然,露出自己的意图和底牌,反而就会被对手看透,玩弄于股掌之中。


  艾凡所讲的“潇洒功”,有助于我们看清某些企业做生意的手腕,防止被某些企业表面的有钱和“潇洒”所迷惑。


  激情是精神的大门。最实用的知识存在于掩饰之中。亮出自己牌的人可能会输掉。不要让别人的关注战胜你的谨慎和小心。当你的对手像山猫一样窥视你的思想时,你要像乌贼喷墨一样掩饰它,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的意图,不要让别人预见到它,也不要别人阻碍或夸耀你的意愿。


38 不过早地暴露自己


  洽谈开始,一般只是谈商品质量、数量和价格等双方交易的主要条件。其他条件如保险、支付、仲裁、索赔以及检验等根据以往交易传统来履行。


  谈判人员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产品价格,要避免过早地同对方讨论价格问题,因为不论你的价格多么合理,只要对方购买这种产品,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应该在顾客对产品价值有所认识后,才能同他们讨论价格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让客户首先考虑产品的价格,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产品的价值上来,也就是说,谈话应首先集中产品的价值这一问题上,而不是单纯地谈价格;如果一定要谈价格,就要连同价值一并提出。获得对方订货单据的决定性因素,应让对方看到他们将要得到的好处,而不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弗雷德·罗杰是一位销售经理,为新泽西的某个皮革公司搞推销,公司已经生产即将出售的新产品,这是一种加工成带状的皮革制品。他访问一个顾客,问:“你认为这产品如何?”“啊,我非常喜欢它,但是我猜想您现在会告诉我它是非常贵的,我应该为它付出一个荒谬的价格,在您之前,我全听说了。”“您告诉我。”弗雷德·罗杰斯说,“您是一个有贸易经验的人,您和别人一样懂得皮革和兽皮,您猜想它的成本是多少?”


  那人受了奉承,回答他说他认为可能是45美分一码。


  “您说得对。”


  弗雷德·罗杰斯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他说:“我不知道您是怎样猜到的?”


  销售经理以45美分一码的价格获得了他的订货和随后的重复订货,双方对事情的结果都很满意,弗雷德·罗杰斯决不会告诉他公司最初给产品的定价是39美分一码。


  在介绍价格的时候,必须让别人看起来价格比较低,但你向他介绍好处的时候,就必须使他们看起来好处比较多。


  一个药品公司出售一种特别昂贵的兽医外科用药,它的价格与竞争的对手比起来高得吓人。但是推销员问兽医,每次的用量是多少,然后告诉对方,用他们的产品,每头牛仅多花3美分,那真算不了什么,但是它的效果却是同类无法相比的。这样介绍价格,使人易于接受,但如果他们说每包多30美元,那听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很可能把顾客吓跑了。


  还可以推开价格,在时间上延伸。


  “您现在的车每天用多少小时?”


  “6个半小时。”


  “啊,如果您买我们的,那么在机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您可以得到全部的额外的机动性,更大载重能力和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室,每小时仅多花6美分,一个月仅仅多花费20美元,20美元能买到什么。在普通的一个饭馆里一顿两人便餐,您对此不会有什么抱怨吧。”


  你还可以告诉它不买的代价是什么?


  “麻烦的是,如果您不买,一年以后,价格至少要上涨20%。


  在谈判中,不要怕对方提出低价,要直接告诉对方你决不介意出低价,因为他们一定知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


  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


  作为一位成功的谈判者,先决条件就要弄清谈判的目标,并在谈判过程中时刻不忘谈判的主要目的。


  在同对方的谈判中,要把自己的目标隐蔽起来,把一些次要的问题渲染成很重要的问题,而让对方多占些便宜,你也表示很“勉强”地让步。


  如,我方得知对方最注重的是价格,而我方最关心的是交货时间,那么我们进攻的方向可以是支付条件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开到次要问题上,以实现我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这种策略如果运用得很熟练,对方是很难反攻的,它可以成为影响谈判的积极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风险。


