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和博弈是博弈局中人都得不到好处、受到损害的博弈。可以说,负和博弈是当事人最不明智的选择。
我们用下面一则故事引出负和博弈的概念。
在很久以前,北印度有一个木匠,技艺高超,擅长用木头做人偶,所做的女郎,容貌艳丽,穿戴时尚,活动自如,并能斟茶递酒,招呼客人与真人无异,非常神奇。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不能说话。
当时,在南印度有一位画师,画技非常了得,所画人物,栩栩如生。有一次,画师来到北印度,木匠久闻此画家大名,意欲宴请他,于是备好酒菜,请画师来家做客,又让自己所做的木女郎斟酒端菜,招呼十分周到。画师见此女秀丽娇俏,心生爱恋。木匠看在眼里,故作不知。
酒酣饭饱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于是,木匠便要回去自己的卧室,临走时,他故意将女郎留下,并对画师说:“留下女郎听你使唤,与你做伴吧!”客人听了非常高兴。等主人走后,画师见女郎立在灯下,一脸娇羞,越发可人,便叫她过来,但是女郎不吭声,画师以为她害羞,便上前用手拉她,这才发觉女郎是木头人,顿气愤:“我真是个傻瓜,被这木匠愚弄了!”画师越想越生气,于是想要报复木匠,他在门口的墙上,画了一幅自己的像,穿着完全与自己的一模一样,并画了一条绳在颈上,像是上吊死去的样子,又画了一只苍蝇,叮在画中人的嘴上。画好像后,他便躲在床底下睡觉去了。
等到第二天早上,主人见画师久久没有出来,门户紧闭,叩门又没有人来应,于是,透过门窗缝隙向内望去,赫然看到画师上吊了。惊恐万分的木匠,马上撞开门户,等到用刀去割绳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只是一幅画而已,这木匠很是恼火,一气之下,打了画师。
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人际负和博弈,我们不妨从头分析一下整个事件:由于画师不知女郎是木头所做,见其秀丽,便心生爱恋,而如果此时木匠能告诉他事实,画师就不会去动女郎;即使木匠故意作弄画师,如果画师在知道真相后,不去报复木匠,那么也不会引起木匠的惊慌。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最终只能使他们因为两败俱伤而不再交往。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彼此欣赏,而不是彼此戏弄,那么这场争斗也就不会发生了。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而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系——人际关系。从某种角度看,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因为人要追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满足,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就是一种博弈关系。“负和博弈”就是其中的一种。
从总体上来看,所谓的负和博弈,就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比如在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争东西,就很容易形成这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一对双胞胎姐妹,妈妈给她们两人买了两个玩具,一个是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一个是自动越野玩具车。姐妹俩同时都喜欢上芭比娃娃,而都讨厌那个玩具车,她们一致认为,玩具车这类玩具是男孩子玩的,所以,她们两个人都想独占那个可爱的娃娃,于是矛盾便出现了。
姐妹俩互不让步,最后,干脆扔掉玩具,谁都别想得到,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从而对姐妹间的感情造成不良的影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负和博弈”使双方交锋的结果是都没有所得,或者所得到的小于所失去的,其结果还是两败俱伤。“负和博弈”只能加大博弈双方的矛盾和抵触,使双方失和。如果交际中发生“负和博弈”,那么,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因为两败俱伤而渐行渐远或反目成仇。
有这样两个人,一个人很有钱,却不善于交际;而另一个人缺少资金,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很善于沟通,是个交际神通。有一天,这两个人碰到了一起,并聊得相当投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两人决定合伙做生意。有钱的人出资金,善于交际的人疏通关系。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他们的生意很是红火,事业也越做越大。此时,那个善于交际的人起了歹心,想自己独吞生意。于是,他便向那个出资金的人提出,还了合伙时的那些资金,这份生意算他一个人的了。那个出资的人当然不愿意,因此,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僵持,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最后,这件事也只有让法院来解决。不过,那个交际神通在两人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便已经给对方下了套,在登记注册时,他只注册了他一个人的名字。虽然那个出资金的人是原告,却因为那个善于交际的人早就下好了套,最终输了官司,眼睁睁地让那个善于交际的人独吞了生意而无能为力。那个不善于交际的人一怒之下把有神通的人的货物全烧了,结果两个人谁也没捞到好处。
这个事例就是典型的“负和博弈”,因此,对于人际关系,我们一定要本着为人利就是为己利的态度,见利忘义常常导致负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