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将军府、白天、内
出场人物:吴妈、王小妮、三个儿子、金铃、张大健、管家、仆人(群演)
吴妈:我可不想让自己憋坏了。
△吴妈将杂草丛生的后院开辟成菜地,种菜种棉花,拉王小妮一起纺棉织布。
吴妈(开心):夫人,一起给少爷们做衣服吧。
△万幸的是三个儿子每天必来后院问候母亲。
王小妮(开心):儿子们来看我了!
△那是王小妮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能让她从被糟糕的心情影响得憔悴的面容上,挤出一丝丝微笑。
三个儿子(开心):我们喜欢吃家乡的食物,只有母亲和吴妈才能做出地道的家乡味道。
△为了一饱儿子们的口欲,俩人忙碌个不停,撵面条包饺子烙煎饼,香气四溢。
三个儿子(陶醉):馋得人口水直流,好想吃呀!
王小妮(心里独白):人一忙碌起来,就没时间想那些不开心事了。
△王小妮关切地望着儿子们狼吞虎咽,吃得那叫一个香。
王小妮(嘱咐):你们可要以学业为重,不可以贪玩。
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孩儿不敢贪玩!
张长治:大娘,明天父亲要带着我们去知州大人家,赴宴吃祝寿酒。
王小妮(凄然一笑):好呀!那你们去吧!
王小妮(心里独白):本该正室夫人出面的场合,却被那个女人剥夺了。
△金铃让两个待女为她梳妆打扮,笑得烂灿。
金铃(得意):我可是知州大人的义女,当然要去给他祝寿。
张大健(催促):我们赶紧去给知州大人祝寿吧!
△王小妮站立在后院中,聆听着前院张大健和儿子们的谈笑声,还有金铃刺耳的巧笑声,渐行渐远。
王小妮(失落):他们已出了家门。
闪回镜头:逢年过节,张大健亦是陪着金铃到她娘家去,三个儿子也被一并带去。
△唯独留王小妮一个人独零零地站在院中。
王小妮(心里独白):我反倒像远嫁他乡的女人,那种落寞惆怅,别提有多难受。
△人一闲下来,悲催的情绪便被占据身心。
△一想到自己的丈夫跟别的女人浓情蜜意,幸福的味道都能从前院飘到后院来,即使王小妮装着充耳不闻,亦能无孔不入地侵入。
△王小妮便痛苦得不能自抑,止不住泪流满面。
△她用指甲狠狠掐住胳膊,自虐得伤痕累累。
王小妮(心里独白):心里的痛苦才能减少一些。
吴妈(心痛):夫人你别惩罚自己,你若是实在受不了,就打骂吴妈吧!
△今日主人不在家,府上的仆人才敢集一块议论主家的闲话。
仆人甲(议论):听说后院住的那两个女人,都是少爷们的奶娘,跟少爷们感情很深,又会做家乡菜,所以将军也将她俩一起带来了。
仆人乙(议论):听说将军的前妻带大儿子出门玩,被土匪抢上了山,二少爷和小少爷就由这两个奶娘带大的。
仆人丙(议论):你们发现没有,二少爷和小少爷长得可像那个年轻的奶娘,难道真像别人说的,谁奶大的孩子像谁?
管家(手指堵嘴):嘘——你们不要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