  在谈判过程中,不过早地暴露自己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39 主动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隐藏是为了迷惑对手,以求来日的厚积薄发。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后来各为其主领兵打仗,昔日同窗今日却成了对手冤家。孙膑计高一筹,斗智不斗力,隐强示弱,逐渐减少兵灶数目。庞涓认为孙膑兵力在逐渐减少,自然大喜,命令手下军士抛下辎重,轻装上阵,紧追不舍。最后两军战于马陵,孙膑集合全部兵马给庞涓以迎头痛击,大煞敌人威风,可怜庞涓羞败,只好自刎而死。孙膑减灶,逼死庞涓,传为千古美谈。


  同样是这种计策,加以反用,也可妙趣连篇。檀道济出师抗敌,兵粮将尽。此情不幸被敌人获悉,倾力来攻,危机临近。道济危难之中放出掩蔽弱点的烟幕,他命人在地上撒上白米。敌人知道后,前去探报,未得详情,便不敢贸然进攻,檀道济这才得以全身而退。


  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也是这样,在有些时候不要过于地显露锋芒,低调一点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琴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分到了一家事业单位,和她一起来的还有同校的一位男生小何。小琴姑娘因为自己刚来乍到,不熟悉单位的情况,不管谁和她说话、托她办事儿都是点头答应,一一办好,有时,小琴还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单位的同事刮目相看,很快就得到了整个单位同事的好评。而小何却以为自己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看不起单位里的同事,有人和他说话,他总是爱答不理的。看到小琴在同事面前经常是“多听少说常点头”,就经常对她说,单位的同事水平太低,不应降低自己的身份。小琴劝小何,单位的同事学历虽然不高,但是人生经验、业务能力都比初出社会的大学生高,应该多向他们学习,小何常常笑小琴的“愚蠢”,依然我行我素。第二年,单位有一个出国学习的名额,大家一致推荐小琴去。而小何呢,大家似乎都忘了有他这个人。


  小琴的智慧就在于没有把自己放得太高,而是做到了含而不露,这样一方面适当地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不会给同事造成太大的压力。在这一点上,小何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欠缺的是做人的方圆艺术。


40 欺而不诈之道


  几千年来,实践厚脸、黑心的大师们以史料为证,运用了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手法,制造“诱饵”,驱使对方按照他们不可告人的计划行动。


  蚯蚓可见,鱼钩看不见。外表吸引我们,而藏在里面的东西却可能捉住我们。


  同样,当你希望拉别人跟你一起干个人的私事或者经商时,你也需要制造诱饵。你必须使好处显而易见,以便吸引有意参与者。假如你找不到合适的好处,那么就制造一种好处的假象。运用这种原则,你将能够诱使对方参与你的行动。事实上,你们双方都会及时得到好处。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俄勒冈州,草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农产品。该州为美国提供了几乎百分之七十的冷季草种,也满足了世界上差不多百分之五十的草种需求。俄勒冈草种公司一直对向中国推销草种感兴趣。问题在于,就像俄勒冈草种种植者们决心向中国人推销草种一样,中国人同样决心不买。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草种贸易协会竭力想在美国巡回访问的中国农业部一位副部长兜售草种,只得到干脆的回答:“不买”。其实,在那个特殊时期,在中国人看来,这个建议是荒唐可笑的,这就如同向爱斯基摩人推销冰箱一般无二。


  在汉语中,“草”这个字被用作贬义的隐喻。据说,一个傻瓜的两儿中间有一个草包。中国人从来不为了美化而种草。中国人把草视为野草,他们的美化观点是拔草而不是种草。80年代初,一位顾客努力向中国人出售草种,他的建议等于是让他们花宝贵的外汇买更多的草,然后再把起来扔掉!中国人认为买草种的想法是个天大的笑话。


  1986年,一个叫詹妮的女士被一家草种公司雇用来代表他们开发中国市场。詹妮心想,兴许一事无成,但是如果能干点儿什么事,那自会找到门路。


  她到中国向中国政府介绍了一幅具有诱惑力的图画,勾画出对他们有巨大好处的轮廓,描绘了美国人的天真。由于中国官员总是对外国人抱着一种司空见惯的态度,认为他们天真,因此她的介绍轻而易举地被接受了。


  她对中国人说,这家美国公司正在寻找一个成本低的生产来源,该公司想在中国生产草种,而且将以他们从美国种植者购买草种的同等价格从中国采购。这样,这个项目将给中国政府提供赚取急需的外汇的机会。她收到了热诚的欢迎,获得了礼遇。


