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节、回松鹤小筑
原来这一小队骑兵是前往将利的,曹友闻袭取了七方关,将利的蒙军如坐针毡,向阶州求援,阶州蒙军兵力有限,不敢蓦然前往,他们先派出一个百人队前去增援,其实就是一支斥侯部队,大队蒙军还在观望。防守七方关的蒙军属阔端的东路军,守阶州的蒙军是阔端的西路军,不是一个方面的,阶州蒙军得知消息后,就先了一个百人队去应付一下。
得知曹友闻已经攻取七方关的消息,太好了,他们投军要少走好几天的路程,从他们渡西汉水的地方到七方关,也就两百多里,投军的主力赶过去最多三天,他们现在从大小龙王山过去如果能绕过将利县城,也仅需三天行程。于是他们计划再兵分两路,一路向东北方向去追赶大队,这一路二十一人,另一队则再送转移的妇女儿童一段路程。
这次遭遇战有两位堡丁受了轻伤,是在打扫战场时,只顾得捕马了,被重伤未死透的蒙古兵伤到的,都不很重,缴获战马五十余匹,其中有十五匹受了轻伤,二十三匹完好的留下两匹给两名伤员骑,其它交给去追赶大队的堡丁骑乘。伤马经过医治已无大碍,只是暂时不能当座骑了。另有十余匹伤重,特别是伤到了腿脚,马匹一旦伤到腿脚只有一个命运——被杀,跟着蒙军跑了几匹没能追上。
此战收获颇丰,除战马外,食物的问题解决了,十余匹重伤的战马和死马,有五六千斤肉,蒙军全带有马包,马包里的财物丰富。基层蒙军抢掠所得只有随身携带才放心,所以蒙军的马包都不轻,财物,金银珠宝、衣物、食物等等,人死了,身外之物肯定得留给胜利者,逃跑时为了保命有些家伙也只好丢掉马包。
天公作美,已停了一天多的雪居然在酉时开始继续下了起来,且越飘越大片,当然西北风肯定得插上一腿,不正好可以掩盖行踪吗!
向东北骑马走的这队人大张旗鼓地走了,他们目的是要把可能来的追兵向他们去的方向引,向南走的这队计划今晚再协助转移人员赶赶夜路。正值十二月中旬,下雪天的上半夜倒还比较明亮,他们必须赶一程,至少要离开遭遇蒙军处三四十里,否则不安全,谁知道这雪能下到什么时侯,能不能完全掩盖住他们的脚印和痕迹呢,蒙古人在冰雪中找痕迹肯定比汉人强得多。所以向南走这队人,在后边专门安排了十个人掩藏踪迹。
七天后的黄昏,杨年和蒋夫人廖蓉蓉一行人终于到了松鹤小筑。三天前杨老夫人和蒋婷婷已经带着几个孙儿女已经到了松鹤小筑,他们是按一百五十人的接待标准作的准备,而蒋家堡来人加上杨年总共才六十三人。
过白水江时,最后四位护送的堡丁完成了护送任务,回头向七方关去了,两位遭遇战中受伤的堡丁只能到松涛小筑养伤。这样松涛小筑的负担轻了不少,适龄儿童全都按松鹤书院的标准安排到松鹤书院就学,一切按统一标准处理,妇女及婴幼儿也按栖鹤山庄的标准处理。既能得到好的照顾,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十几个妇女都可以到织衣作坊或皮货作坊或者制鞋作坊上工,除解决了吃住等问题外,还能领到不菲的报酬。
杨年与几个侄儿女玩了一天,几个表兄妹通过一天时间,已经变得形影不离了,这里比蒋家下院条件好多了,蒋仁早已走出了被大姨父虐待的阴影,重新恢复了原来的天真活泼。这几天下来他对杨年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见了小伙伴们就吹小杨叔叔是如何了得。在他眼中、口中、心中,小杨叔叔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杨年也成了他们争夺的目标,就差点打架了。
杨年被几个侄儿这么一吹捧,虽也有些飘飘然,其实他内心还没有走出杀人给他带来的不适,不然早就和最后护送的四位堡丁走了。晚上做完功课后,失眠了,第二天早上他就去找母亲,要去找父亲和二哥。
已到十二月下旬,以往都要为过年作准备了,可目前这个局面,这个年看样子也只能将就过了。
蒙军攻占沔州的消息已经传到松鹤小筑,小筑的防卫准备工作正加班加点地进行着,但对前线的具体情况大家都不清楚,很多消息都是过时几天的了。当初杨巨流走时,已经安排了杨年完成转移工作后,去找他,然后担负起联络家里和军队的任务。所以杨夫人也只有忍痛让杨年离开,不过这次听到蒋夫人对杨年在护送过程中的表现的述说,她也放心了不少,自己这个小儿子看样子真有些超出常人的能力。
她也计划在这两天重回观涛山庄,她比较喜欢清静,如果她在松鹤小筑,很多事情大家出于礼节都要来请示她,而她确实又搞不明白,这样反而对防卫的准备工作有碍,也不利于杨逍成长。
回到小筑的第三天午饭前,杨年去赵亮叔叔家告别,他主要目的是想去见见赵家的梅妹妹,结果没见到,梅妹妹已经被安排到书院去了,赵亮是他的启蒙先生,他远行之前也是该去告别的。
杨年在掩护蒋家堡妇幼转移时的杀敌表现,经过一天时间的发酵,松鹤小筑几乎都传遍了。
首先是书院里蒋家堡的小孩们添油加醋地一吹,再加上两个伤兵在成人中一吹,大家本来就知道杨家人了得,但一个十三岁不到的小孩子能了得到哪里去呢?很多人半信半疑,但两个伤兵因这是新到与他们没有半文钱关系的松鹤小筑,当然得拍拍主人家的马屁,吹起来也就更起劲了。更有三年前一同狩猎遇狼时的运气巧合一印证,大家也就信了一大半。
赵亮怕杨年太飘飘然了,于是就给他敲了敲警钟,反复叮嘱他行走江湖一定要小心谨慎,两军阵前的交锋和武把式之间的单打独斗是两概念,更不要说是用箭偷袭了,赵叔叔的话杨年还听得进去。
吃过午饭、杨年还是原来的披挂,只是把行李减轻了不少,干粮只带了两天的,路上他有办法猎获足够的食物,换洗的衣服也省掉了不少,石头也没必要带了,箭只带了两发,母亲和大哥把他送出了堡门。
杨年这次是独自去战区,他心里面还有一丝恐惧,而更多的却是兴奋,被众多的小伙伴吹捧了几天了,虽然母亲、赵叔叔、大哥不断地给他降温,但他还是有些得意,虽不至于忘形,但兴奋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