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命运两重天
书名:大明巡洋传 作者:白马踏绿洲 本章字数:4829字 发布时间:2024-06-13

傅兴在常山来到赵子龙故居,看到残破的赵云故居,满眼荒凉无比,傅兴心中一沉,脸色满布寒霜,知县见状小心请教,傅兴这才建议知县常明广招饥民,建赵云故居一日三餐不得有缺,每日二十文工钱,最为奇特的是傅兴交待民工可带家眷,除了没有工钱一日三餐不缺。

这一切安排好了傅兴才离开常山,一路南下他要去泰山,代皇上在泰山宗庙进行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有一个地方必去,那就是曲阜孔圣人孔府。作为大明第一才子,傅兴必去拜见孔圣人。

盛庸返回沧州城,钦差驸马都尉代皇上赏赐了不少钱财,自己的手下可以过个肥年了!不过他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给铁铉送一百万银币,让他冬天也不要停工,全力监督修建皇宫,粮食肉食蔬菜可去兴家庄购买。

铁铉接到盛庸的送来的银币,知道皇上和驸马都尉非常上心皇宫的建造,现在皇宫宫墙,九曲桥,内金水桥,御花园,石山,基本完工,这还是傅兴偷偷鼓动朱棣建造的,如今傅兴又鼓动皇上兴建皇宫,这次却是光明正大建造,而且把老将军南京都督佥事陈珪调往北平任总指挥,铁铉副之。陈珪在原历史就是负责故宫建造的,这样的人才傅兴当然不能放过。

金水河与金水桥已经建成,整个皇宫建成的话大约还得十年,比原历史至少提前六年,也就是说原历史陈珪没能活到皇宫落成就病死,但是现在陈珪铁定能见到皇宫落成的那一天。

燕王妃徐妙锦站在太液池边,任凭寒风吹乱她的满头青丝,当铁铉进驻王府的那一刻起,王妃徐妙云就知燕王的皇帝梦已经破碎,而且没有翻身的可能。

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她喜欢安静、喜欢读书、爱好兵书,凡是所看所学皆能过目不忘。因为研究兵书,她在排兵布阵上也颇在行,世人称她“女诸葛”。

声名远播的徐妙云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便和大将军徐达结下亲家,十四岁的徐妙云嫁给了燕王朱棣成就了千古佳话,没想到由于傅兴的缘故她注定没有了皇后的命。

这时永平郡主走了过来道:“娘,您别想了,父王和哥哥姐姐很快就会回来的,铁铉大将军给咱们送来了年货,鸡鸭鱼肉,香皂,肥皂,烟花,爆竹,并传来驸马都尉马兴的话,说是让徐王妃放心,新年愉快!燕王很快就会回来的,让您保重身体,长命百岁!”

听了女儿的话,徐妙云不觉一愣,妹夫驸马都尉马兴,这个人徐王妃是又爱又恨,他对于燕王府很是照顾,尤其是对她这个大姨子更是好的不得了,如果抛开权利不说,妹夫马兴确实是个好亲戚,而且比任何人都认亲,让她想恨也恨不起来。

徐妙云也是有野心的人,她和朱棣不愧是一家人,对朱棣的野心大力支持,甚至出谋划策,如果不是傅兴的出现,徐妙云妥妥的皇后,如今却只能枯坐王府苦熬岁月。

听说这次妹夫马兴钦差巡视西北诸省,杀的是人头滚滚,几个藩王几乎被抄家,看来妹夫马兴是对她手下留情了,铁铉进驻王府,对府中钱财粮食分豪未动,只是王府家丁太监宫女统共留下五十人,王田两万亩,年俸燕王一万石,王妃五千石,马六匹,这样的财产当个富家翁绰绰有余。

徐王妃不由叹了口气,这样的日子不是燕王和她想过的,不过也有好处,燕王从今往后可以安心睡觉了,不用再有其他的心思,侧妃与宫女多了也养不起,王府后宫也少了争权夺利,说不定自己还能多活几年。她想了想道:“让管家前去给铁铉将军道谢,我们准备过年了!”