  随着中国人开始兴致勃勃地种植草种,她也开始经常地访问中国。在美国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向中国人传授必要的生产技能,向他们指点草种的好处,以及怎么维护漂亮的绿草坪。


  两年后,中国人停止了生产美国草种,因为这对他们太昂贵了。然而,在此期间他们认识到了美国草种的价值。他们开始直接从我们的客户公司采购。


  她起初就已预料到,美国这种产品的效能和美丽对中国人不会丧失,他们要主办1990年亚运会。七千名运动员参赛,上千家国际新闻机构报道,几十万名观众观看,这是向全世界展示现代中国风貌的一次盛会。他们在亚运村运动场用美国上好的草种栽培草坪,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亚运会成功地举办之后,从美国进口的草种成了最抢手的商品,由于供求原因,每磅草种售价高达五美元(同样的草种在美国每磅售价不足一美元)。尽管中国平均一个工人的月收入为二十五美元,但是草坪已开始在中国的公共场所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今,中国人把美好、平坦、厚实、宛若绿宝石般的绿地毯视为美丽,而不再是不合需要了。美国的草种甚至在北京的中南海院中种植了。


  在这件事中,中国人民和詹妮的美国客户皆从她通过制造假象的欺骗中受益。


41 牢记“兵不厌诈”


  类似的传说在很多富豪家族中都被演绎过一番,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


  慈祥、和蔼的爷爷正和小孙子在屋里玩耍,爷爷满脸爱意地和小孙子在沙发、窗台间转来转去。小孙子玩得开心极了。小孙子见爷爷今天情致这么好,也异常顽皮,爷爷把他放在壁炉上,鼓励他使劲儿往下跳,跳了一次,爷爷接住了他,又把他抱上壁炉,鼓励他再跳。小孙子看见爷爷伸着手,毫不犹豫地跳下来,但这一次,爷爷突然缩回双手,小孙子“呼”一声掉到地上,痛得大哭大闹,爷爷却在一旁微笑着。


  面对旁人不解的神色,爷爷回答道:“我是个成功的商人,我知道怎样去相信别人,而小孙子并不知道,他以为爷爷是可靠的。但这样的事情重复上二至三遍,他就会渐渐明白:爷爷也不可靠,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人,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这位爷爷不是别人,正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对于瞬息万变、风云莫测的商场来说,商人们应该慎之又慎。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随时都可能使你血本无归。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功的商人,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永远对你的对手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仓促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是十分危险的。


  我们大多数人,满足于对问题的一知半解,比如到某地旅行,在导游的陪同下,参观了名胜古迹后,就都满足了,这多半是因为尚未从学生时代修学旅行的习惯中脱离出来的缘故,也可以说是喜爱幼稚旅行的表现。


  据资深的厨师讲,每条鱼的纹路都不一样,从鱼的外观可以分辨出鱼的味道,而我们多数人在同对手打交道很长时间后,仍然对对手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我们还缺少对他们了解的好奇心,这样粗枝大叶地做生意,又怎么能指望获得全面的胜利呢。


  还有的人士对信誉的依赖过分突出。不错,越来越多的商人懂得建设良好的信誉意味着生意的兴隆。信誉作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越牢固越好,但具体到每一笔生意时,信誉是不能依靠的。


  孙子兵法还说:兵不厌诈。懂得商场厚黑学的商人和高明的骗子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可能刚开始在你面前显示的几次信用不过是诱你步向深渊的一个诈术。为什么富豪爷爷让小孙子第二次跳下壁炉时缩回双手,就是告诉他这个道理。


  在生意场上,即使成功地与对方做成了一笔生意,并不意味着下一次就有保证。人家不一定会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它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同时,你也不能因此信任对方,生意场中,岂止没有永远的朋友,连两次的伙伴也不存在。


