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七章
一生得失,千秋功过
励精图治,政绩斐然
康熙帝从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智擒鳌拜,再到平 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遏制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以及签 订《尼布楚条约》, 保证了国家边境的安全与和平。为了加 强民族联系,康熙还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还建立了一套 会盟制度,通过这些手段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为国家 民族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熙的一生可谓是励精图治、政绩斐然,他将自己和自 己所统治的整个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巩固和加强了中国的统一。
自康熙时期至19世纪中期,我国在北起外兴安岭,南 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 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广大而神圣的领土内,实现巩 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 国家。
康熙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统一战争,使 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民过上了和平生活。
康熙在位61年,重视经济恢复和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经 济政治上的措施后,清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 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口数量从明末的五六千万急剧下 降,顺治十八年(1661年) ,全国人丁统计数字为1913万, 而到了康熙十八年(1679年) ,全国人丁统计数字为2462 万。不过,这只是丁数,而不是人口总数。
康熙使中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他平定内乱、收复台 湾,康熙统治期间的清朝,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抵 曾母暗沙,北至外兴安岭,西北疆域达到了巴尔喀什湖,东 北达到了库页岛,整个大清王朝统治区域下的总面积达到了 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
政治上,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 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 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 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 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举极大的促 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 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 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112人。康熙说“朕反复思 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最后只 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
在文化上,康熙强调兴礼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诏说: “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 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 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 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康熙十六 年(1677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 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