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大事者巧用“诡道”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兵打仗,就是要用诡计,所以不用别人都能看见的、知道的招法,而要用那些别人看不见、不知道的。
30 善用疑兵,误敌制胜
这一谋略被众多日本商人运用于经营实践之中。它与直接的、赤裸裸的商业欺骗不同,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开活动或故意暴露秘密,有意识地误导对方的思维,从而掌握竞争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对方是否被误导,是由对方的判断决定的。
日本的卡西欧公司,曾一度是精工手表的竞争对手。精工公司以仿造瑞士手表起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卓著成绩。卡西欧公司明白,如果尾随精工公司之后,将难有出头之日,唯有独辟蹊径,才能给企业带来生机。于是,它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并传出消息,说准备转产,以迷惑对手,暗中却把眼光盯在以石英晶体为振荡器的显示技术领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开发了精确度很高、造价更低的石英电子表。尔后,又以石英振荡器为中心开发出了一系列电子新产品,除了电子手表外,还有收录机、电子钟、文字处理机、计时器和电视机等。近几年来,以液晶袖珍电视机为首的新产品系列,使卡西欧公司在逆境中迅速发展,销售增长率在同行业中卓然而立。
“善用疑兵,误敌制胜”谋略的关键,是通过一些公开的或秘密的行动,使对手的思维判断误入歧途,导致其决策失误。这就要求企业具有逆向思维能力和突破传统观念的勇气,通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来调动对手,使之落入自己的“圈套”,进而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诱敌过程中,其行动必须保密,走漏一点点消息都将导致整个谋略的失败。不过,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商业间谍又无处不在,一般来说,竞争对手之间能够保守的秘密已是极少。“善用疑兵,误敌制胜”谋略的难度越来越大。
善用疑兵,误敌制胜,这一谋略只有在保密程度相当高的项目方面实施,并且要“假戏真做”才能取得成功。
31 搅浑池塘才好抓鱼
混水摸鱼,有乱中取胜之意。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找不着北,这时候乘机摸鱼,不用下饵撒网便可盆满钵满。“混水”是运用此计的必要条件。大凡水混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本来是混的,自己抓住时机“乱而取之”;二是水本来是清的,我方事先把水搅混,然后再有所图。后者的难度较大,但应用十分广泛。因为施行此计可以比较容易达到目的,代价也比较小。
运用此法时,一定要让水完全“混”时,才能下手,如果水不“混”,要么你就耐心的等待,要么你就要想办法,让水快速的“混”起来,这样你才能够达到“摸鱼”的目的。否则,不但不能够把鱼摸起来,反而会让鱼全部跑掉。
当局面混乱不定的时候,一定存在相互冲突的力量,那些弱小的力量都在考虑,到底要依靠哪一方,一时难以确定,敌人又被蒙蔽,难以察觉,这个时候把水搅浑,可顺手得利。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
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曹操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今湖北公安县)。
这时,孙权、刘备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因赤壁大战,气势如虹,下令进兵,攻取南郡。刘备也把部队调到油江口驻扎,死死地盯住南郡。
同时,刘备为了稳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营中祝贺。
周瑜心想,我一定要见见刘备,看他有何打算。第二天,周瑜亲自到刘备营中回谢,在酒席之中,周瑜单刀直入问刘备驻扎油江口,是不是要取南郡。
刘备说:“听说都督要攻打南郡,特来相助。如果都督不取,那我就去占领。”
周瑜大笑说:“南郡指日可下,如何不取?”
