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村里谣言四起
“你还真认识啊!哎哟我滴儿,你什么时候认识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我怎么不知道?”
王春华很少在儿子脸上见到这个表情,买来的东西也不稀罕了,立马追根究底,想要弄清楚自家儿子跟那个姑娘究竟是什么关系。
王海华不耐烦的推开王春兰拉着自己胳膊的手,说道:“娘,我累了,而且很饿,能不能麻烦你做点饭。”
“不行,今天你如果不告诉我的话,我就不给你做饭了,然后收拾东西去你姨妈家住几天,让你好好饿一顿。”王春兰威胁道。
“娘,你怎么这样,难道你就不担心你的儿子被饿死。”王海华无奈妥协道。
“嘿嘿~这不是为了你嘛,赶紧和娘说说,你俩怎么认识的。什么时候再把那个姑娘带回来见见?”王春兰满足了,又继续缠着王海华询问起来。
“娘,我真的很饿的能不能先去做饭,至于卖你东西的那个人以后你能天天见到,现在何必急于一时。”王海华摸着瘪瘪的肚皮,委屈巴巴的哀求道。
“那好吧!看你这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我暂且相信你一次,不许骗娘,不然小心我扒了你的皮。”王春兰威胁了一通,就转身进厨房做饭了。
听到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音,王海华才松了口气,他何尝不明白母亲的心思。
母亲一个人把自己拉扯大确实不容易,所以只要是王春兰开口的事,即使心里有些抵触也会尽量答应。
很快王春兰就煮了一碗面条,然后用云子衿教的方法炒了一点菜干。
“儿子饭好了快来吃。”王春兰端着面条招呼道。
“嗯。”王海华点头应道。
“儿子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位卖东西的姑娘以后我能天天见到,是啥意思?”王春兰边吃边问道。
“没啥意思,就是随便一说,以后总归会碰面的。”王海华含糊其辞说完这句,又接着说道:“对了娘,咱们村子不是没人愿意去山上看山林吗,你明天有空找几个人去上山砍点树。”
王春华:“……”
她觉得自家这傻儿子是不是病糊涂了,竟然叫她找村民去砍树,她在问姑娘的事情,可儿子倒好居然给他安排了其他的活。
王春兰想要反驳几句,但是看到儿子那张皱眉的脸,忍了下来。
算了,儿子现在一心搞大队发展,无心儿女情长,就随他高兴吧!
z县——红旗大队——徐家村
云子衿在床上躺了两天,才慢慢恢复过来。
“知道累了吧!你说你好端端的骑个三轮车出去了一个星期,就这么把孩子扔家里,真的不怕孩子跟你离了心呀!”云子玉看着脸又瘦了一圈的云子衿,忍不住心疼的抱怨起来。
云子衿笑了笑,说道:“放心吧姐!我已经跟孩子沟通过了,他们会体谅我的。况且那个人始终也是孩子的爸爸,不会有事的。”
云子玉叹了口气,她虽然没生过孩子,可也晓得,父子之间血浓于水。
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更别提这个男人在外面早已经娶妻,这个孩子如果和母亲离开太久恐怕会生分。
“好啦,别愁眉苦脸了姐。你瞧我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嘛!”云子衿伸手拍了拍云子玉肩膀,轻声劝慰道。
云子玉撇了撇嘴,不屑道:“你呀!我都懒得说你。”
云子衿不置可否的笑笑,转移话题道:“姐,这几天村里有啥消息没有?”
提到村里的事云子玉瞬间就蔫巴下来。
“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村子里就有谣言说你心肠歹毒,被徐浩然给赶走了。”云子玉愤恨的咬牙切齿道。
这些谣言一直流传着,村里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背地里骂云子衿。
云子衿闻言,脸色微微变冷,眼中闪过一抹戾气,不用猜这些谣言,也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叹了一口,云子衿觉得很累,在未来世界感觉城市套路深,她才回了农村,可没想到等她开了一间超市慢慢步入正轨的时候却来到了这个陌生时代。
不仅没办法享受末世前的悠闲生活,还摊上了一对奇葩爹娘和一个极品老公。
好在上天给了他她一个金手指,和一对聪明伶俐的儿女。
“唉!”云子衿重重的叹了口气,本来以为在70年代的农民淳朴,可是只有经历后了才知道,农村的套路比起城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咋了?是不是觉得累了。你看你整个人都憔悴多了。”云子玉看着妹妹脸颊凹陷的模样,心疼坏了。
“姐~我没事。”云子衿摇了摇头说道。
“那我陪你出去转转吧!散散心。你的厂房被打理的也不错,要不去看看,说不定心情会好一点。”云子玉建议道。
“行啊!那我们走吧!”云子衿笑了笑说道。
这两天她一直呆在屋里没有出去,都快闷出病来了,现在正好趁机出门透透风。
姐俩出了家门,就朝着厂房走去。
此刻的厂房已经焕然一新,从外观上看非常漂亮整洁。
不管罐头厂和制衣厂都被于鹏打理的井井有条,每一处设备摆放、布局都规划合理。
云子衿对于于鹏的工作态度还是挺满意的。
三人走到僻静的地方,云子衿突然说出来的一句话让另外两人直接愣住了。
“姐!我要离开这里了。”
云子玉震惊地瞪大双眸,脱口问道:“你说啥?再说一遍?”
“我说我要离开这里了。”云子衿认真的看着姐姐,郑重其事的说道。
“子衿,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你是不是因为徐浩然的事情才会这样的?”云子玉激动地拉住她的胳膊,急忙询问道。
“姐,你误会了,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决定搬出来自己住。”云子衿解释道,同时抽回被姐姐抓痛的手臂。
“子衿,不要闹脾气好不好,那个负心汉已经同意和你离婚了,孩子也给你,你就不要离开了,如果你离开了,那孩子们可要怎么办?”云子玉苦口婆心的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