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苦也要笑一笑1
书名:做人要有心眼做事要有手腕 作者:吴学刚,孙穗英 本章字数:5678字 发布时间:2024-06-06

第一章再苦也要笑一笑

 有的人在该笑时能笑,在没办法的时候也能笑,甚至在走投无路时也能开怀大笑,这种人无疑是坚强的、快乐的和不可战胜的。

人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人生是一次长长的旅行,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我们过往的风景,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景。只要我们以一种超脱、简单、从容、快乐的“心眼”来欣赏这道风景,那你的生活永远是快乐的。    

第一道风景——20岁之前谈梦。人自母体分离出来,初谙世事至少要十四五年,而初谙世事并不意味着成熟,很多想法都很浪漫,有些近似童话。所以,这个季节经常做梦,梦见自己会飞,梦见自己成为心目中的偶像。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往往与现实离题万里。在这段花季年华里,一切都是浮动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第二道风景——20岁以后谈理想。20岁是迈入成人行列后的第一道门坎,以前的彩色梦幻渐渐淡化,在现实面前,开始走向成熟,也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但20岁的抱负却又气吞山河,有些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说人到20岁已经长大了,但绝对不意味着已经成熟。总之,20岁时,已经有了向前跋涉的目标,少了很多梦幻色彩。

第三道风景——30岁谈责任。三十而立于今人来说也许为时尚早,以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计算,人生尚未过半,少年得志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多数,但30岁已是成熟的人了。至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基点。在这阶段,世界会把很多重担压在你的肩头,你无可逃遁也别无选择地要背着这些重担往前走。人生由此便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责任,因之人生的内涵也丰富起来。结婚了需要有个爱巢栖息爱情,儿女出世了要拼力哺育,父母老了要尽赡养之责,还有,工作的担子也加重了……这一切责任,都得30岁的你一个一个地去履行,没人能够替代你。这个时候,一切言谈行为都变得那么实在。

第四道风景——40岁谈事业。迈过40岁的沟坎,人已如日中天了,此刻有志者已经事业有成,即使是平凡之辈,积蓄也开始殷实。人的生理、心理也已熟透,万事都有主张,一切责任也因为时光流淌而减负了。也许父母已经过世,子女也快自立。这个时候,人通常会像爬上一道高坡一样,长长地舒口气。然而当回头看时,才发觉前些年为自己活得太少。于是,发展自己便成了这个阶段的主旋律。

第五道风景——50岁开始谈经验。古人道“五十而知天命”,此刻对于人来说应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候了。优胜者已经胜出,淘汰者已经出局。那么,优胜者便领受尊敬的风光,淘汰者也只好独尝出局的悲哀。无论优或劣,都会明白成败的原因。而大局已定已难更改,优胜与淘汰的总结成了宝贵的经验,化作了后人的财富。

第六道风景——60岁以后谈往昔。衰老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老了就力不从心了,即使想大展宏图也难于展翅了。此刻的成功者可以享受他自己创造的成果,失败者也只好独饮他自酿的苦酒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也好,蹉跎一生不堪回首也罢,岁月刻在自己身上和心上的痕迹是无法抹杀的。人生苦短,来日无多,不再思想前景的辉煌,但回首昔日的风光或坎坷,多少能激活生命的潜力,保持旺盛的活力。

每一个人的一辈子就这样走过来了,不管辉煌还是平凡,都是一道风景又一道风景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慢慢地展现,又慢慢地消失。珍惜我们的生命吧,请选择用快乐、从容、豁达的“心眼”去慢慢欣赏我们这道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常怀感恩的心,你定能获得幸福

感恩之情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是人生快乐的“心眼”。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有一种不忘感恩之情,那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让我们读读下面这则小故事,来体会一下感恩的威力。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正当他们口渴难耐时,碰见一个牵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碗水,第一个人接过这半碗水,愤怒地指责老人过于吝啬,抱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人接过这半碗水,他深知这一点水难以解除身体饥渴,但他却油然而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之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失去这半碗水而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情的人,心态是平和的,心情也总是很愉快的,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会很快战胜挫折,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他们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即使遇上了福,也不会认为那就是福,他们是无法从其中体会到快乐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感恩的心态呢?