刘备说:“都督不可轻敌,曹仁勇不可挡,能不能攻下南郡,还不好说。”
周瑜一向骄傲自负,听刘备这么一说,很不高兴,脱口而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听任刘豫州(即刘备)去取。”
刘备盼的就是这句话,马上说:“都督说得好,子敬(即鲁肃)、孔明都可作证,我先让你去取南郡,如果取不下,我就去取。你可千万不能反悔啊。”周瑜一笑,并没有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
周瑜走后,诸葛亮建议按兵不动,让周瑜先去与曹兵厮杀。
周瑜发兵,首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
然后乘胜攻打南郡,却中了曹仁诱敌之计,自己中箭而返。曹仁见周瑜中了毒箭受伤,非常高兴,每日派人到周瑜营前叫战。
周瑜只是坚守营门,不肯出战。一天,曹仁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挑战。周瑜带领数百骑兵冲出营门大战曹军。开战不多时,忽听周瑜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堕于马下,被众将救回营中,原来这是周瑜定下的欺骗敌人的计谋,一时传出周瑜箭疮大发而死的消息。周瑜营中奏起哀乐,士兵们都戴了孝,曹仁闻讯,大喜过望,决定趁周瑜刚死,东吴没有准备的时机前去劫营,割下周瑜的首级,到曹操那里领赏。
当天晚上,曹仁亲率大军前去劫营,城中只留下陈矫带少数士兵护城。曹仁大军趁着黑夜冲进周瑜大营,只见营中寂静无声,空无一人。曹仁情知中计,急忙退兵,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听一声炮响,周瑜率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曹仁好不容易从包围中冲出,退返南郡,又遇东吴伏兵阻截,只得往北逃去。
周瑜大胜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等周瑜率部赶到南郡,只见南郡城头布满旌旗。原来赵云已奉诸葛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连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诈取了荆州、襄阳。周瑜这一回自知上了诸葛亮的大当,气得昏了过去。
当周瑜与曹仁交战,设计让曹仁上当,大败曹仁之时,周瑜安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葛亮瞅准时机,趁水“混”时,及时下手,摸走了“南郡”这条大鱼。
32 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三国时期,东吴孙翊为丹阳太守。由于他性情急躁,部下多怀怨恨,都督妫览趁机勾结边洪等人,暗杀了孙翊。妫览借机掌握了孙翊生前的权力,并把他的姬妾全部霸占为已有。孙翊的妻子徐氏长得端庄貌美,楚楚动人,妫览便向徐氏提出娶她为妻的要求。徐氏见自己身单力薄,就答应妫览,要等到月初的晚上,祭奠了亡夫之后,才能嫁给他。妫览为徐氏的应允而高兴不已,便暂时放松了对她的逼迫。徐氏趁机暗中联系了孙翊的旧部孙高、傅婴等人为亡夫报仇。到了那天晚上,徐氏在灵堂上祭奠了孙翊后,回到屋内换上衣服,布设帷帐,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妫览在暗中观察徐氏的言谈举止,没什么可疑的地方,便走进徐氏的房门,徐氏上前笑脸相迎,妫览见状,更是得意忘形。没想到,刚进屋,徐氏突然大喊起来,孙高、傅婴应声而出,当场杀了妫览。
在实力对比悬殊很大的情况下,可暂时避开冲突的锋芒,表面答应对方的要求,而私下却着手策划应付对方的计谋,以待时机降服对方。徐氏在妫览相逼的时候,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就有杀身之祸,徐氏对自己的窘况是相当清楚的,故而采用缓兵之策,表面应允了妫览,拖延日期,迷惑了对方,使他信以为真,争取到了时间。徐氏秘密行事’暗中联络孙翊旧部,做好为亡夫报仇的计划和准备。最后达到了杀妫览,报杀夫之仇的目的。
对喷放“烟幕弹”这招,刘备是深谙其道。他助曹操灭了吕布后,随曹操来到许都。曹操为收买人心,封荐刘备当了大官,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刘备平生第一次飞黄腾达,全赖曹操之功。但曹操一直在防范刘备,将他控制在势力范围之内。面对曹操的怀疑,刘备大放“烟幕弹”,装傻扮弱智,沉住气韬光养晦,从而能得以保全性命,寻找机会脱离曹操控制,鱼游入海。假使刘备像张飞一样,动辄就烦躁发怒,那样早就必死无疑了。曹操是谁,刘备在他身边,只要稍有违抗,脑袋必会落地。刘备很聪明,无条件地服从了曹操,极大地满足了曹操的虚荣心,成功地麻痹了他的防备之心。
