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谨慎为上
书名:博弈智胜 作者:赵飞 本章字数:2106字 发布时间:2024-06-13

《庄子》有云:“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古往今来,人们常因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付出昂贵的代价。

  清朝有一个读书人叫作乔世荣,长得其貌不扬,言行举止也不拘小节,但精通诗书,颇有文采。某年大考中第,到吏部候职时,因无余银“上贡”,所以坐了好久的冷板凳,最终被分发为一小县的七品县令。

  正当走马上任,在途中碰到二人在激烈争吵,一问之下才知道,其中一心地善良的老者因拾获年轻者之钱袋,于原地等候遗失者前来认领,殊不知那遗失钱袋的年轻人,反而一口咬定钱袋装有50两银,而不是现在的10两银,围观的民众也替老者抱不平,但苦无对策还其公道。

  这时乔县令首先向老者问话:“你捡到这钱袋,都没离开原地?”

  老者答:“没有。”

  乔县令又问:“可有人见证?”

  围观民众纷纷愿替老者作证。

  乔县令于是已有定见地说:“这就对了,老者捡到的钱袋,是装10两银,那就不是你的50两银的钱袋。老者拾金不昧,判将10两银的钱袋一并赏你,至于年轻人的50两银钱袋,则由你自己再行寻找吧!”

  这时围观的民众都异口同声称赞:乔县令是个好官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精明而坏事。上面故事中的年轻人和老者同时陷入了困境,而年轻人自认为谎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忽略了作为警察角色的乔世荣。事实上,在一个比自己高明很多的人面前,自作聪明是讨不得半点好处的,还不如“坦白从宽”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双双陷入了囚徒困境,而制造困境的人则是他们的教授。

  两位交往甚密的学生在杜克大学修化学课。两人在小考、实验和期中考中都表现甚优,成绩一直是A。在期末考试前的周末,他们非常自信,于是决定去参加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场聚会。由于聚会太尽兴,结果周日这天就睡过了头,来不及准备周一上午的化学期末考试。他们没有参加考试,而是向教授撒了个谎,说他们本已从弗吉尼亚大学往回赶,并安排好时间复习准备考试,但途中轮胎爆了。由于没有备用胎,他们只好整夜待在路边等待救援。现在他们实在太累了,请求教授可否允许他们隔天补考,教授想了想,同意了。

  两人利用周一晚上好好准备了一番,胸有成竹地来参加周二上午的考试。教授安排他们分别在两间教室作答。第一个题目在考卷第一页,占了10分,非常简单。两人都写出了正确答案,心情舒畅地翻到第二页。第二页只有一个问题,占了90分。题目是:“请问破的是哪只轮胎?”结果是,两个学生同时在卷子上乖乖地向教授承认撒谎并检讨。教授通过制造困境,让两个学生的谎话一下被揭穿。能在杜克大学进行的学生绝非不聪明,只是教授更高明。可以想象,陷入困境的两个学生在做第二页的题目的时候,一定在心里进行了博弈分析,最终选择了相对保险一些的“坦白从宽”。毕竟,如果之前没有协商,两个人选同一只轮胎的可能性太低了。

  在困境中,“坦白从宽”不光可以帮你将风险降到最低,有时候甚至可以起到“因祸得福”的作用。因为困境的出现,更容易让人看到你的品质,对你有更深刻的了解。

  斯汀和戴维是快递公司的两名职员,他们俩是工作搭档,工作一直很认真,也很卖力。上司对这两名员工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斯汀和戴维负责把一件很贵重的古董送到码头,上司反复叮嘱他们路上要小心,没想到送货车开到半路却坏了。如果不按规定时间送到,他们要被扣掉一部分奖金。

  于是,斯汀凭着自己的力气大,背起邮件,一路小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码头。这时,戴维说:“我来背吧,你去叫货主。”他心里暗想:如果客户看到我背着邮件,把这件事告诉老板,说不定会给我加薪呢。他只顾想,当斯汀把邮件递给他的时候,一下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哗啦”一声,古董碎了。

  “你怎么搞的,我没接你就放手?”戴维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递给你,是你没接住。”斯汀辩解道。

  他们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着什么,没了工作不说,可能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果然,老板对他俩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

  “老板,不是我的错,是斯汀不小心。”戴维趁着斯汀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戴维,我知道了。”

  老板把斯汀叫到了办公室。斯汀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说:“这件事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另外,戴维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责任我愿意承担。我一定会弥补我们所造成的损失。”

  斯汀和戴维一直等待着处理的结果。一天,老板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们说:“公司一直对你们俩很器重,想从你们两个当中选择一个人担任客户部经理,没想到出了这样一件事,不过也好,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哪一个人是合适的人选。我们决定请斯汀担任公司的客户部经理,因为,一个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戴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老板,为什么?”戴维问。

  “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们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老板最后说。

  在这个故事中,戴维和斯汀都不知道老板已经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个自以为是地去责怪别人,推卸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个则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极高的个人品质。结果,戴维得到了惩罚,而斯汀则“因祸得福”,成了经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博弈智胜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