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遇到了一种困难,你认为某个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求他,但你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却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平时不烧香”了。
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虽菩萨能显灵,也不会来帮助你的,因为你平时眼中没有菩萨,有事才去找,菩萨哪会前来做你的利用工具!
所以你请求菩萨,应该在平时烧香。平时烧香,表明你别无所求,不但眼中有菩萨,心中也有菩萨,你的烧香,完全出于敬意,而绝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对你有情,自肯帮忙。
但是你要烧香,应该去不大有人注意的冷庙,不要去香火盛的热庙。热庙因为烧香人太多,菩萨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引不起菩萨特别注意,也就是说菩萨对你不会产生特别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一视同仁。不会特别帮忙。冷庙的菩萨就不一样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菩萨对你当然特别注意,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印象之好自不待言。你虽同样的烧一炷香,菩萨却认为是天大的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别帮忙。即使将来风水转变。冷庙变热庙,菩萨对你,还是会另眼看待,认为你不是势利之辈。菩萨如此,人情未尝不然。
对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前辈、老上司,要设法与他们多接近并博得他们的赏识。毫无疑问,退休者最难过的是退休后那种门可罗雀的寂寥景象。“热庙”变成了“冷庙”,他们在心理上自然不平衡。这时若有人肯像以前那么尊敬他,他必会为之感动不已。你不妨在平时携带他喜欢的东西做礼物,以虚心的态度向他请教,对于他的经验之谈,要表现出乐意倾听的态度,使他有重回过去美好时光的感觉。退休者并不等于没有发言权,有时候甚至还具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对这些“冷庙”菩萨多去烧香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另外,为了避免“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求人做法,你在日常生活中要广织“关系网”,且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因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因此,主动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试着每天打5到10个电话,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10个电话,一个星期最低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便可到200个。平均一下,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环节。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却是非常合乎现实的。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重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里很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去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去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好求人办事儿,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的本事,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很多人都有忽视“感情投资”的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
可见,要避免“无事无人”的现象,“感情投资”就要经常实施,不可时有时无。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以及求人请托,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从小处细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