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初来乍到绸缎庄
书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930字 发布时间:2024-06-09

千里寻继续与嫂嫂走着聊着,踩踏落满地面的花瓣。


有一位陈府的丫鬟前来报告:“大小姐,二少夫人,门外有人找苦荞,说是仪王身边的白侍卫。”


苦荞一直和月桂跟在后面聊天儿,根本没仔细听两位主人说些什么,并不知仪王已从汴梁回来。此时听丫鬟一说,兴奋不已:“小姐……”


千里寻自然不会阻拦,再说她也想从白风口中得知一些关于仪王与郡主之事,苦荞了解她的心思,必然会打听一二。


“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伺候。”


“谢谢小姐!”苦荞兴奋地跑开。


陈文心笑着批评道:“这丫头,听到白侍卫来,那个高兴劲儿,心里都没了主人。”


“嫂嫂,我逛累了,想去陪陪奶奶,这个点儿说话艺人该来,我们顺便去听听说书。”


千里寻并非真的累,身边只有嫂嫂一人说话,不够热闹,搞得她时不时想起申简辰。老太太的院子里人多,热闹起来应该不会总想起他。


陈文心很是乐意:“听说把说话艺人请到家里来的点子还是你出的,竟然想出一招包月包年的主意来;我还听说,那位说话艺人现在被好几家包月包年来着,他每日轮轴转,这家跑完去那家,比他在勾栏瓦肆挣得多多了。都是咱们陈家带的好头,现在竟然在富贵人家蔚然成风。”


千里寻开玩笑道:“看来我得让说话艺人给我分成,要不是我他哪有那么多银子赚?”


陈文心也以开玩笑的语气起哄:“我看行!”


两人笑了一回,沿原路返回。


到达夏老太太的院子时,说话艺人已开讲,莱宝被丫鬟带出去玩儿,没有小孩子打扰,陈文心可安心听书,她牵着淑真的手找地方坐下。


都是自己写的故事,千里寻对情节再熟悉不过,可从说话艺人口中说出,倒也别具一番滋味。她津津有味地听着,暂时忘记常常想起的人。


听完书,又与家人坐在一处聊一会儿,热闹的家常话的确可以暂时让她忘记去想申简辰。只是心生疑惑,为何不见大嫂叶安雅?


瞅准时机,千里寻问道:“二婶,为何没见大嫂?”


包氏的脸上立即没了笑容:“她向来不喜欢热闹,只爱窝在自己屋里。”


崔氏心想:“谁不知道安雅只有被浩东打了才不敢见人。”


夏老太太说:“你和江树要好好劝劝浩东,别让他动不动打媳妇,男人打媳妇能有什么出息?往后陈家的家业需要他们这些后辈承担,要懂得修身齐家,第一要务是对自家女人好。女人是男人的财库,整日把自己的财库惹得哭哭啼啼,浑身是伤,身心不安,哪能赚到大钱?”


包氏心中并不完全认同老太太所言,嘴上还需乖些:“母亲说的是,儿媳记下。”


“你记下没用,重要的是浩东要记在心里。”


“等他回来,我会和他爹一起好好教育。”


女人是男人财库的说法,千里寻头一次听说,既新奇,又被深深折服。


她想到公爹陈江林,自从她嫁到陈家,很少见他像今日这样不在婆婆姚轻琰身边,给人的感觉他像是个居家男人,从未去忙过生意上的事,但陈家的生意却没因他陪伴妻子和家人而减少。


千里寻相信其中一定有奥妙,只是她一时体会不出而已。


作为儿媳她竟然也羡慕起婆婆来,陈浩宇的身影破天荒地出现在脑海中,如果他也像公爹对待婆婆那样对待她,她会不会有朝一日心甘情愿跟他老老实实在陈家过日子?


想着想着,觉得自己十分可笑,竟然会蹦出这种想法。陈浩宇做过的坏事还历历在目,尤其是逛青楼,想着都恶心,又怎会心甘情愿与他举案齐眉?


