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说话更要投其所好
书名:找对圈子做对事 作者:钟海澜 本章字数:1298字 发布时间:2024-06-19

一个华人在美国西雅图开餐厅,为招揽顾客,每当客人餐后离去时,总要奉送一盒点心,内附精致“口彩卡”一张,上印有“吉祥如意”、“幸福快乐”等吉言。有一对情侣是这家餐厅的老顾客,他们俩在结婚的那一天,满怀喜悦来到这家餐厅,在他们期待良好祝愿的时刻,打开点心盒,却意外地发现没有往常的“口彩卡”,顿感十分不吉利,心里老大不高兴,他们便向老板“兴师问罪”,不论老板怎样赔礼道歉,他们就是觉得扫兴。看到这种情景,刚到美国探亲的老板的弟弟微笑着走上前去,说了一句美国常用谚语:“没有吉言就是最好的吉言。”听到这句话,新娘破颜一笑,新郎转怒为喜,高兴地和他握手拥抱,连连道谢。

  在意外事件面前,兄弟俩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兄长采取的是正面消极应对策略,而弟弟采取的则是侧面出击,主动地投其所好的说话策略。兄长的做法不能消除意外事件给这对新婚夫妇造成的不祥之感,越赔礼道歉越加重这种情绪。弟弟通过对意外事件(没有口彩卡)作出机智的解释,直逼要津,较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要,掩盖了过失,消除了对方的不祥之感。

  投其所好的方法最关键的在于找到切入点,切不可盲人摸象般胡乱谈论,最终让人与你背道而驰。打动人心、赢取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拿纽约一家最高级的面包公司——杜维诺父子公司的杜维诺先生来说吧。

  杜维诺先生一直试着要把面包卖给纽约的某家饭店。一连四年,他每天都要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他也去参加该经理的社会聚会。他甚至还在该饭店订了个房间,住在那儿,以便成交这笔生意。但是他都失败了。

  杜维诺先生说:“在研究过这位饭店经理为人之后,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决定要找出那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所热衷的是什么。我发现他是一个叫做‘美国旅馆招待者’的旅馆人士组织的一员。他不只是该组织的一员,由于他的热忱,还被选为主席以及‘国际招待者’的主席。不论会议在什么地方举行,他一定会出席,即使他必须跋涉千山万水。因此,这次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开始谈论他的那个组织。我看到的反应真令人吃惊。多么不同的反应!他跟我谈了半个小时,都是有关他的组织的,语调充满热忱。我可以轻易地看出来,那个组织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的生命火焰。在我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他‘卖’了他组织的一张会员证给我。虽然我一点也没提到面包的事,但是几天之后,他饭店的大厨师见到我的时候说,‘但你真的把他说动了!’”

  “想想看吧!我缠了那个人四年——一心想得到他的生意——如果我不是最后用心去找出他的兴趣所在,了解到他喜欢谈的是什么话,那我至今仍然只能缠着他。”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而使对方感兴趣,那你便是一流的沟通高手。”

  这句话看来简单,其实也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人”这个概念范围是很广泛的,也许对方是工程师、律师、教师或艺术家。总之,无论三教九流,各阶层人物,你要想能和对方谈上十分钟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需要很高的说话涵养,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不论困难或容易,我们先要渡过这个难关。常见许多人因对于彼此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肯下点工夫,这种尴尬的情形就可以减少,甚至成为一流的“用情”高手也并非难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找对圈子做对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