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位做事确实不是明智之举,往往出力不讨好。越位一方面会使被越位的同事感到愤怒和嫉妒,一方面很容易使自己做不好本职工作,遭到上司的批评。为了防止越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职能范围。对自己所能做的事与不该做的事有所自律。当然在找人办事中,也同样不要越位,越位找人,越位办事,不但事情办不成,还有可能把事情办糟。
越位与“帮忙而不添乱,尽职而不错位”这一要求大相径庭。看过足球比赛的人都知道,足球场上的11名队员分工明确、站位准确、跑位精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在一场9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比赛中,认真执行教练的意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动一体,使整场比赛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当然,我们有时会看到进攻一方的队员站位靠前,出现越位情况,这时进攻无效;有时还会看到防守方球员把球踢进自家球门,来个“乌龙球”,让人悔之莫及,这大概是错位的一种表现吧!上述现象是在足球赛场上发生的。其实,在平常找人办事中中,也会发现一些人“越俎代庖”或者“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具体表现为:如果一项事能够创造一定利益,许多人都争着要干,即使这项工作本来与自己沾不着边,已经超出职能范围了,但“不争白不争,争到了不白争”。因此,导致文件“打架”现象产生,这样一次办成的需要多次才能办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难”现象与此不无关系。而如果一件事情让人既费精力,又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则避之唯恐不及,推诿扯皮,结果出现“真空地带”,出了事情,追究起责任来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古时最著名的两个暴君,一个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王,杀了大臣关龙逢,一个是商朝亡国之君殷纣王,杀了叔父比干。
这两位贤臣之所以被害,是因为他们都努力修身,尽心治国,以臣僚的身份去安抚君王的百姓,越位了,惹得君王不高兴。
两位贤臣有高尚的品格,映照出桀纣的丑恶,所以非被干掉不可。古时在官场上君臣之间,臣臣之间进行着权利游戏,企图相互制衡。在职场上人性同样不会改变。做事时,要为自己定好位。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心中有数。有的人觉得别人的事给他来做才能做好,才能表现一番,便抢别人的路。这样不仅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反而会显示出自己的花花肠子,事事不能专心去做,一事无成。
越位做事确实不是明智之举,往往费力不讨好。越位一方会使被越位的人感到愤怒和嫉妒,一方面很容易使自己做坏好事,遭到别人的批评和谴责。为了防止越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对自己所能做的事与不该做的事有所自律,要认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找人办事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
我们知道踢球不能把球踢到自己的球门里面去,吃饭不能把饭往鼻子里面送,穿鞋不能把右脚套到左脚的鞋子里去。做事错位了,就和这些看起来傻兮兮的小事一样可笑。
有一个人本来是来做商业记录的,记着记着他突然开始帮商业对手讲话,全然忘却自己的身份,让人哭笑不得。这个人在做事的过程中沉浸于另外一种状态,以致于他忘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这就是人们在迷失自己的时候会做出的事:跑道上站错了位子,餐桌上坐错了位子,报告报错了领导……
人们办事的时候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处于哪种状态和位置,周围的人处于哪种角色。
例如在谈判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必须站在己方的位子上说话。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可是不能弄错自己的位置。并且每个人都不应多说话,以免说的话超出了自己该说的范围,让对方掌握更多的把柄,导致自己的谈判失败。
找人办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对方的位置。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要找对自己的位置,在找人办事的时候就不会越位,也不会错位了,这样就可以把事真正的落到实处,把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