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被免官回故乡时,门下的宾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时,宾客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不是都走了吗?”宾客说:“唉,你怎么这才看出来?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权有势,就跟着你,你无权无势,就离开你。世道本来就是如此,你何必这样气愤呢?”廉颇对此颇有感慨,从此交友警惕谨慎起来。
人与人相聚、相处是缘分,可偏偏有些人与人交往纯粹是为了利益,有利可图的就去交,无利可图的就不交,难怪人们说“人走茶凉”。那些在职的领导,有权的时候,与他交往的人很多,到了他退居二线或者退休后,他身边的朋友就很少了,然而正是这为数不多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可有的人不这么想,他有权有势的时候朋友多,却从不问问自己这些人为什么如此热乎地亲近自己。到失势的时候,便骂人忘恩负义,痛苦绝望。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你有权有势的时候为什么不注意对朋友的审察呢?你应该时常想一下,哪些是为利而来的人?哪些是真心敬佩你的人?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了这些,你就不为自己“朋友满天下“而自豪”了,就能意识到将来退休后的情景了。
如果你不为利益大小亲疏你的朋友,那么,你有权有势与无权无势都一样,只要你有人品,坚持自己的择友标准,即使只有一个朋友,也不感到寂寞。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而足矣!”这样的交友出发点,是不会以朋友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处世的成败的。
吕布真是让人一说就摇头的汉子,他虽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曾一人独斗曹操手下六员大将,可他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社会评价,问题就出在他是个势利之人。他先认丁原为干爹,后来董卓封他高官,他心一硬,就把丁原给杀了,又跟在董卓后面屁颠屁颠的,认董卓为义父。接着王允用美女貂蝉为诱饵,设下连环计,控制了吕布,吕布便又杀了董卓,成为王允的干儿子。吕布就这样成了“三姓家奴”,弄臭了自己的名声。
《文中子》中说:“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忘了。君子不与这类的人结交。”
与人相处,完全做到回避利益那是很难的,也大可不必,但以利益大小来择友,有利者亲之,无利者疏之,就是对缘分的践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