  每次都是“初次”。如果单纯地认为已经成功地做成了一次生意,所以这次也会和上次一样取得成功,从而轻信对方的话,你就无法在商场上抵御欺骗。


42 商不厌诈,小心被诈


  我诈敌,敌亦诈我。因此,不但要会用诡道制敌,还应该学会识“诡”,识别、辨认敌人的诡诈术。这样才不会被诈,或者可以以诈制诈,将计就计,使诡道向更灵活、更深入的一步推进。要能识诡,最重要的是搞好调查研究,特别要学会观察、洞察对方的反常现象,于细微处窥见蛛丝马迹。人们常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再诡密的行为也会留有痕迹,只要有心,诡诈还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骗子常使用的一招是“将取之,先予之”,即为了能骗成功,他往往会先给你一些利益,诱你上钩。


  所以,为了防骗,我们要小心谨慎,对平白无故的利益和好处最好拒绝,防范住利益和好处后面的阴谋。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使产品打入人口众多的中国这一巨大市场,便是采取了“将取之,先予之”的花招,而这一花招,很遗憾,被善良的中国人接受下来。


  20世纪8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慷慨”地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价值400万美元的可口可乐灌装设备”,同时,投资近百万美元,花大力气在各大传媒上做广告。一时间,电视上广播里、杂志和报纸上随处可见可口可乐的大名,到处都有它即将出现在中国的预告。财大气粗的公司又不断参加中国公益事业的赞助活动。很快,可口可乐在中国名声鹊起,生产厂家迫不及待地争先恐后引进设备。


  该公司除了无偿提供部分设备外,还向厂家提供低价的浓缩饮料。这下,更吊起国人的胃口。生产厂家盘算,这笔生意合算,价廉物美,消费者喜爱,不愁销路,一本万利!于是,第一家可口可乐中国分公司迅速成立。


  殊不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这种做法只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平白无故地送你好处,就像钓钩上安放的诱饵一样,一旦鱼上钩,便不容易脱身了。


  果然,中国市场一打开,可口可乐公司便开始收线,露出它的本意来。


  第一批无偿提供设备和低价浓缩原料之后,中国的厂家再要进口设备和原料,该公司便根据激增的需求情况调整价格,抬高价钱坐收盈利了。厂家既然已开始生产,商家既已开始销售,又怎么能抵挡得住该公司的挑战呢?骑虎难下,只有接受对方的高价。


  十多年来,可口可乐风行中国,生产企业从一家发展到十多家,销售网遍及各地,销量及价格都成倍增长,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最初的投资不知早收回多少倍了。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将取之,先予之”出招,中国厂商却被暂时的利益及好处迷住了双眼,没有识破对方,最后“中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商不厌诈”,而在运作成功的例子中,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是以“利”为先导的。


43 以屈求伸,欲显先隐


  胸怀宽广的精英人物常常为了大局和长远利益而退居二线,手段高明的人则常常采用欲显先隐的手段。他们“隐藏”的最终目的是走出去,站到台前。


  在西汉末年平帝当政时,王莽已掌握大权,并有篡位之图。当时汉平帝只有十几岁,还没有立皇后。王莽便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当上皇后,以稳固自己的权势。


  一天,他向太后建议说:“皇帝即位已经三年了,还没有立皇后,现在是操办这件大事的时候了。”太后点头称是。一时间,许多达官显贵争着把自己的女儿报到朝廷,王莽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王莽想到,报上来的女子,许多人比自己的女儿强,不耍花招,女儿未必能入选。于是他又去见太后,故作谦逊地说:“我无功无德,我的女儿也才貌平常,不敢与其他女子同时并举。请下令不要让我的女儿入选吧。”太后没有看出王莽的用心,反而相信他的“至诚”,马上下诏:“安汉公(王莽的爵号)之女乃是我娘家女儿,不用入选了。”


  王莽如果真是有意避让,把自己的女儿撤回来就行了,但经他鼓动太后一下令,反而突出了他的女儿,引起了朝野的同情。每天都有上千人要求选王莽之女为皇后。朝中大臣也给说情,于是王莽又派人前去劝阻,结果是越劝阻说情的人越多。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同意王莽的女儿入选。


  王莽抓住这个时机又假惺惺地说:“应该从所有被征招来的女子中挑选最适合的人立为皇后。”朝中大臣们力争说:“立安汉公之女为皇后,是人心所向。就不要再选别的女子干扰立后这件大事了。”