刘备既然投靠曹操,就势必要东要西。他借袁绍灭了公孙瓒,向曹操请兵去击袁术。曹操早被刘备放的“烟雾弹”迷昏了头,出手大方,结果遣5万兵马给刘备,逐鹿中原,争夺霸主之位。曹操被刘备大大地耍了一通,当了一回大笨蛋。后来刘备又请来诸葛亮,如虎添翼,难怪曹操一提刘备就头痛,偏偏刘备不是董卓也不是袁绍,他以仁服人,口碑极好,谁都称赞,气得曹操除了大骂他“大耳贼”外,根本无计可施。刘备之所以最终得以天下三分居其一,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善于放“烟幕弹”,藏锋敛锷,保存了自己的实力,以图大业。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出了名的会放“烟幕弹”的高手,那就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他从一国诸侯王沦落为奴仆,为人养马,给人尝便,忍下了诸多屈辱,以此假象迷惑住了吴王夫差,打消了他的疑心,终于复国成功。当时中原的几个大诸侯国都因为连年战争,元气大伤,处于低潮,吴国灭亡以后,不少小国就投降了勾践。于是,勾践俨然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一吐胸中20多年的郁闷之气。
学会放“烟幕弹”,就能在力量薄弱的时候,迷惑住竞争对手,抓住时间,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大获全胜。
33 先放烟雾后溜人
“先放烟雾后溜人”是“金蝉脱壳”在现实生活的运用。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
蝉和蛇一样,一生中要脱几次外壳,脱一次壳就有一次痛,然而脱一次壳又获得一次新生。蝉和蛇脱落的外壳、外皮与它们原来的身形极相似,叫做蜕。这种蜕常让人误以为是蝉和蛇,其实这时,它们早以逃走了,金蝉脱壳就成了逃离险境常用的计谋。
此计用于现实生活中,是指通过伪装摆脱对手,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谋略。稳住对方,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采用巧妙转移别人的视线之法,让别人不易觉察。
要想逃脱虎口,就要先放烟雾,以此迷惑对方,让对方放松警惕。这样你就有机会逃走,而不被“虎食”。
三国时,孙坚与董卓作战,因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追不舍。孙坚连发两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只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
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月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安然脱险。
先放烟雾后溜人是一个摆脱敌人、转移或撤离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1929年,白崇禧十分倒霉。年初,张学良枪毙了杨宇霆,一下子使白崇禧的“奉桂合作”计划化作泡影。接着,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分欲削去白崇禧的兵权。当时白崇禧的部队相当一部分是在西征唐生智时收编的,稍有风吹草动,难免图谋不轨。白崇禧的一些部下已密谋将白崇禧绑架送交蒋介石。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身处险境,为不束手就擒,决定逃出北平。
白崇禧首先乘自己的小轿车驶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在卫兵和随从的搀扶下进入医院的住院部。一会儿,卫兵和随从出来了,坐上小轿车原路驶回,此举使人们认为白崇禧住院就医了。
然而,几乎在白崇禧的小轿车离开医院的同时,医院后门另一辆小轿车匆匆启动。这辆车里坐着的正是白崇禧,不过他已换了外衣,戴上墨镜和假胡子。
当晚,白崇禧的参谋长王泽民以过生日为名,在东来顺老店大宴宾客,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所属团以上军官均在邀请之列。开始的时候,众人以为白崇禧是摆总指挥的架子,故意姗姗来迟。直至酒过三巡,仍不见他大驾光临,有人便问此事。王泽民说:“健生(白崇禧)兄因足疾复发已住院治疗,故无法出席。”话音刚落,满座议论纷纷。
就在这些军官酒酣耳热之时,白崇禧乘一列军车悄悄离开北平,趁着浓重的夜色向东驶去。
白崇禧“先放烟雾后溜人”,使那些想绑架他向蒋介石邀功的军官们猴子捞月亮空喜了一场。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先放烟雾后溜人”,可以摆脱很多难缠的人和事。比如名人为了回避难缠的记者,商人为了回避难缠的客户,等等,都可用到这种方法。
34 巧设陷阱