老太太累了,大家尽数散去,嫂嫂也带着莱宝回朱府。


千里寻独自一人回墨香苑,当她走进素心草堂时,苦荞已经回来,坐在茶桌前做茶。


千里寻来到茶桌旁,在垫子上席地而坐,仔细看苦荞做茶,想着怎么问出想问的。


“小姐回来了?”苦荞面露喜色,刚见完白风,她内心欢喜。


千里寻轻声回应:“嗯,你见过白风?他胖了还是瘦了?”


小姐何时关心过白风?苦荞猜到小姐想打听仪王:“白风说,仪王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已与郡主成亲。”


苦荞将做好的茶递到小姐面前:“茶做好了,您品品。”


千里寻接过茶盏,品完一口:“我问白风,你为何要对我说仪王?”


苦荞心想:“小姐在我面前又何必装?”


千里寻继续问:“白风离开这么久,难道连件礼物都没给你带?”


苦荞心想:“白风倒是给我买了礼物,可并未带来仪王的礼物,我说了小姐会不会伤心?还是照实说吧,毕竟小姐和仪王都已成亲,他们之间已不适合再互相赠送礼物。”


“带了。”


“什么礼物?”


“汴梁的木版画。”


“能拿来让我瞧瞧吗?”


苦荞起身出了素心草堂,从悦宁屋取来木版画,递到小姐面前:“您瞧,就是这个。”


千里寻已品完茶,放下茶盏,接过木版画,仔细瞧,上面刻着一个影像,栩栩如生,看一眼便知是苦荞。


“白风真是有心。”


千里寻竟然羡慕起苦荞,她能毫无顾忌去见想见的人,也能大胆接受对方的礼物,还能毫无顾忌拿给别人看。而她与他都已步入各自的婚姻,想要在一起看上去已不可能。


苦荞突然跪在地上,千里寻诧异地问:“你跪下做什么?”


“小姐,呜呜……”


“刚见过白风应该高兴,怎么哭上了?”


“我替小姐难过,呜呜……”


“替我难过什么?我高兴着呢。”千里寻放下木版画,“别跪着,起来,坐下跟我说话。”


苦荞擦完眼泪,在茶桌旁坐好:“我担心以前在林家的日子会重来一遍。”


千里寻当然明白苦荞的意思,慨叹人生总是走不出怪圈,好不容易离开林觉,再次嫁给不喜欢的人。


“怎么会?我又不是以前我的。”


苦荞这才大胆说:“小姐,您忘了仪王吧,你们都已成亲,不能再想着他。陈家不错,我盼着您跟姑爷好起来。”


千里寻这才发现,她已走在孤军奋战的道路上。


奶奶、公爹和婆婆希望如此;朱家人更不必说;韦嬷嬷虽未明确表态,千里寻能敏锐地感觉出她的心意;墨香苑的下人们包括苦荞也都如此。


千里寻觉得实在不公,凭什么陈浩宇一时变好,大家都向着他?凭什么她努力守住的贞洁要给了她怎么都瞧不上的人?


“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的事你以后少管。”


“我是下人,哪有资格管小姐的事?可小姐对我好,我也希望您好,才壮起胆子说这些话。您不顾及别的,也该顾及郡主,她肯定不希望别人的心里也装着仪王。”


这话还真管用,小姐的表情凝重,缓缓起身,撂下一句话:“把撒尿娃娃收起来,放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以后我不会再去碰它。”


苦荞答应着,又感到愧疚,不该浇灭小姐的最后一点儿念想。


话说陈浩宇一早来到绸缎庄,与东哥下了马车,秋管事迎上来:“二位公子齐聚绸缎庄,真是少有。”


陈浩东轻车熟路,也顺便在堂弟面前展示他才是这里的主人:“西南的客商可来?”


秋管事回道:“来了,正在会客房等大公子。”


陈浩东面向堂弟:“浩宇,你跟着秋管事先了解了解绸缎庄的情况,我要前去与客商谈一单大生意。”


陈浩东假装关心的样子向秋管事叮嘱:“浩宇就交给秋管事,可不要辜负我大伯的期望,好好带。”


秋管事当然会将大老爷的话当回事:“大公子放心,我必然尽心。”


陈浩东心想:“尽心又有何用?浩宇再怎么学也比不上我。哼!”