  王莽看到自己的女儿被立为皇后已成定局,才没有表示推辞。不久,王莽的女儿就当上了皇后。


  相同性质的事情在国外也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可以说是一位卑屈求伸、欲显先隐的高手。


  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和1807年弗里德兰战役中,俄军被法军打得大败,实力大为减弱,刚登基的亚历山大一世为重整旗鼓,与拿破仑展开了新的较量。他以卑微的言辞讨好对方,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屈求伸。


  为了对付英国,拿破仑也极力想拉拢俄国,所以亚历山大一见到他就投其所好:“我和你一样痛恨英国人,你对他采取措施时,我将是你的一名得力助手。”


  1808年秋,拿破仑决定邀请亚历山大在埃尔富特举行第二次会晤,这次会晤,是拿破仑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以法俄两国的伟大友谊来威慑奥地利而进行的。消息传到俄国宫廷,激起一片抗议声。皇太后在给亚历山大的信中说:“亚历山大,切切不可前往,你若去就是断送帝国和家族,悬崖勒马,为时未晚,不要拒绝你母亲出于荣誉感对你的要求。我的孩子,我的朋友,及时回头吧。”


  但亚历山大却认为,目前俄国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还必须佯装同意拿破仑的建议,应该“造成联盟的假象以麻痹之,我们要争取时间妥善做好准备,时机一到,就从容不迫地促成拿破仑垮台”。


  来到埃尔富特后,亚历山大恭言卑词,在两个星期的会晤中,与拿破仑形影不离。有一次看戏,当女演员念伏尔秦《俄狄浦斯》剧中的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居然装模作样地说:“我在此每天都深深感到这一点。”


  又一次,亚历山大有意去解腰间的佩剑,发现自己忘了佩带,而拿破仑则把自己刚刚解下的宝剑,赐赠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装作很感动,热泪盈眶地说:“我把它视作您的友好象征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将永不举剑反对您。”


  1812年,俄法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十分尖锐,这时亚历山大认为俄国已积蓄好力量,于是借故挑起战争,并且一举打败了拿破仑。事后亚历山大总结经验时说:“波拿巴认为我不过是个傻瓜,可是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


  欲显先隐的策略不仅能麻痹对手,也可以因此增加自己的人气和实力。由于在幕后的策划常常不为人所知,在前台洋洋自得的对手也就无法知道你的真实意图和具体打算。以暗处攻击明处的目标,可以说,几乎是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44 善装糊涂的聪明人


  美国的服装商德鲁比克兄弟二人开了一家服装店,他们的服务十分热情。每天,哥哥都站在服装店的门口,向行人推销。但是,这兄弟二人都有些“聋”,经常听错话。经常是,两兄弟中的一个,热情地把顾客拉到店中,反复介绍某件衣服是如何地物美价廉,穿上后又是如何地得体和漂亮。经过这样劝说一番之后,顾客总会无可奈何他说:“这衣服多少钱?”“耳聋”的大德鲁比克先生把手放在耳朵上问道:“你说什么?”顾客又高声问一遍:“这衣服多少钱?”“噢,你问多少钱呀,等我问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的耳朵不好。”他转过身去向那边的弟弟大声喊道:“喂,这套全毛的衣服卖多少钱?”小德鲁比克站起身来,看了顾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装,然后说:“那套嘛,72美元。”“多少?”“72美元。”老板高喊道。


  他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42美元一套。”顾客一听,随即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其实,德鲁比克兄弟两人的耳朵一点也不聋,而是借“聋”给想占小便宜的人造成一种错觉来促销。事实上,这两兄弟采用此种方法经营得非常成功,赚了不少钱,供着他们的三个孩子上大学。


  还有一个类似的实例同样发生在美国。在美国西部的某城,有两家专卖廉价商品的商店,一家名叫美国廉价商店,而另一家则称纽约廉价商店。这两家的店面相邻,但店主却是死对头。长期以来,一直就各自商店的销售进行着激烈的“战斗”。一天,纽约廉价商店的橱窗中挂出一幅广告,上书:出售亚麻布被单,瑕微疵小,价格低廉,每床售价6.50美元。