“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争论,已持续了千年,到今天,让所有的人接受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强人所难。但如果提到商人,“十商九奸”“无商不奸”等话就会马上跃入心头,甚至在电脑中,奸商都是个固定词组。我们这里不需在奸滑是不是商人的本性和特性上做出一个结论。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激烈的竞争中,什么样的陷阱都会出现,别人用于自己的或自己用于别人的。
世界著名财阀洛克菲勒在其经营活动中,有一次就曾因巧设陷阱,而获取巨额利润。
他设陷阱是为了从一对德国兄弟手中抢夺铁矿。这对德国的梅里特兄弟在移居美国后,于不经意中发现了一处丰富的铁矿区。他们不动声色地大量收购这里的地产,成立了铁矿公司。洛克菲勒早就对该铁矿区垂涎三尺,但由于来晚了一步,只好先屈让这两个德国兄弟,再等待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1838年,经济危机又一次席卷美国,梅里特兄弟也陷于窘境。正在他们发愁的时候,一个本地的令人尊敬的牧师来了,在闲谈之中他得知了梅里特兄弟的困难,于是对梅里特兄弟伸出了慷慨的援助之手。说自己正好有一个朋友有很多的钱,可以借这对兄弟一些钱,以摆脱窘境。
牧师让他们拿出笔墨立了一个字据:“今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元整,利息3厘,空口无凭,特此为证。”
梅里特兄弟读了读字据,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高高兴兴地签了字。
过了还没有半年,这个牧师又来了,这回他是来讨债的。他告诉兄弟俩,他的那个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晨来了一个电报,要求马上索回借款42万元。两兄弟早就把42万元花在了矿产上,根本拿不出钱来,于是他们被送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他们才知道,所谓的考尔贷款是一种贷款人可以随时索回原贷款的贷款方式,故其利息低于一般贷款。这时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还钱或者破产。
他们无钱可还,只好宣布破产,把矿产以5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洛克菲勒。几年后,洛克菲勒又乘钢铁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之际,把这块铁矿以1941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摩根。
在这整个事件中,洛克菲勒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欺诈行为,对这种欺诈,我们在道义上一般都是持批评的态度,这对洛克菲勒的名誉是一种损坏。
但可口可乐公司也用过一招“兵不厌诈”,结果却是利润多多,名誉无损。
1985年4月24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宣布,公司要改变饮誉世界的可口可乐饮料的配方。
相传,可口可乐这一世界饮料自其诞生以来,配方都是严格保密的。现在它的配方,分成几部分,分别掌握在几个人手里,最关键的部分密藏在亚特兰大市银行的保险柜里。这份神秘更为可口可乐这一世界品牌添上一抹传奇色彩。
自可口可乐产生以来,可口可乐人的努力已经使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甚至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人们所接受的。现在,公司居然宣布改变配方,说得严重一点,这简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挑战。
果然,消息一经传出,即受到人们的普遍批评,那些老可口可乐的忠实信徒们表示出强烈的抗议。
这使得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可乐公司得意极了。那些日子美国各大电视台都反复播出这样的广告:屏幕上首先出现一罐百事可乐和一行字,“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要改变他们的配方。”接着,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她拿起百事可乐,畅饮一番,然后说:“哦,我明白了。”同时报纸上也有百事可乐的通栏广告:“大家知道凡是好的东西是用不着改变的,百事可乐的成就迫使对方出此下策。”
面对消费者的批评和百事的攻击,可口可乐公司的决策者们不以为然,他们有自己的计划。也许,百事可乐就是高兴得太早了。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顾客的习惯和品味同样如此。即使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传统名牌产品,人们还是希望它变得更好一些。在消费者中进行尝试调查表明,55%的人喜欢这种低糖份、低卡路里、更加浓郁芳香的新产品,44%的顾客仍喜欢老饮料。
