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 的皇帝,他一生波澜壮阔,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康熙 在位时强调君主专制,他最痛恨党争,但和其他任何朝代一 样,康熙也没有办法避免这一问题,且在康熙年间党争问题 成愈演愈烈之势,上到皇亲国戚,下到臣子,以至于地方上 的官吏,也被卷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索额图和明珠的两 党之争了。
索额图家族世代为官,势力不小。而明珠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混入朝堂。索额图的父亲是四位顾命大臣之一, 首辅大臣索尼。同为顾命大臣的还有鳌拜,苏克沙哈,遏必 隆,在四位顾命大臣中,索尼是第一个。
当苏克沙哈和鳌拜为了主考官之位争夺的时候,他们 一起请示索尼,索尼这时候装病逃过了这一劫。之后孝庄皇 后要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这时候的索尼成为太国丈于是就 出面斗鳌拜。斗鳌拜的时候,索额图立了大功,地位不断上 升,同时能力也不俗。在康熙继位之初,他是康熙的得力助 手,另外父亲是索尼,女儿是皇后,家族的势力可见一斑。
明珠名叫纳兰明珠,姓叶赫那拉。其实就是慈禧的那 一族,并且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一族是世仇,明珠凭借自己 的聪明才干才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在康熙决心削藩的时候, 明珠抓住了机会,他发现索额图一说话,康熙不是很愿意 答应,还一直问还有多少银子之类的话,明珠看出了皇帝削 藩的意图。于是就站了出来冒险提出了削藩的主意。自此之 后,康熙开始重用他。
因此,在提出自己的削藩的方案后,明珠得到了康熙的 赏识。之后的他平步青云,三年就升任大学士。
对于两党的争斗,康熙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他深知 两人都想在自己面前立功,于是他将两人的力量为己所用,充分调动了两党的积极性。
例如,在中俄战争结束后,索额图以大清代表身份签订 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很好地解决了中俄边境问题,而明 珠主张撤藩,积极参与平定三藩以及战后恢复经济的工作, 后来,他还主张收复台湾,并力荐施琅挂帅,在收复台湾以 后,他还建议派兵驻守,体现了其长远的眼光。可以说,在 康熙的丰功伟绩之中,索额图和明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康熙手中的棋子,无法逃 脱康熙的手掌心,康熙对于两人的争斗也表现出坐山观虎斗 的态度,但前提是不能威胁自己的专制统治,这是康熙的底 线,一旦违反了,康熙就无法容忍了,两人后来确实是栽在 了这个问题上。
一开始,明珠和大皇子胤禔图谋不轨,妄图废除太子的 储君之位,康熙察觉后,便找了个借口对明珠开刀——指使 一名御史弹劾明珠贪污。
康熙这样做,能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当时的明 珠党羽有很多人、势力庞大,如果直接弹劾明珠结党营私, 那么,必然会牵动明珠背后的庞大势力,而那些党羽为了自 保,必定会想方设法保住明珠,事情就会牵扯很大,整个朝 堂都要受到波及,但如果只有一人出来弹劾明珠,那么,也只有明珠一人,其背后党羽不会出头,于是,康熙以“贪污 受贿”罪将明珠下狱,而混迹官场的明珠自然有办法明哲保 身,而他想到了一条绝佳妙计。
这时,明珠让一个自己的亲信假扮成是索党的人上书弹 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则听起来简直无法理解,要知 道,贪污只是下狱,而谋反罪名就大了,那么,明珠为什么 要这么做呢?
其实,这是一步险棋。明珠这样做,很快让索党上当 了,他们果真认为这是一举消灭明党的大好机会,便纷纷上 书攻击明珠谋反,这样一来,康熙就陷入了十分为难的境 地:如果明珠谋反罪成立,那么,明党其他人势必会被牵扯 进来,而这些人为了自保,一定力保明珠,这样,整个朝堂 都会公然与康熙对抗,这是康熙最害怕看到的,另外,如果 明珠罪名成立,朝堂之中就剩下索额图一方了,必然造成索 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这对于康熙的统治也会产生威胁。所以 他最后必须保住明珠,以起到牵制索党的作用,保持朝堂上 的平衡。
事实证明,明珠的计谋生效了,明党为了保住自己,纷 纷上书为明珠辩护,迫于形势,康熙不得不对明珠高高拿起 又轻轻放下,只是免除了明珠的大学士之位,不久后又让他担任内大臣,后来一直在自己身边,并且长达二十年之久, 直到他去世。
由此可见,康熙在位时朝堂的权力之争是十分激烈的, 甚至康熙自己都无法掌控。为了维持朝堂的稳定,康熙不 得不让两党互相牵制,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命裕 亲王福全征兵噶尔丹,明珠参赞军务,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三十六(1697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的过程 中,明珠都随从大军督运粮饷,立下功劳,以此官复原职。 康熙这一手,可谓是一石三鸟:首先,打击了明珠一党,灭 了他们的气焰;其次,明党依旧在,能牵制索额图一党;同 时,敲山震虎,给索党一个警告。
不过,这些权力斗争让康熙心力交瘁,他到晚年的时 候,更是疑心病加重,当他发现索额图和太子迫不及待地准 备登基时,康熙终于下决心结束这场权力党争了。于是, 在康熙七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以“议论国事、结党妄 行”的罪名将索额图收押宗人府,不久,索额图被处死,而 他的党羽,杀的杀、收押的收押、流放的流放,很快就溃散 了。在这件事上,康熙毫无征兆地处理掉了索额图一党,将 可能发生的谋反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对于自己儿子们之间的结党,似乎他没有更好的办法,这让晚年的康熙焦头烂额,也为他的健康埋下了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