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里虽然经常看到那些恐龙配帅哥,青蛙配美女的情况,我们知道这是由于逆向选择造成的,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呢?这就是在爱情中处于劣势的一方选择了优势策略,从而使自己获得了佳人或帅哥的芳心。
欧·亨利的小说《麦吉的礼物》描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丈夫,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妻子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发,丈夫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了。虽然生活很累很苦,他们却彼此相爱至深,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为了对方,他们愿意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
圣诞节就快到了,但两个人都没有钱赠送对方礼物,即使这样两个人还是决定赠送对方礼物。丈夫卖掉了心爱的怀表,买了一套漂亮发卡,去配妻子那一头金色长发。妻子剪掉心爱的长发,拿去卖钱,为丈夫的怀表买了表链和表袋。
最后,到了交换礼物的时刻,他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如此珍视的东西,对方已作为礼物的代价而出卖了。花了惨痛代价换回的东西,竟成了无用之物。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
欧·亨利在小说中写道:“聪明的人,送礼自然也很聪明。大约都是用自己有余的物事,来交换送礼的好处。然而,我讲的这个平平淡淡的故事里,主人公却是笨到极点,为了彼此,白白牺牲了他们最珍贵的财富。”
从这段文字看,欧·亨利似乎并不认为这小两口是理性的。如果我们抛开爱情,假定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为别人谋幸福的偏好系统。这样,个人选择付出还是不付出,只看对方能不能得益,与自己是否受损无关。以这样的偏好来衡量,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自己付出而对方不付出,对方收益增大;次好的结果是大家都不付出,对方不得益也不牺牲;再次的结果是大家都付出,都牺牲;最坏的结果是别人付出而自己不付出,靠牺牲别人来使自己得益。我们不妨用数字来代表个人对这4种结果的评价:第一种结果给3分,第二种结果给2分,第三种结果给1分,第四种结果给0分。
不难看出,无论对方选择付出,还是选择不付出,自己的最佳选择都是付出。然而这并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选择。事实上,大家都选择不付出,明显优于大家都选择付出的境况。
实际上,这里的例子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通俗地说,在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参与人的占优策略就是他的最优策略。显然,这一策略一定是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某一特定策略时该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因此,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在这个例子中,不剪掉金发对于妻子来说是一个优势策略,也就是说妻子不付出,丈夫不管选择什么策略,妻子所得的结果都好于丈夫。同理,丈夫不卖掉怀表对于丈夫来说也是一个优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