在进行了这样的调查后,可口可乐公司更加有底了,不久就开始采取行动。7月4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恢复生产老配方的可口可乐,但新配方也同时继续生产,以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要。公司的这一决定受到了不同层次顾客的共同欢迎,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消费群更加庞大,同时也更加稳定了。
在这次活动中,可口可乐公司采取的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方法,改变配方是假,想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是真。消费者和可口可乐公司都是受益者,唯一上当并遭受损失的是百事可乐公司,他们非常高兴地钻进了可口可乐公司设下的陷阱中——他们为此新拍的广告没用上多久,而且他们在得知可口可乐改变配方后,全体员工还放假一天,以示庆贺。
不过,可口可乐公司的这种陷阱还算是一种“温柔的陷阱”,与洛克菲勒设计抢占了别人铁矿相比,它更像是一种促销活动,一次广告策划。
洛克菲勒设的贷款陷阱,说得好听一些,是在用“上屋抽梯”之计。(也就是借你一把梯子,把你送上屋顶,等你到达屋顶想下来时——对不起我已经把梯子撤了,你要是还想下来,那就不得不按我的要求去办。)实际上,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欺诈行为,欺诈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谅解的。
商场如战场,到处都可能有欺诈和弱肉强食,平时一定要小心防范,不要掉进了对手设下的陷阱。
35 示假隐真生财有道
在日本发生过一个店老板通过示假隐真的手段,巧发财的故事。
某年秋天,在日本的神户有家经营煤炭的商会正式挂牌营业了,周围充满了欢庆的气氛。该商会的老板就是少年得志、气宇不凡的久永君。说起来,他成立商会还多亏父亲的老友藤泽先生慷慨解囊和全力相助,对此厚意,久永君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并随时准备报答,正像中国古话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开业没几天,来了一位客人,自称是当时神户最有名的饭店——春山饭店的侍者,请求约见商会老板,并恭恭敬敬地递上一份请柬及一份举荐书。久永君接过请柬,只见上书:久永先生亲启,落款:山口三太郎。久永君看了一眼来者,疑惑地打开请柬及举荐书,待阅完后,才知是藤泽先生部下道原举荐来人山口三太郎与其做煤炭生意。为表示敬意,山口三太郎准备在春山饭店略备薄酒一桌,以便席间向久永君请教生财之道,请柬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久永君的无限敬慕之情。既然是自己恩人部下举荐的朋友,焉敢怠慢,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呢。他向山口三太郎讲了几句客套话后,便欣然应允,表示愿意于今晚前去赴约。
夜幕很快笼罩了大地。久永君换上一身笔挺的西装,帅气十足地来到春山饭店,山口三太郎早已在那里恭候大驾光临了。一进饭店大门,久永君就受到了周到热情的服务,酒席上的美味佳肴令他大饱口福,再加上山口三太郎不时地阿谀奉承,久永君不免有些飘飘然,得意洋洋起来……
酒酣耳热之际,正是谈判的好机会。山口三太郎深谙此道,他认为时机已到,便态度极虔诚地向久永君提议到:“久永先生,我有一个好朋友阿部君,是日本横滨的一个著名的煤炭零售商,信誉好,客户多,生意很兴隆,如果先生您信得过我并愿意给我提供一个为您效劳的机会,我很乐意为你们从中牵线搭桥。对于您,可以由此扩大煤炭销售量,增加销售渠道,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取得更多的收益;对于我的好朋友阿部君来说,由此便会拥有可靠而稳定的货源,经营也会更有起色,至于我本人,只想从您那里得到一定量的佣金即可。”
久永君听罢此言,并未立即作答,他在犹豫不决,双方谈判陷入了僵局。
山口三太郎瞥了对方一眼,并没有逼对方马上做出决定,而只是若无其事地招来服务小姐:“小姐,听说你们神户的特产瓦砾烧饼味道不错,能否劳您驾给我买些来?”说着,便从口袋中掏出一大沓子钱来,并随意从中抽出两张大额的作为小姐的小费。
久永君望着那厚厚的一叠票子,再看看山口三太郎付小费时的洒脱样,断定对方肯定是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大老板,与其做生意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便主动与山口三太郎就煤炭交易一事做了详尽的洽谈,爽快地答应了其要求。
待酒足饭饱,双方正式达成协议后,两人握手言别。待久永君一离开,山口三太郎就急急忙忙奔向汽车站,以便搭末班车返回横滨,今天在春山饭店这样的高消费对他简直太奢侈了,怎能是他所承受得起的呢?