(1)懂得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他们就好像生活在土里的蚯蚓,即使有一天钻出土层,也感受不到阳光的明媚,因为它们身体缺少感光细胞。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自然界中生物链的道理,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任何生物都不可能不依赖于别的生物而独立存在。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配偶的关爱,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恩于大自然的福佑,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他人的帮助,感恩于社会的繁荣,感恩于食之香甜,感恩于衣之温暖,感恩于蓝天白云的赏心悦目,感恩于苦难逆境的磨炼。他的一生就会是快乐的。

(2)学会“施与受”

      要想活得幸福快乐,你必须学会“施与受”的艺术,因为这正是维持文明生活所必需的血液。一个人若只知接受他人的恩惠与施舍,必然永远不会快乐。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像一条鲨鱼那样紧紧抓住金钱不放,或是像只被宠坏的小狗那样接受其他人赠送的礼物——那他们都不会感到幸福快乐的。

      当一个人在从他丰富的幸福仓库中拿出一部分幸福送给别人时,他会感到更加幸福。因为他将忧愁变成喜悦,把恨变成爱。在他眼中世界永远是美好的,人永远是幸福的。

      当一个人帮助他人时,其实就是在帮助他自己。他会觉得与他人之间有一种亲密的感觉。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对世界和社会很有贡献的有用之人。此外,接受他帮助的人定会对他十分感激。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中,他会感觉更舒服、更幸福。

(3)做一个知足者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会真正的拥有幸福;相反他自己若不觉得幸福,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懂得真正的幸福之所在。获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种最为廉价的方式。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总没有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下,得到满足和快乐。

      学会感恩,让感恩之情来滋润我们的生命,这样,你就会在最简单的生活中,依然能找到快乐。

幸福是“想”出来的

幸福快乐的秘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幸福快乐的资源,只是许多人没有把这些快乐幸福的资源用好而已。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很幸福,而有的人却很痛苦呢?有的人即使大富大贵了,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得不快乐;有的人,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但他自己却时时与快乐邂逅。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人是具有积极心态的“心眼”,还是具有消极心态的“心眼”。

有一对国企职工下岗后,在早市上摆个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他们没有了从前让人羡慕的工作,也没有了叫人衣食无忧的工资、奖金,但他们依然生活得很幸福。

      夫妻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屋子里打开收录机转悠起来。男的喜欢钓鱼,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依然能看到男的扛着鱼竿去钓鱼,他们家阳台上的花儿依旧鲜艳夺目。

      他俩下了岗,收入减少了许多,还乐个不停,邻居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俩。

      一天,记者去采访,男的说:“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目前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虽然下岗了,但生活是否幸福还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女的说:“我们没有了工作,再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丢了,那还有什么活头。”

      是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你想幸福,你随时都可以幸福,没有谁能够阻拦得了你。

      人生的幸福在哪里?代表了一代人梦想的拿破仑,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渴望拥有的荣誉、权力、金钱、美色,但他却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幸福的日子。”海伦·凯勒又聋、又瞎、又哑,可她却说:“生活是这么美好。”

      可见人的幸福与否完全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以为自己处于某种状态他就自觉不自觉地顺从于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就会愈发明显。

      比如有些小孩本来不难过,但一哭起来,却越哭越伤心,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认为自己很可怜很不幸,让痛苦爬满额头,你的生活就会真的很痛苦;如果你相信自己很快乐很幸福,并且快乐幸福地去生活,那么你的生活也就真的会很快乐很幸福。幸福的源泉就在你心中,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期望获得幸福者应采取积极的心态,这样幸福就会被吸引到他们身边。而那些态度消极的人不仅不会吸引幸福,相反还会排斥幸福,当幸福悄然降临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可能毫无觉察,丝毫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

      那么,如何培养幸福的心态呢?

     (1)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人们之所以会制造自己的不幸,其主要原因多半是由于自己心中存有习惯性的不幸想法所致。例如总是认为一切事情都糟透了,别人拥有非分之财,我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等等消极的情绪。

      此外,不幸的想法往往会把一切怨恨、颓丧或憎恶的情绪深深地刻画在自己的心底,于是感觉不幸变得愈加沉重。而当喜讯降临时,他们会说:“这样快乐是不对的。”因为他们已经十分习惯往日的忧郁与悲伤,反而不习惯幸福与快乐的心情。他们依然沉缅在以前那些沮丧、悲伤及不愉快的心境中。

      墨菲博士指出:“如果你希望幸福快乐,重点在于你必须真诚地渴望幸福快乐。”

      有一名农夫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唱歌、吹口哨,并且充满幽默感。有人问他,你的快乐秘诀究竟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这样的:“快快乐乐,是我的习惯。”