目送大公子离开,秋管事才对陈浩宇说:“二公子从没来过绸缎庄,我先带您到处转转,了解一下情况。”


陈浩宇第一次来,对此十分陌生,确实需要熟悉环境:“有劳秋管事。”


“二公子这边请。”秋管事将陈浩宇带进绸缎庄最外面的铺子,“这里是售卖之处,绸缎庄生产的所有罗、绢、纱、丝、绵全部在此处售卖。”


陈浩宇向里面瞧去,到处摆着各类丝织品,客人穿梭不断,伙计们十分忙碌,生意相当红火。


秋掌柜又带陈浩宇往里走,穿过一道后门,出现一个宽敞的院落,中间有圆形的花坛,里面的花卉开得正艳,四周是一带长廊,长廊后便是一处又一处忙碌之地。


陈浩宇跟着秋掌柜进入一间屋子,里面有许多织布机,每台织布机前坐着织娘,一个个正忙碌地来回蹬脚,穿着梭子。


“这里是织锦坊,前面售卖的所有织品均由这些个织娘一点一点织出来。”


陈浩宇好奇地问:“她们都是从哪里找来的?”


“都是从乡下或是城里一一筛选而来,要心灵手巧还得吃苦耐劳,选好后,经过半年训练才能真正上手。许多穷人家的姑娘都争着抢着来咱们绸缎庄当织娘,主要是陈家给的工钱不低,她们还能学到手艺,往后即使不在陈家干,自己做些小买卖也是好的。”


接着又来到一处房屋,刚到门口,听到里面传来抚琴的声音。走进一瞧,陈浩宇才明白原来是刺绣之处,许多绣女坐在绣蹲上,在大的绣架上忙着穿针引线。一旁还有一女琴师,抚着轻柔的琴音。


秋管事继续介绍:“这是刺绣坊,二公子请看,陈家绸缎庄最好的绣女全在这里,她们刺绣的技法在临安城首屈一指。”


“也都要经过筛选训练才能上手吗?”


“那是自然,选绣女更需心灵手巧,对绣女的手要求极高,必须十指纤纤,还要灵活,否则复杂的针法根本使不出来。”


秋管事介绍道:“刺绣的种类从针法上分平绣和钉线绣两大类,从原料是否用金又分为蹙金绣和彩丝绣两种。一般蹙金绣大多采用钉线绣法,彩丝绣采用平绣法。二公子请看……”


陈浩宇走到一位忙碌的绣女旁边,仔细瞧去,她正在织物上用彩丝绣一只飞鸟。


秋管事继续介绍:“这位绣女用的是平绣法,平绣有齐针、缠针、套针、接针。再看那位秀女,她用的是钉线绣法,钉线绣有平金、圈金、圈银、拉金锁、铺绒、堆绫、贴绢等。”


陈浩宇听得晕晕乎乎,搞不明白,第一次见识了女子绣个花还有这么大学问。


秋管事又带陈浩宇往后走,后面是大大的缫丝场。摆放有许多竹筐,里面堆满蚕茧,有煮蚕茧的大锅,周围的架起的竹竿上挂着缫好蚕丝。伙计们都忙碌着,时不时有人送蚕茧而来。


陈浩宇问:“秋管事,蚕茧都是从哪里来?”


秋管事说:“除了陈家在城外有一庄子,专门养蚕结茧外,也会派人到乡下收质地好的蚕茧。”


“难道我们陈家还有自己的桑树林不成?”


“那是自然,城外的庄子里种了一大片桑树林,都用来养蚕。为了把蚕养好,结出好茧,大老爷专门请了会种植桑树的人,那片桑树养得极其茂盛,每年结的桑葚又大又好吃。主人家都不要,全让人摘下来分给绸缎庄上上下下的伙计和织娘绣女们,剩下的才会分给其他人。”


秋管事说完,笑起来,仿佛已经吃到美味的桑葚。


绸缎庄的情况基本了解完后,秋管事将陈浩宇带到一间屋子。


陈浩宇四处瞧瞧,布置得不错,不由问道:“秋管事,您打算给我安排什么事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