  居民们看到这则消息,纷纷奔走相告,趋之若骛。但同往常一样,没过多久,隔壁美国廉价商店的橱窗里赫然出现了这样一则广告:我店的被单与隔壁的相比,犹如罗密欧与朱利叶的亲密关系一样,注意价格:每床5.95美元。这样一来,拥向纽约廉价商店的人们看到隔壁卖的比这里更便宜,马上放弃了这里的交易,转而拥向另一家美国廉价商店,一齐挤进店内,只消片刻,被单就被蜂拥而至的人们抢买一空。


  像这样的竞争在这两家商店之间可以说从未间断过。忽而东风压倒西风,忽而西风压倒东风,无尽无休。而当地的居民也总在盼望他们之间的竞争。因为他们的竞争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气,可以用很少的钱就买到十分“便宜”的商品。


  除了利用广告相互压价竞争外,两家商店的老板还常常站在各自的商店门口,相互指责、对骂,甚至拳脚相加,场面十分激烈,但最终总有一方败下阵来,才能停止这场残酷的“战斗”。这时等待已久的市民们则好比在比赛场上听到起跑令一般拥向胜利一方的商店,将店内的商品一抢而空,不论能买到什么样的商品,他们都感到很惬意。


  就这样,两家商店的矛盾在当地最为著名、最为紧张,也最为持久。而附近的居民却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买到了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他们总在盼望着两家商店的“战斗”再起,好使自己从中获益。这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两家商店的主人也老了。突然有一天,美国廉价商店的老板失踪了,铺面上了锁。大家再也看不到他们相互竞争的精彩场面了,感到很茫然,心里好像缺点什么。每一天,都在盼望出现奇迹:铺面又开张了,两家店主人开始“战斗”,但奇迹没有出现。


  过了一段时间,纽约廉价商店的老板也将自己的商店拍卖了,随后也搬走了。从此,附近的居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两个带给他们刺激和利益的怪人。终于有一天,商店的新主人前来清理财产时,发现了一桩令人费解的事情:两家商店间有一条秘密通道相连;在楼上,还有一道门连接两家老板的卧室。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有些惊讶,猜不透昔日“仇敌”的卧室为什么会相通。


  经过调查得出了一个让人哗然的结果:这两个死敌,原来竟是一对亲兄弟他们平时的咒骂、威胁、互相攻击,都是人为地扮演的。所有的“战斗”都是骗局。因为在他们两个人的“战斗”中,不论哪一方胜利了,只不过是由胜利一方把失败一方的货物一齐卖掉罢了。


  几十年来,他们利用了人们的求廉心理,通过不问断的“战斗”蒙蔽了当地的消费者。


  善装糊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能而言之不能,迫使对手让步。


  这是在商务谈判中经常采用的假痴不癫之计。例如有一个人想以2万美元的价格卖一辆汽车,他向买主们发出信息。许多人前来看货,其中一位愿以1.8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并可预付300元定金,卖主接受了。于是卖主不再考虑其他买主,可一连等了数天后,买主才来,很遗憾地说明,由于家人的不同意,实在无法买车。同时他还提到他已经调查和比较过一般车价,这辆车实际价值只值1.4万美元,何况……卖主当然非常生气,因为他已拒绝其他买主,接着他开始怀疑自己,也许市面上价格确如对方所说。此时他不愿再和其他买主接触,最后一定会以少于1.85万元的价格成交。表面看来这个买主很痴,他不能最后决定价格。而这正是以能而示之不能换取同情的手段。他用假出价消除了同行的竞争,取得了购买权。之后才正式讨价还价。


  对付此种局面也是有法可循的:(1)要求对方预付大笔的定金,使他不能轻易反悔。(2)先提出截止日期,逾期不候。(3)查询买主历史和为人,警惕有前科者。(4)对于条件过于优厚的待遇,要警惕。(5)交易正式完成前,不要丢掉其他买主的名字、地址。


  二是知而示之不知,诱使对方上当。


  如我国某钢铁公司厂址选择出现的地基问题,一开始国外有关企业和公司事先是知道的,但他们假作痴呆,不提醒我们注意。因为选址的失误乃是他们有关策略的成功。为了坚固地基,我们只好买人家积压待销的钢材,一根一根往沙窝里的打。对这些外国商人的假痴不癫的把戏,必须引起足够认识。


  商业经营之中,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