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趣和利益来引导别人给你办事
书名:找对圈子做对事 作者:钟海澜 本章字数:1495字 发布时间:2024-06-28

人们在办事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在什么?关键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心理世界怎么想问题,就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是给办还是不给办。那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 惑的结果。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的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儿有兴趣或认为什么事有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儿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这种办事儿方法就叫做情趣、利益诱 惑法。

  利用情趣、利益诱惑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对方吸引住对方才肯为你的事付出对价。

  情趣、利益诱惑法在具体运用时也有一些小窍门。

  1.用兴趣让对方跟着自己

  利用那些新颖的东西,与我们的经验接近引起我们强烈的注意,引起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常常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地要弄个明白,这时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跟你“黏”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可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了。

  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而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抓住他人的注意,还必须把握住他人的注意力而使他人折服。

  2.诱之以利让对方感觉到希望的牵引

  吊人胃口,也可以说是“利而诱之制人术”,是“诱之以利,将欲予之,而先不予”,让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长期生活在隐隐约约的希望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个抱着希望的人死心塌地地为你办事。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要办事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启示:首先,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因此,可以告诉办事的朋友们,大可不必有求于人便感觉低人一等的被动消极想法,而应利用本身的资本去吸引他,去打动他,这才是办事的最高境界。各位办事朋友都应朝这个目标努力。也许你会说我一无所有,没啥资本,叫我如何吸引他。其实,资本全在自己开发,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资本,你有一条宝贵的生命,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你有无牵无挂的潇洒,于是你会根据那时那刻的种种条件做出一条最有效的办事方案,付诸行动,包你成功。

  3.求人办事要循序渐进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弗利特曼和弗利哲两位教授,曾同学校附近一位家庭主妇巴特太太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打了个电话给她:

  “这儿是加州消费者联谊会,为具体了解消费者之状况,我们想请教几个关于家庭用品的问题。”

  “好吧,请问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两个例如府上使用哪一种肥皂等简单问题。当然,这个电话,不仅仅只是打给巴特太太。

  过了几天,他们又打电话了:“对不起,又打扰你了,现在,为了扩大调查,这两天将有五六位调查员到府上当面请教,希望你多多支持这件事。”

  这实在是件不好办的事儿,但也只好同意,什么原因呢?只因为有了第一个电话的铺路。相反地,他们在没有打过第一个电话,而直接有第二个电话要求时,却遭到了拒绝。他们最后以百分比作为结论。前一种答应他们的占52.8%,后一种只有22.2%。

  据此可知,向人有所请托,应由小到大,由微至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断然拒绝。

  所以,一点一点引别人接受,一点一点诱别人上勾既是找人办事的小技巧,也是嫁接成功的大原则。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找对圈子做对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