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找人办事更是如此。当你打算去求人时,你也许会这样想:“如果我被拒绝了该怎么办?”如果只朝着好的方面想,那么一旦遭人拒绝后,那只会唉声叹气或大骂对方。像这种赢得起输不下的人,永远都不会成为社交的高手。因为我们不可能每次找人,人家都能把事情办得非常圆满,求人遭拒绝总是在所难免。当然,对于求人遭拒绝后,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地对待,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冷板凳热坐,功到自然成。
托人办事儿受到冷遇很常见。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拂袖而去,有的纠缠不休,有的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都是不利于办事的,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办事效果。因此,了解受到冷遇的具体情况再作不同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
若按遭冷遇的成因而分,不外三种情况:
一是自感性冷遇,即估计过高,对方未使自己满意而感到的冷落。
二是无意性冷遇,即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人受冷落。
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对方存心慢怠,使人难堪。
当你被冷落时,要区别情况,弄清原因,再采取适当的对策。
对于自感性冷遇,自己应反躬自省,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猜度人和嫉妒人。有些人对自身估计太高,认为到对方那里求助的时候,对方会念及交情给予热情招待,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从而心理不平衡,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但是细心想一下,对方并没有礼节上的大错误,而只是自己期望太高而已,这就是自感性冷遇。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重新审视彼此之间的关系,调整你的期望值,这样你的心理会恢复平静,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我在一本小说里,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到多年不见的一个朋友家里拜访办事。这位朋友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感到很疲劳,大有应接不暇之感。因此,对待一般关系的客人,一律不冷不热待之。
这位朋友一心想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不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而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友谊,起到了成功办事的效果。
对于无意性冷落,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这种无意性冷落大多发生在一些比较大的社交场合。场面人多,主人一时疏忽,难免照顾不周,也就有人感到受到了冷遇。千万不要责怪对方,而应多从对方的角度想想,理解、体谅主人,事后他会感激你对他的理解的,这时候求他办事,他更会全力帮助你。
对于有意性的冷遇,也不能一概而论。对来宾冷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是对来宾的不尊重。对于这种情况既可以必要的反击,以维护尊严,也可以采取不在乎的态度,以热面孔对待冷板凳,以此改变对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