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安门前的活雕塑
书名:又是梧桐花开时 作者:笑梅 本章字数:3385字 发布时间:2024-06-09

  这天,杏儿吃过早饭就坐公交车出门了。当她看到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着实为它的广大、雄伟与壮观惊呆了。她不竟想起自己由于种种原因,人到中年才来到首都北京天安门。那种久违的梦想得以实现的喜悦和惊喜,让她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15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师剻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阕,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而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杏儿通过安检进入广阔的天安门广场,放眼望去,映入第一眼脸的便是一尊卫兵雕塑。只见他面带微笑,昂首挺胸,收腹提臀立正的姿势,每一处都彰显着军人特有的庄严神圣和不可侵犯的风采。杏儿被卫兵深深地感染着震撼着,然后,微笑着向他四周查看,目不转睛地读他的每一处细节,禁不住伸手想去触摸。这时候,那尊雕塑眼睛却忽然动了,如同她初进省城在商场看到的女模特,杏儿伸出的手硬生生地停滞在半空中,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

  这时,那尊卫兵雕塑望着杏儿就温和地笑了,那双眼睛那么清澈明亮,宛如一渊清可见底的清泉。杏儿把他误认为雕塑,是他不同于其他卫兵普通的站姿。他的站姿使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恰到好处地彰显到极致,他一身带着肩章的绿军装,大檐帽底下,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昂首直视着前方,胸膛高高地挺起,两肩平整,腰部隆起,臀部提的高高的,双手双脚成立正姿势。

  看到此,杏儿突然就感到,那名卫兵雕塑屹立在世界的窗口北京天安门的一偶,无论寒暑,无论风霜雪雨,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人民的检阅和洗礼,他在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一支独特的青春颂歌。

  那天,偏遇星期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气温高达37摄氏度,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天安门广场一片蒸腾。可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团体,各阶层的民族人士,世界各国各种肤色的人民群众,依然热情不减,他们在参观、旅游、瞻仰,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微笑拍照留念。祖国的蒸蒸日上和日益强大,让各国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和诡计毁于一旦,使我们这个饱经沧桑充满血泪不屈不挠的民族,终于昂首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目睹着各种肤色的世界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杏儿感到由衷的自豪、伟大和欣慰。

  杏儿在天安门广场游走了一圈儿,打算离开之际,天骤然暗了下来。这时,她抬头看看天,真是六月的天,女儿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的,转眼之间,大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好像要下雨了。杏儿来到活卫兵雕塑面前,他的衣服也被风呼呼地掀起,眼睛有些睁不开。

  恰在这时,一只灰色小鸟误把他当作一棵树或者一个建筑物,从肩膀上落了一下,又飞到头顶上落下来。小鸟毫不惧怕,神态安详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此时,卫兵眼睛依旧一眨不眨地目视着前方,似乎那只鸟真的是落在一棵树上,多么和谐的人鸟共处图。此时,卫兵在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保卫着祖国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物。

  那名卫兵活雕塑抑或是天安门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卫兵,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乃至灵魂。突然,那个卫兵活雕塑动了,挥动着手臂款步走向前方。杏儿想,这是接近卫兵的绝好机会,于是,就像一个执着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尾随其后。

  杏儿执着地来到卫兵面前,勇敢地抬起头问:“我可以跟你说几句话吗?”卫兵清纯地笑了,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可以!”杏儿忽然就来了精神,直言问道:“你是仪仗队的吗?”卫兵如实回答:“不是!”杏儿心里就是一惊,但,随后不由地赞叹道:“您的军姿很美,真的跟雕塑一般。这么大热的天儿,我在里面转了一圈儿,看见你依然纹丝不动。并且,天变了,起风了,一只小鸟落在你头上,肩膀上,你都纹丝不动!真的很厉害!”

  卫兵听到杏儿的赞美,脸上就露出更为清纯的笑!杏儿看见,又问:“你是哪里人?”卫兵又如实回答:“河南的!”杏儿又问:“那你多大岁数了?”卫兵回答:“十九岁!”杏儿看看卫兵高高的个子问:“你身高多少?”卫兵又答道:“一米八二!”杏儿禁不住再次赞美道:“你真的很棒,我和你的家人为你骄傲,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感谢你!”杏儿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微笑着睁大眼睛,认真地听着杏儿和卫兵的谈话。卫兵微笑着静静地听着杏儿的赞美,眼里的笑更是甜甜的纯纯的,这笑容背后却透着少年的果敢和坚毅。这时,卫兵挥动着手臂走向他该去的地方。而那一个血肉少年又经历过怎样的锤炼磨砺,成为一个钢铁般的卫兵雕塑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杏儿不由的想起清代梁启超的名篇: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杏儿就在心情激荡澎湃中走出了天安门,然后,向毛主席纪念堂走去......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其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纪念堂南北长260米,东西宽220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长宽各105.5米,高度为33.6米。这座方形建筑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基座由枣红色花岗岩砌成,基座高4米,座上矗立着17.5米高的44根花岗岩廊柱,雄伟挺拔,庄严肃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这座举世瞩目的辉宏殿堂里,安放着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遗体,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分,大厅正面白色大理石墙壁上镶嵌着鎏金隶书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大厅中央烂漫的花丛中安放着水晶棺,毛泽东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南大厅为出口大厅,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纪念堂大门正上方汉白玉匾额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鎏金大字,是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的亲笔题字。

  北大厅是瞻仰参观入口和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大厅正中安放着汉白玉毛泽东坐像,展现领袖亲切慈祥、栩栩如生的形象。背景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绒绣壁画《祖国大地》,展现伟大祖国锦绣壮美的河山。看见毛泽东的遗体,杏儿就不由地想起,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想起,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的八年抗日战争,1946年8月至1949年12月,三年的解放战争。想起,他带领广大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分土地,翻身得解放。想起1949年,他站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对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想起他老年的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叱咤风云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她实实在在见到了他本人。虽然,他不能站起来跟她说一句话,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但这一见,足以告慰她的一生,纵死无憾了。

  杏儿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一个个依次参观完。眼看天色已晚,这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走出毛主席纪念堂。坐公交车去了水立方,鸟巢,这些令她终身向往的地方。尽管她身上的钱花光了,根本没钱买票进去。可是,还是在外围看了又看,转了又转,天黑时,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宾馆......

  第二天,杏儿收拾东西买了车票踏上了返回家乡的列车。当杏儿下了火车几经周转坐公交车返回利民商店。刚下车,便看见赵二虎穿着新买的橘黄色短袖上衣,和一条粉色短裤,站在门外冷眼看着她,杏儿走近商店大门。

  赵二虎追在后头劈头盖脸地问:“你回来干啥?你还有脸回来?”杏儿听见赵二虎的责问,就感觉自己不该回来。可是,事到如今,她又能如何?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商店大门。晚上,赵二虎突然一改常态,忽然对杏儿温和起来,说:“既然咱们走到这种地步,看来都无法挽回了,不防打开天窗说亮话!”杏儿觉得既然各有所爱,婚姻走到了尽头,剩下的就只是领本离婚证了!说:“说开也好,省的彼此窝在心里难受!”

  赵二虎就惊讶地睁大眼睛望着杏儿,杏儿则神色坦然地抬头望着赵二虎,二人的目光就在前车后事中相遇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又是梧桐花开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