久永君做梦都不会想到,山口三太郎其实只不过是横滨的一个小煤炭经理商,眼看着要关门破产,生意做不下去了,他从朋友那里得知久永君与藤泽、道原君的特殊关系后,便以自己的煤炭店做抵押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并意欲与久永君做煤炭生意为借口请道原君为其写了一封举荐信;然后,再借助于春山饭店这一富丽堂皇的大舞台,成功地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山口三太郎高超的谈判本领使他将久永君煤炭商会的煤,转手卖给阿部的零售店,一进一出,一来一去,获利颇丰,一度濒临倒闭的小煤炭经理店又如日中天,蓬勃发展起来。
“瞒天过海”用于经营赚钱,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将你赚钱的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再就是日本味精商在经销味精销路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将味精瓶上的小孔由直径1毫米扩大到1.5毫米,在消费者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一倒就用多了,这样就大大增多了味精的销售量。
这“瞒天过海”之计,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各商家在销售中容易实施,达到其推销产品、占领市场的真实目的。
36 不能过早亮出底牌
美国密德兰地区一家银行有一位非常难缠的客户——一位搞技术的工程师。他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有过一段辉煌灿烂的时光,但后来由于萧条,便只好结束了他的公司。由于过去他所经营的顾问公司一直和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银行也一直认为他所经营的公司是一家相当健全的企业公司。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银行却不愿意给予他太多的贷款。而那位工程师,希望能够找到机会东山再起,千方百计地希望银行能贷款给他,争取银行的同情。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想到了另外一种方式——必须先削弱对方的立场。于是,他便让会计部门整理出好几条抗议事项。银行对于客户的这种抗议,显然有些措手不及。银行经理便立刻打了道歉的电话。但是,工程师又以银行办事能力太差,办手续太慢,致使该公司向外国购买一项产品的计划被拖延,而蒙受重大损失,大表不满。
还有一件事,因为银行职员的一时疏忽,使得一笔原来应该存入那位工程师私人账户的款项,阴差阳错地存入了另一家公司的账户,为了这件事,那位工程师又借题发挥地大发雷霆,并把银行以往所犯的种种“罪状”全部列举出来,要银行提出解释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两个星期之后,工程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此时,在犯了那么多错误之后,那位银行经理心中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准备接受一切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这时,工程师反又打电话来,意外的是,他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竟然绝口不提,反而以轻松的语气问道:“对于两年以上的私人贷款应该怎么样算法?”那位经理在事前一直预想银行方面会遭受激烈的攻击,但听到工程师的口气并不严重,便松了一口气,将利息的算法详细地说明出来。
“这样贷款是不是一般市面上最有利的方式?”
“当然!”经理赶快回答。
“据我所知道的,这是目前最有利的一种贷款方式。”他的语气十分惶恐,生怕再得罪这位难缠的客户。这位工程师很希望和银行恢复往来,并要求银行的经理让他获得一笔私人贷款。结果银行经理真的允许了他的要求。
但是,后来情况却发生了转变。因为那位工程师在疏忽中犯下了一个错误,使得银行经理取消给他的贷款,到底他犯下了什么错误呢?
原来,他在圣诞节那天接受了银行经理的午餐款待,在几分酒意下,便迷迷糊糊地把自己对银行经理采取的战术全部说出来了,还摆出一副很得意的样子,当时,那位经理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内心却愤怒到了极点,他下定决心,要还以颜色给工程师。
于是,第二天就宣布取消了给那位工程师的贷款。由此可知,在谈判中要获得成功,不能过早亮出底牌,更不能过早表现出胜利者的姿态,应该让对方感到他是胜利者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