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并不是等死的,不管自己多弱,都会想方设法做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进化论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优胜劣汰,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但优胜劣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表面上的优劣就决定了一切,人是智慧的生物,有时候结果常会事与愿违。
博弈其实就是互动的策略性问题,在每一次的利益对抗中,每个人都是在寻求制胜之策,不管对方是怎样的策略,均采用对自己最佳的方法。弱者并不会“等死”,不管自己多弱,都会想方设法做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有一人很高兴地对他的朋友说,他刚才一下子战胜了3个世界冠军。他的朋友非常了解他,感觉根本就不可能。
他反而不屑地说:“我和象棋冠军比游泳,他被我落下一大截;我和游泳冠军比骑马,刚跑完一圈,他就从马背上掉了下来;然后我和赛马冠军比下棋,他输得很惨。”
朋友听了,目瞪口呆……
当然这是一个笑话,真假我们没有必要考究,事情的本身体现了一种智慧竞争的法则。故事里的那个人之所以能战胜3个冠军,是因为他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在激烈的竞争中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并做到了扬长避短,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人组成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人,在其他方面也许不堪一击。所以,优未必胜,劣未必汰,真正懂得扬长,才能避短。
弱者不一定完全弱,要找到自己生存的法则,上面的章节中我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本来是“弱者”,他却赢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知道运用自己的智慧,不与强者争一时的长短,依据自己的实际,错开对方的优势,以长击短,因此取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扬长避短,剑走偏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知道你在这方面比不过人家,可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呢?
当你斗不过别人的时候,采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处事也是不错的,当你与世无争的时候说不定正成全了你的成功。
3个学子甲君、乙君、丙君,他们经常在一起争论,因为甲君和乙君信奉竞争哲学,认为优胜劣汰的法则是真理,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可以生存。而身体虚弱,并且还不怎么聪明的丙君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人类应该合作,而不应该相互竞争。甲君和乙君经常因此笑话丙君的观念,时不时地还为难他,但丙君坚持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这3个学子外出探险,在茫茫沙漠中迷了路。沙漠一望无际,而头上烈日炎炎,淡水越来越少了。为了活命,信奉竞争哲学的甲君和乙君终于打了起来。
在这场为了争夺淡水的争斗中,甲君当场被杀死了,乙君因为争斗而身负重伤,不久以后也死了。最后只剩下了丙君喝着剩余的一点点淡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学会置身事外是一种智慧,也是博弈的一种高手明段,目标是在混乱的时候保护自己,其实大家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当一场冲突很严重的时候不是要去打倒对方而是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在这个时候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位置。
所以,优势与劣势不是绝对的,只要运用好自己的智慧,劣势不一定会被淘汰,也可以胜利,就像我们当年抗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