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把自己想的办法讲出来,免得大家一直争论不休,白白浪费时间。
易之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想回也回不去,我们不如静下心来把问题解决了,省得大家这里一直争吵,只会更加伤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很多人都只看到问题,对问题只是议而不决,只知道有那么一个问题摆在那,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但就是不会在第一时间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像是和别人在路上开车发生了碰撞,只知道理所应当地把车摆在路中间,然后两人在那各自打各自的电话,就是舍不得把车挪挪,保持交通顺畅,让别人过去。
“我想了个办法,你们听听,看能不能行。”易之看了张无浩和张无非两人,继续说着自己想到的办法,“既然两边都有错,那我们不如相互理解和原谅,你过得来,我过得去,相互赔礼道歉,这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握手言和,你们看怎么样?”
张无浩率先提出不同意,理由是我被打了,并且伤得很严重,都已经住院了。
张无非也表示不同意,他的理由是他家的土地被霸占了,张无浩父子看不起自己。
闻言,易之只得拿出第二个办法,易之说:“既然这样,今天当着大家都在,浩哥你拿出一块地直接把非哥家这块土地换了,一劳永逸,免得以后麻烦。”
“另外就是非哥,再怎么生气也不能打人,你看浩哥伤得这么严重,你多少也要把医药费给赔了。这点相信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在座的有人提出来,问道:“他把无浩哥打得这么严重,就只赔医药费?”
“就是,你看小浩手上都还绑着石膏。不管有理无理,都不应该动手打人。”有人附和道。
“就是就是。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想不到打起人来是真下黑手啊。”
“对自己的兄弟都能吓死手,对别人还得了哦。”
“……”
大家都在说张无非的不是,态度是一边倒,偏向张无浩这边。
易之打断大家:“就算是打人,也要分个一二三,是吧?我请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们的土地被别人家占用了,还是在没跟你打招呼的情况下占用的,你们又会怎么想?”
易之看张无非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忍不住替他说几句话。老实憨厚的人,平时干活踏实,不会偷奸耍滑,任劳任怨,笑起来给人一种安全感,但也很容易吃亏。
所以易之忍不住要帮张无非说几句。众人听到易之这么说,也没有再说什么。
“你们两家本是一家人,是兄弟,何必为了这点小事闹不愉快。这块土地老一辈都已经做出决定,送给浩哥家修厨房了,我们就按老一辈的决定继续做下去就行了。”易之对张无非说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做着张无非的思想工作。
易之又对张无浩说:“浩哥,你这也有不对,虽说老一辈的同意拿给你家修厨房,但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块人家可没同意,你招呼都不打直接就用别人家的土地,虽说面积不大,但毕竟也是人家的土地,事前你应该向人家说一声。相信你说了,非哥也会同意拿给你用的。”
易之巴拉巴拉地向张无浩和张无非讲着道理,就像古时的说客游说国王一样,让对方都能听得进去并接受自己的意见建议,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易之噼里啪啦说个不停的时候,在座的一位老人梁六公站出来对易之提出的方案表示认可。梁六公一手拿着烟筒,一手拿着打火机,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被磨得锃亮的烟筒里时不时传来水沸腾的声音。
梁六公猛吸一口旱烟,沟壑纵横的老脸流露出享受至极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说道:“易书记说得对,小浩和小非你们是堂兄弟,父辈是亲兄弟,本来就是一家人,今天为这点事闹僵,不值得。那块土地我是知道的,当时你们两家分家的时候,这块土地确实是分给小非家爸的。以前我们寨子是在山上,那时没有通路,只有一条小路进寨子。后来政府把路修到山脚,我们整个寨子就搬到路边来,也就是我们现在坐的这个位置。”
“搬下来要重新修房子,小浩家在这里又没有土地,当时有才和小非家爸有余商量后,有余爽快地把这块地拿给有才修房子。当时是说有才要拿一块土地和有余对换,有余念在有才家里人口多,饭都吃不饱,所以对换土地这事就暂时搁置,等以后再说。”
“没想到一等就是三四十年,等到了现在。”
“现在易书记这样提出来,也算是给你们的父辈做个了结。”
易之没想到这小小的一块土地竟还隐藏着这么一段往事。
在座的就属梁六公最老,张有才都没有他老。对此,张有才、张无非、张无浩都表示同意易之提出来的办法。
老人带头支持村里的工作,在座的其他人自然也就没什么话说,包括张有才。
易之对梁六公和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易之说:“谢谢六公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大家。”
事已至此,这件事情算是圆满结束。张无浩答应用自己的一块地和张无非对换这块地,张无非答应赔偿张无浩医药费。双方在村里和寨子上族亲的见证下签下和解协议。另外,张无非提出了一个另外的问题,那就是张有才不要再当着众多族亲骂自己是憨包。
事情的最后,在梁六公的提议下,张无浩和张无非一家出一只鸡,在他家聚餐吃饭,一是欢迎新书记易之的到来,二是开开心心把之前的不愉快都忘掉。
易之不好拒绝,就答应下来。村里的工作和机关单位的工作不一样,子啊村里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以后才好开展工作。
在等菜弄好的同时,易之和梁六公几人在闲聊。问问他们对村里的工作,或是组里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梁六公说:“书记,你从县里直接来到我们这山疙瘩里,辛苦了。”
“不辛苦,我家就是山里的,离你们隆临镇不远,就在隔壁镇。”易之笑着说道。
易之从梁六公这里了解到,村里的人居环境卫生不好,每个组都缺少集中收集垃圾的垃圾桶。所以他们想要村里买垃圾桶放在寨子中间,集中收集垃圾,然后再统一处理。
吃好饭从冗搞组回到村委会后,易之打开东丘村的卫星图,在地图上仔细地标注每个组的位置,以及梁六公所提的把垃圾桶放在寨子集中位置。
标好以后,看着地图上显示的垃圾桶标识符号,易之决定要回单位一趟。自己当时来驻村,局里的领导可是说要全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