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既是“充电”也是享受
学习就是为了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有机会学习,能够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享受。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一提起学习就感到头痛。这就是应试教育的重大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考试的压力产生的副作用。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考试,那么学习还有什么意思呢?学习只能增加人的紧张、恐惧、厌烦等心理负担。
赵长天兼任《萌芽》杂志主编,这是一本面向中学生的文学刊物,平时和中学生的接触比较多,他看到太多的孩子在“最美好的年纪痛苦地煎熬”。而且,在他看来,“儿子不是那种很适于学校学习方式的人”。
他说:“我确实看到有的孩子很适应现在的教育模式,课内成绩很好,课外天地也很丰富,这种教育制度也没有把所有人都变成傻子。如果他既是重点高中毕业,又有时间玩游戏机看武打书,又能考上复旦、北大,那当然好了。”
这位父亲说:“我不是舍不得孩子吃苦,如果高中三年对你个人成长很有好处,那该吃还得吃。问题是现在的三年,会让你读得又苦又傻。语文不要说,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数理化也大都是重复练习,高中的课程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是训练能力。这样的三年实在不值。”
学习就是为了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与此无关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就会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赵长天的儿子后来又爱读书了,就是因为没有心理负担了,他不是为了考试读书而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
其实学习本来就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有机会学习,能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把这种享受变成了痛苦,变成了负担。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改变现状。
这几年,社会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推广学习方法的书,诸如《学习的革命》、《四轮学习法》等等,这些方法无疑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现状得到改观,但是还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盲目地照搬别人的东西,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怎样才能把学习变为一种快乐享受呢?
第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的动力,无目的的学习,既无效率,也无快乐可言。
第二,要有计划地学习。无计划就会陷入苦海之中,有计划就会有收获的快乐。
第三,带着问题学习。有问题就会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问题就会带来快乐,你就会享受到智慧的乐趣。
第四,在比较中学习。你可以把自己现在的学习结果与以前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就会发现自己进步了,你就会体验到一种快乐。
学习要产生相应的效果,有了效果就会感到快乐,没有效果就会感到苦恼。产生效果的最好办法就是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发现学习的快乐。
将学习变为一种快乐,必须有点“心眼”,关键就是改变一下学习的观念,要全方位地认识学习,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摆脱功利思想就会把学习的痛苦变为一种人生享受。有了功利思想,你的学习后面就会有一种负担和压力,你就不会是逍遥快乐地学习知识了,达不到功利的目的学习就变成了痛苦的根源。没有功利思想,你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在,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学习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你就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工作:既是一种生存方式,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愉快的工作心情是极为难得的财富。愉快的工作是快乐之本、幸福之源。
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甚至,也渐渐夺走了生活本身应有的快乐与舒适。因此,要在现代社会这样快节奏的工作中找寻生活固有的快乐,就需要我们花费点心思,多个“心眼”,就要在工作与生活之间认真地权衡、把握,改变我们对于工作的观念。因为,我们的工作毕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
是的,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当作是混一碗饭吃的一件差事,那么,我们肯定不会去重视它、喜欢它,进而热爱它。但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将它看做是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一种使我们的生存价值能够充分体现的方式和方法的话,那么,我们肯定会从心底里重视它、喜欢它、热爱它,就能从工作本身中寻找到许多的乐趣和快乐。因为这样的工作给我们所带来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作本身的内涵。也就是说,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工作,它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构筑起丰富而又有趣的人生。
的确,工作观念的改变,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适应变化并捕捉变化中的机会,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以不变应万变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物质的东西在变化,精神的东西也在变化。是变化产生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
正是由于变化才有了你的出生,有了你的成功。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即使是死亡了的东西也在变化着:有的重新进入无机物的组合过程,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变化,融入新的物质运动;有的则重新被生命活动所吸收,参与了新生命的建造。
我们人类也在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变,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变,人的生存方式在变,人的生存智慧在变,成功的智慧在变,人们关于工作的观念在变……这种变化贯穿着我们人类的古今,也连接着我们人类的明天。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类的变化呈现一种加速度,也就是说,明天的变化只会比今天快,而不会比今天慢。
变化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面对着这种挑战,作为一个成功者,你应该比普通人、比以往的成功者更需要深思熟虑,以便适应这变化繁复的世界,顺应历史的潮流走。同时,把握变化给你提供的机会,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
上个世纪末,整个人类世界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发生了急剧的演变,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的精神、形象、思想情感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新的情感交流媒介的空前发展,加上新的生活用具、新型住宅、新的食物、新的思想、新的交通工具不断地发展与更新;而且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这一切变化,都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机会,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数也数不清的机会,无论你是经商、做地产,还是主攻文化市场,甚至是做股票,你都会发现机会每天都在找你。
每一个想成功的有心人,绝不会放过这一良机来发展自己。具体地说,近年来,一种关于工作的新的想法和观念已经越来越强烈,即工作不应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只用来赚钱、养家或赢得某种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的手段,而是某种工作本身应该提供给我们丰富的,并培养我们具有各方面经验的手段。这种观念的变化给我们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甚至是彻底的。而且,这种对于工作观念的变化对整个人类历史所带来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只有懦夫才会害怕变化,只有固步自封的人面对变化才会退缩,成功者就是要在变化中去寻找成功的机会。寻找到了机会,你也可能使世界发生变化,而且,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改变自己,使自己朝着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迈进。对于暂时的失败者而言,变化也给你提供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提供了改变你命运的机会,提供了让你成功的机会。这一次,你不能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你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应该行动起来,行动起来你就可能成功。
只要有变化,任何人就都有机会!你肯定也有!
