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两面性,要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当你觉得一件事情不好的时候也许它就将变得很好。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好坏是相对的,不要一味地埋怨自己的弱势之处,动动脑子就可以让它转变。
有些人面对自己的短处或劣势,拘泥其中,怨天尤人,却不想方设法借势而行,那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人生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只要你用心去做,劣势同样可以转变为优势。如果你只是把自己的劣势看成是劣势,那么你的劣势就真的只是劣势了,想要有所转变的话,那你首先就要有转变的心态。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于是他拜了一位日本柔道大师为师。尽管他学得不错,但是他的师傅由始至终只教他一招,而且对他说:“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男孩心中迷惑,但他依然听从师傅的话,下决心将这一招练到极致。1年之后,男孩将此绝招练得烂熟于心,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在此时,师傅要带他去参加一场兵法赛事,男孩也很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武艺,便欣然同意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场比赛中,男孩很轻松地便战胜了数位对手。当最后一位挑战者走上台时,男孩不禁有点担心,因为眼前的这位挑战者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看起来不容易对付。男孩不由得提高了警惕,幸好,他闯到了最后一关。其他挑战者在这种情形下,变得焦躁起来,男孩从挑战者的眼神中看出了破绽,于是,他使出师傅教给他的那一式绝招制伏了对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事后,男孩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单凭这一招就能赢得比赛呢?师傅这才告诉他,原因有两点:“第一,你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功。第二,你将这一式绝招练习得纯熟,而战胜你这一招的唯一方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但你失去了左臂,对手自然不可能将你制伏。”直到此时,男孩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师傅仅教给他一招,从而让他战胜了对手,就是将他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这就是一个把自己劣势转变为优势的例子,在你的生活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客观条件和机遇,把自身的特点都发挥出来。这个男孩有一个好师傅,是个伯乐,懂得借用男孩的弱势,让男孩的缺点变成了别人难以攻击的优势。
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师傅存在,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自身的特点。鱼依靠鳔才能在大海中自由沉浮,但没有鳔的鲨鱼,为了不使自己下沉就得不停游动。长此以往,它们身体的肌肉越来越强壮,体格也越来越大,终成“海洋霸王”。这就是“鲨鱼效应”。
每个人都有劣势,有优势。总是有许多人为自己的劣势、缺陷而苦恼不已。然而,与其为自己的缺陷费心费神,倒不如想想,怎样弥补自己的缺陷,利用自己的缺陷,让它在别的方面成为优势。
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如果找到了这些缺陷的突破口,那就不怕了。找到突破口,让自己的缺陷在别的地方发挥优点,就可以把劣势变优势了。
常宁一小镇新开了两家鱼馆,为吸引顾客,双方都打出“正宗野生鱼”的招牌,声称店内鲆鱼保证全部是江上渔船直接供货。
开始的确如此,但随着两店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仅凭渔夫送的鲜鱼已难以保证食客所需,再加上近年来水域污染严重,野生鱼资源越来越少,鱼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孙家鱼馆老板为了节约成本,无奈将菜价抬了上去,以致顾客数量锐减,生意日渐冷清。而刘家鱼馆老板头脑活,他认为不能提价。提了价,谁还来呀?但也不能高进低出,怎么办呢?他悄悄以网箱鱼替代野生鱼,因为价格低,吸引来不少食客。
这天,因为刘家鱼馆客满,几个食客只好转身到了孙家鱼馆。几个人坐下来点了几条鲤鱼,正吃着,其中一个人突然大叫起来,孙老板闻声出来一看,只见一位食客被鱼嘴内遗留的鱼钩钩住了嘴,鲜血淋漓。孙老板赶紧把受伤的食客送到了医院治疗。忙碌下来后,孙家鱼馆不但未收1分钱,反而倒赔了食客1000元医药费。
刘家鱼馆的人见孙家鱼馆一蹶不振暗自庆幸,间或在言谈中透出“看看他孙家鱼馆不行了,吃鱼还钩破了食客的嘴,还有谁敢去”的幸灾乐祸。第二天,孙家鱼馆门前贴出了用大红纸书写的醒目的“致歉声明”,声明中说:本鱼馆所供鲜鱼由于是渔夫从江中垂钓所得,致使鱼钩留鱼嘴并逃过服务人员的检查,最终造成了鱼钩误伤顾客的事情发生。同时,孙家鱼馆还保证今后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孙家鱼馆“致歉信”贴出来没几天,情况发生逆转,食客大增,门可罗崔变成了门庭若市。原来人们通过“致歉声明”明白了孙家鱼馆的鱼是纯野生的,要不鱼嘴中咋有鱼钩呢?网箱鱼自然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再说,孙老板敢于承认错误,说明孙家鱼馆诚实守信,不唬人。至于鱼价调高的问题,钓的鱼嘛,肯定是要比网箱鱼的成本高。
有好事者,专门到刘家鱼馆再仔细品,结果发现味道就是与孙家鱼馆的鱼不一样,事情传出去,孙家鱼馆的生意又重新红火起来。
对孙老板而言,本是件心烦事,反倒成了体现诚信的好时机!假设孙老板不采用逆向思维挽救事态,恐怕这件“祸事”就变成了致命伤,饭店就要关门了。人的思维最怕僵化,一旦僵化形成定式就会产生误区。做生意如果只沿着——种思维的“死胡同”,就成了“憋死牛”。而逆向思维的一个小小转变却很可能让你绝处逢生,由劣势转为优势。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多得很,仔细想一下你的生活,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很多人都会利用自己的劣势,做得让你佩服不已。我们也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劣势,把不利的因素引导着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
清-陈光宪《历代名将事略·先击》有云:“如敌之强,实强于我,我先攻击弱,无损其强,而力已疲矣。先强先弱,总在因势而动。”这就是说要想获得胜利,需要“因势而动”,但是我们要明白,很多时候,有些“势”没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策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把自己的劣势转换到另外的场合变成优点,即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