进入济南前,傅兴接到铁铉的急报,他告诉驸马都尉,燕王府没有任何动静,徐王妃表现得很正常,他请驸马都尉放心,如果燕王府有任何异动定会预先告知,所有隐患基本消除干净,枪械制造以经收回,北平城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

另外皇宫正在建造中,由于大明生活稳定人口增加迅速,人工不缺,何况还有高丽人,安南人,加上您驸马都尉送来大量外国工匠几千人,绝不耽误皇宫建造。

傅兴看完急报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北平府,因为燕王在那里实力非常的强大,如果松懈可是大明的灾难,他最怕就是徐王妃这个女中豪杰,怕她还有别的心思,这可是徐妙锦的亲姐姐,如果出事他不好向徐妙锦交待,因此才格外对徐王妃关注,她可不想与徐王妃为敌。

因此他对梅娘道:”梅娘,多和你在北平的姐妹联系,配合安全司密切关注燕王府,千万不能放松,这可关系到朝廷安全的大问题。“

”师傅您放心,我决不会掉以轻心,我们的人可以完全掌握燕王府的动静,安全司在明我们在暗,一草一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决不会耽误师傅的大事。“

一路上风光无限,傅兴心情大佳,吟诗作对非常得开心。十里长亭在望,不过这场景让傅兴大吃一惊,,只见长亭内外黑压压的人群恐怕有上千人,济南府消息竟如此灵通,不惜顶风冒雪前来迎接他这个钦差,这里面真心实意的有多少?但是贫民百姓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而官员大概是惧怕自己多些。

到了长亭和三司使见了面,寒暄过后,都指挥使司泾国公陈亨亲自为傅兴敬洗尘酒,在漫天雪花中,傅兴和几位使司离开长亭前往济南府,道路两旁见钦差大人出了长亭,掌声雷鸣般响起,有人高呼皇帝万岁,场面感人至深。

钦差是代皇帝巡视,傅兴抱拳示意,引来众多女人的尖叫声。手帕,丝巾,甚至项链雨点般抛向傅兴。没办法,这就是钦差马兴大明第一美男子的魅力,身后的梅娘和月桂帮忙收着,这是人家富贵小姐和寒门女儿们的情意,不可浪费人家好意。

当晚承宣布政使司吴公达,提刑按察使司黄观,都指挥使司陈亨给钦差驸马都尉马兴接风洗尘。但是被傅兴拒绝,在这种非常时期,傅兴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赈灾大吃大喝可不行。

傅兴要给各地官员做出榜样,拒绝大吃大喝,什么车马费,送礼概不收受,大家也都知道驸马都尉马兴可是财神爷,多么贵重的礼物在人家眼里什么都不是,因此也乐得不送礼,也没人怪罪。

不过傅兴没有拒绝黄观的邀请,他率领梅娘月桂几个女人住进提刑按察使司府衙,这是个独立府衙,傅兴照搬后世的模式,民政,军政,司法各设府衙,而且分工明确,原先提刑按察使司权利巨大,现在被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担,达到了均衡,避免权利过于集中。

黄观是他极力举荐到山东任提刑按察使司,年轻的黄观才上任几个月,也是布政使司一级的最年轻的二品大员。因为傅兴知道他才华横溢,而且忠心耿耿。

山东历来是不稳定因素,从元朝到洪武朱元璋都被山东人所不喜,因此朝廷派出为官多年的吴公达任布政使司,他可是探花郎,才能绝对有,军政有泾国公陈亨镇守,提刑司黄观字“澜伯”更是才高八斗,也是古往今来的真正学霸,是连中六首的状元郎,治理一省富富有余。

“澜伯,你在山东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搜揽孤本古籍,其他省份都在做,你在这里任职最多还有一年左右,因为朝廷要修撰一本古往今来的大典籍,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老师,你的想法太好了,民间散落的孤本书籍数以万计,如果保管不善将是最大的损失,如果编撰在一起,将成就万世伟业,学生如果有幸参与,必肝脑涂地决不让老师失望。“

”是呀!保护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我们的责任,澜伯,你要重视起来,让所有人重视这件事,决不能掉以轻心。“

”老师的话学生铭记,不知老师明日如何安排行止?“

”我久仰李清照大名,到了易安居士居住的济南怎能不去看看。“

“既然老师有如此雅兴,学生必当奉陪,不过明日有一个小案子需要处理,这是邹平县一个千户所送来的罪犯,很快的,用不了一个时辰。”傅兴没有反对,等于默认了黄观的提议。

第二日辰时,傅兴被梅娘和月桂喊醒,侍候了洗漱,吃了早膳,便迈步走入提刑司大堂,没想到泾国公陈亨指挥使也在,黄观请老师和国公端坐,自己则坐在正位,堂下两侧早就站好了济南府衙的衙役,见主审官和钦差大人坐定,便齐声高喊升堂!带罪囚上堂。

由于罪囚是从济南府衙押送到提刑司,因此从府衙右侧门押入大堂。罪犯是一个四十左右的汉子,被两个衙役押入,其人身材魁梧,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跪在大堂之上。

傅兴看这架势,”这是个无足轻重的案子,不知为何送到提刑司来审?所以傅兴饶有兴趣看着这一切,他觉得不可思议,这在后世可是贫民百姓直接到高级人民法院受审,简直是开玩笑,县衙在干什么?“

不过想想也不难理解,在洪武朝百姓可直接告御状,或去大理寺鸣冤没人敢阻拦,眼前这个犯人连枷锁都没带,可见没什么大事。

黄观拍了下醒堂木喝道:“下面跪着何人,抬起头来,姓甚名谁,那里人氏,所犯何罪你从实道来,免得皮肉受苦?”