      我们敢说,这位农夫同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他把快乐当成了一种习惯,而感觉不到幸福之人的习惯却是无休无止地抱怨。

      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养成幸福的习惯。在内心微笑,并使这种感觉成为你的一部分。同时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世界,盼望着每一天的到来。即使有时乌云会遮住了阳光,那也是暂时性的,不久仍然还会晴空万里。

      当问题来临时,与其坐在那冥思苦想,怨天怨地,不如焕发精神一面吹着口哨,一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快乐的习惯,还要学会开怀大笑。有太多的人已经忘掉如何开怀大笑,有时甚至忘了以前是否这样笑过。

      开怀大笑能给人以轻松自在的感觉。真正的开怀大笑,能洗涤你心中的杂念。它是你的成功本能的一部分,能够使你迅速接近生活中的胜利。如果你从10岁起就不曾笑过,那么,赶快回到你脑海中的学校,重新学习你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某件事情。

      有时候,当你对某件失败的事情感到沮丧时,不妨想想过去的成就,以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些有趣的事,再把头往后仰起——不要害怕——然后哈哈大笑,把你的全部感情投入笑声中,或许你会觉得好过些。

     (2)心中想到幸福,眼前就会充满幸福

      金钱是好东西,但金钱并不能买到幸福,没有钱的你一样可以获得快乐。

      只要你想获得快乐,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充满了幸福——你将会享受早餐的每一口,享受清晨的风带给你的神清气爽。

      如果天正下雨,你会去买把雨伞,从简单的开伞与合伞动作中获得乐趣,并且欣赏它的机械功能,如同一个小孩子在玩一个玩具一样。

      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关键是你要用寻求满足的眼光去看。

      史蒂文生在诗中写到:“这个世界多彩多姿,我深信,我们应该快乐如君王。”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快乐的君王,但是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阻碍是一定会有的。如果你要抱怨的话,你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去抱怨。我想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抱怨的应当是海伦·凯勒了。她一生下来便是聋、哑、盲人,世上所有的不幸似乎全都降临到她一个人的身上,她失去了与周围人进行正常交际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帮助她把手伸向别人,体验爱人与被爱的幸福。但是她却说:“这个世界真美好。”    

      如果你喜欢对自己说:

     “事情进行得不顺利。”

     “我总是这样不顺。”    

     “倒霉的事为什么总落在我头上。”

      如此一来,你一定会变得“不幸”。相反地,如果常对自己说:

     “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

     “生活也相当舒适。”

     “我的生活真幸福。”

      这样一来,你将得到自己所选择的幸福,所谓幸福的感觉完全在于自己的心态。

      有人说儿童是幸福的专家,成年人每每羡慕他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那么,我们成年人为什么不能像儿童那样,虽然无法天真,但却可以选择无邪、无忧、无虑,如果我们能学会儿童这种特有的幸福精神,我们的精神就不会衰老、迟钝或疲倦,我们就会永葆幸福。

     (3)消除悲观消极的思想

      如果有一群蚊子闯入你的家中,你肯定会想尽办法驱除它们,绝对不会同意它们与你同住,吸你的血,骚扰你的安宁。消极思想如悲观、恐惧、忧虑、憎恨等虚幻的心理就如同蚊子一样必须从你的大脑中驱除,你才会感到舒适、幸福。

      就像人可以通过美容手术来获得外表的美丽一样,人也可以用乐观积极的思想取代头脑中的忧虑、恐惧、憎恨等悲观消极的思想,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每遇压力,就以打高尔夫球来松弛紧张的情绪。

      著名画家摩西婆婆活了一百多岁,她在八十多岁时才决定以绘画作为消遣。

      消除悲观消极的思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做:

      ①做事可以令你感到快乐——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且不是为了获取别人的称赞才这样做。没有人能够告诉你做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②不要让不实际的忧虑侵蚀了你。当消极思想侵入你脑中时,即刻向它们宣战。问问你自己,为什么拥有天赋幸福权利的你,却必须在清醒时刻受到恐惧、忧虑与怨恨的苦恼。向这些狡诈的邪恶思想宣战,并要战胜它们。

      ③强化你的自我形象,想像自己正处于最佳的状态中,并对自己稍加赞赏。同时想想你以前的快乐时光与引以为豪之处。幻想将来愉快的经验,重视你自己。这些对于消除悲观消极的思想都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你希望生活得幸福快乐,首先要真诚地渴望幸福快乐,就这么简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