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提取和甄别,是博弈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博弈过程中,不但要发出一些影响对方决策的信号,还要尽量获取对方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
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点。
所罗门王曾断过一个妇女争孩子的案子。有两个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当地官员无法判断,只好将妇女带到所罗门那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下,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两人各得一半。
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子了,只求不要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那个孩子真正的母亲了吧。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在这个故事里,所罗门并没有把这件事看作一个直截了当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通过恐吓性的试探,提取到了情感和心理深处的信息。
所罗门通过挖掘深层信息对事件有了更全面的把握,而有的信息则不需挖掘,事件本身就在向人们传达着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需要人们对信息进行甄别。当然凭常识判断,可以看出一些信息的真假,比如市场上许多良品的商誉都是花不小的代价建立的,有的甚至经过几十年才打造了一个品牌,而消费者对它们也格外信赖。相反,如果建立商誉的成本很小,那么大家都会建立“商誉”,结果等于谁也没建立商誉,消费者也不领情。在大街上,我们看惯了“跳楼价”“放血大甩卖”“清仓还债,价格特惠”等招牌,这也是信息,不过,谁相信它是真的呢?但有的信息是可以以假乱真的,这种情况就需要人们仔细甄别以选出真正的有利信息,就像所罗门那样挖掘深层次的信息用于事件的判断。商战中,信息战是一种常用的伎俩。重庆通信市场曾发生过一起案例,就说明了隐瞒信息的重要性。前几年,中国联通重庆公司在报上突然发布广告:次日手机降价。中国电信重庆公司随即获悉这一消息,当天下午即商讨对策,晚上将电信手机降价方案送往报社立即发排。第二天清早,电信一些员工和雇佣的临时的广告派发员便将电信手机即日降价的广告发给过往的行人。结果,电信打了一个漂亮的“后发制人”的仗。联通的失败在于,他们没有把谋划已久的降价的商业秘密保守到真正的最后时刻,从而为电信采取行动留下了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