那人磕了个头,气愤道:“大人,小人姓戚名斌,祖居河南卫辉府,父亲戚祥现任登州卫千户所千户,小的是邹平千户所总旗,因所属上司百户和千总克扣粮饷,若平时还可,如今大旱之年,我的部下饥饿难耐,小的实在气愤不过,把百户揍了个半死,开了粮仓分给了军士及家人,要打要罚俺认了!”

黄观冷冷道:“按理你维护军士理应得到褒奖,但是你的方法却过于偏激,殴打上官仗刑三十,私放军粮最加一等,泾国公按军法私放军粮该当何罪?”

”私放军粮斩首示众,没有第二种可能。“

黄观又道:“戚斌,你可知罪?“

”小的有罪,但是我不服,如果还有下次,我还会这样做。”

黄观拍了下醒堂木,喝道:”既然知罪还如此桀傲不驯,该打!不过你的上官有错在先,克扣军饷罪不可恕,今判你仗刑三十大板,劳役一年,今日起执行。“

泾国公没有表示异议,淡然道:”提刑使司黄大人,秉公执法,本司钦佩,千户潘泉和百户吴三我会按军法处置,决不徇私。“

处理这么个案子没什么稀奇的,这个案子主要戚斌的身份是个总旗,这可是正七品官衔,邹平县令哪敢接这样的案子,正好归济南府,邹平千户潘泉直接把人送到府衙,这才有了现在这个场景。

在场的任何人都觉得这是在普通不过的案子了,如果不是戚斌军伍身份,都没有资格来到济南府。但是傅兴却不然,听到戚斌和戚祥的名字,惊得傅兴差点喊了出来,“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难道戚祥没有死?他不是被追封明威将军吗?怎么会才是个千户?”

傅兴之所以惊讶,他可知道戚祥可是大名鼎鼎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六世祖,而戚斌是他的五世祖,他仔细回想了一下,由于自己的穿越改变了父亲傅友德征云南的格局,三十万大军没有撤回也就没有了昆明保卫战,那么驻守昆明的戚祥就不会死,因此战功递减,近二十年从百户升到千户就可以理解了。

傅兴敬佩的人不多,但是戚继光绝对是他崇拜的一个人,既然戚家有难傅兴必须出手,戚家的荣耀不可能被淹灭,而且要更胜从前。戚斌此时已被放在长凳上准备仗刑,傅兴开口道:”慢着!把戚斌扶起来,我有话说!“

老师发话,黄观哪敢怠慢,命衙役赶紧把戚斌扶起,站在一边候着。“老师不知有何指教,学生洗耳恭听!”傅兴出声,就连泾国公也感到意外,不知钦差到底是何意,黄观的判决没有错,可以说相当的仁慈,现在服劳役已经不是劳苦之地,由于朝廷富裕,对待劳役十分的温和,温饱绝没有任何问题。

大堂内所有人都默不作声,不知钦查大人是何意。傅兴扫了眼所有人,庄重道:”你们可知本钦差为何不让仗刑,傅兴一字字说道,因为戚斌没有做错,是他的上官百户千户长的错,如果都像千户长和这个百户长这样,引起军队哗变造反怎么办?戚斌这样做等于制止了一场哗变,他是有功而没有罪,这样的千户长和百户长就是该死,而不是戚斌。“

傅兴这番话让泾国公无比震惊,上官犯的不是什么大错,克扣军饷普遍存在,没什么大不了的,以下犯上决不允许,这是共识,而钦差却打破这个常规,让国公不可了理解,但是面对如日中天的钦查驸马都尉,他不敢有任何异议。

傅兴见国公疑惑,他非常的严肃道:”泾国公,克扣军饷决不允许,严重者立斩不饶,否则全国各卫谈何守家卫国,且不是自毁长城。“

黄观站起身道:”学生对此案确实思虑不周,有点孟浪了!,老师的意思是......“

“戚斌何罪之有,这几日就让他跟随本钦差吧,至于他何去何从,本钦差另有安排,就不需各位挂心了!国公爷应该还有要事要办,他的部下该整顿了,否则他这个国公爷就是失职。好了!公事以了,天已经不早了,我们去各处转转,欣赏一下济南府的无限风光。“

别人没什么,但作为犯人的戚斌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好运气,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彻底完蛋了,还给家族带来了灾难,万没想到钦差大人从天而降,挽救了他,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从万丈深渊一下子飞到云端,这种命运两重天把他搞的不知东南西北,他暗自掐了下自己,疼得他咧咧嘴,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而是真实的情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巡洋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