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有点“心眼”,将自己原来对工作的观念加以改变,不再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这样做,工作就会成为我们最为愉快的事情之一,不妨你就试试吧!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快乐的工作者。
微笑是一片花瓣
微笑是一片花瓣,能给人以美丽芳芬;微笑是一朵浪花,使生活流淌欢畅;微笑是一串音符,能让你的人际优美和谐。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更能打动人的了。微笑具有着神奇的魔力,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她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微笑也是你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标志。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位14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到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于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手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最终也没能从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却始终微笑着挥着手,直到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所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没有一点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状。那一刻仿佛延伸了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心里都充满了悲伤。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永远夺不去在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难甚至绝境是避免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自信自强,让灵魂始终微笑,高举那面叫作自信的胜利之旗。因为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一般飘散。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在做什么,在人与人之间,要长个“心眼”,记住:简单的一个微笑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语言,她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一个可以分享的微笑,即使是你一个人微笑,也可以使你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交流和抚慰。
一旦你学会了阳光灿烂的微笑,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从此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人们也喜欢享受你那阳光灿烂的微笑。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四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的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
如果你在生活的摄像机前也像那个贫穷的小男孩一样,穿着破烂的衣服,一无所有,你能坦然而从容地微笑吗?
面对着亲人,你的一个微笑,能够使他们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他们心心相连;面对着朋友,你的微笑,能够使他们体会出世界上除了亲情,还有同样温暖的友情,让我们感受到,对朋友,微笑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走遍世界,微笑是通用的护照;走遍全球,阳光雨露般的微笑是你畅行无阻的通行证。
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神奇的药方,它能医治许多疾病,并具有强身健体的医疗功能。医学家告诉我们,精神病患者很少笑,一个人有疾病或者有其他烦恼,那他也不会从心底发出笑声。
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的诺曼·卡滋斯曾患胶原病,这是一种疑难杂症,康复的可能性仅为五百分之一,而他就成为这个“一”。后来,他把当时的情况写在了《五百分之一的奇迹》这本书里:
“如果消极情绪引起肉体消极的化学反应的话,那么,可以推测,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引起积极的化学反应。”
“可以推测,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生的渴望等等,也具有医疗价值。”
卡滋斯认为,笑具有惊人的医疗效果:“我的体会是,如果能够从心底里发出笑声,并持续10分钟,会产生诸如镇痛剂一样的作用,至少可以解除疼痛两个小时,安安稳稳地睡觉。”
甜甜的微笑,不会花费你多大的代价,却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
美国旅馆业大王希尔顿于1919年把父亲留给他的12000美元连同自己挣来的几千美元投资出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经营旅馆的生涯。当他的资产奇迹般地增值到几千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这一成就告诉了母亲。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母亲淡然地说:“依我看,你和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来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
经过了长时间的迷惘和摸索,希尔顿找到了具备母亲说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四个条件的东西,那就是:微笑服务。
这一经营策略使希尔顿大获成功,他每天对服务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即使是在最困难的经济萧条时期,他也经常提醒职工们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经济萧条时期,迎来了希尔顿旅馆业的黄金时代。
经营旅馆业如此,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烦恼,又何尝不能用你的微笑化解呢?
所以,不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也不论你目前遇到了多么严重的困境,甚至你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用你的微笑去面对它们,面对一切,那么一切都会在你的微笑前低头。
微笑,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微笑,掌握这个化解人与人之间坚冰的技巧呢?
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
第二,让那些能够给你带来轻松愉快的事情围绕着你。
第三,在办公室里的显眼位置上,摆放假日里令你难忘的照片。比如,你家里的小狗,正儿八经地戴着一副眼镜,装模作样地打量着镜头。这些照片,可以使你从日常紧张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休息。
第四,尽量消除或减少一些负面消息对你的影响。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一些新闻是重要的,但不必要每天都是如此。
第五,每天,在你的周围,去努力寻找那些幽默和欢乐的事情。即使你遇到了交通堵塞,在你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你不妨想像自己正在出演一部电视剧,你是剧中的一个人物,遇到了这件事。类似的练习可以使欢乐取代压力。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要给自己留个对自己微笑的“心眼”。记住一点,微笑并不是仅仅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