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白子轩亲自一桩一桩查出来的。”
姬渊懒懒的翻了案上一沓纸,远远望去被红色染就,犹见画押人的血泪,“他的确能干。不过比起县主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本事,还是差了一些。”
“苏绾绾,你藏匿粮食,私联外族,可认罪吗?”
一张口供飘到她面前,血淋淋直触人心。
苏绾绾暗暗捏起拳头,“白大人任职户部,有责任检举粮食出入。证据确凿,臣女无话可说。臣女,认罪。”
“你知道朕也可以不当回事的。”
姬渊看她屈膝跪在下方,明显缩水了的下巴尖尖瘦弱的可怜。天生的骄傲让她习惯的挺直了腰背,浑身可见韧劲。她这是低了头,跪了地,却不是真的认输。
便是这般,才有资格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说来,白子轩曾是你的未婚夫,你们二人也爱的死去活来过。后来他还不是为自己的前程弃了你,移情他人。”
“现在,你以为顾明廷真的爱你吗?你以为他真的在乎你?”
“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了解他,你从来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绾绾,定北王府的存亡与你无关,不如及早悬崖勒马。你若肯为朕效力,朕定不会亏待了你。”
“谢皇上厚爱。”
苏绾绾道,“臣女胸无大志,只知顾世子待臣女恩情深重,天地可鉴。若为一己私欲丢掉真心,即便荣华富贵集于一身,臣女亦无能承担。”
“苏绾绾。”
姬渊还是有耐心和她说,“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不要犯傻。”
“臣女本就是傻,无能堪当大任”,苏绾绾又道,“臣女心意已决,请皇上成全。”
执迷不悟。
长寿宫
“这海棠不是给你送回去了么。”
萧太后靠在床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盆栽,“你怎么又送回来了?”
姬策将宫女递上来的参汤接过,搅拌着吹去热气,一勺一勺侍奉萧太后喝下,“儿臣迟早要回广陵,这海棠养在皇城惯了,还是麻烦母后养罢。”
萧太后点点头,“准备何时启程?”
“母后将这参汤喝完,儿臣便去御书房见皇兄,商量启程之事。”
姬策道。
“我自己来就好,我又不是小孩子,不用你喂。”
萧太后接过那参汤。
姬策由着她接手过去,说没有胃口,这一下喝的比他喂的还要快,“母后嫌儿臣烦,要赶儿臣回去了。”
“我是巴不得你赶快回去。”
萧太后看了他一眼,又道,“你如今也自立门户,有了自己的封国,担起一个责任了。迟早都是要走,不如早些打点。你喜欢吃栗子糕,广陵怕是没有你阮姑姑的手艺。你要回去,母后叫阮姑姑给你多准备一些,够你在路上吃两天的。”
“当然了”,姬策道,“阮姑姑的手艺无人能比。”
“咱们殿下从小就爱吃这些零嘴点心”,阮姑姑笑道,“奴婢这就叫小厨房先准备起来。”
“现下你一人回广陵,身边还未有个贴心的人照顾你。”
萧太后执起儿子的手,徐徐道,“策儿,母后知道你的心意,可是绾绾她究竟与你无缘。你皇兄成了家,母后心里高兴的很。现在母后就希望看到你也娶一位心仪的女子,与她执手相伴。”
“母后,儿臣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姬策道,“成家,儿臣心里有数,母后不必为儿臣操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如何能不操心。
姬策又道,“儿臣一直都有心仪的女子。儿臣只是运气不好,心仪的女子,总是不心仪我。不过,不会一直如此的。”
或许有一天他可以放下,只是不是现在。
“策儿,母后不忍心看见你将时间花费在无缘之人身上,不如去找一位与你相配的女子,这不是更好吗?”
萧太后叹了一声道。
既然知道没有缘分,何必又犹犹豫豫的放不下呢。人生那么短,身边来来去去的人太多了,放眼将来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