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009 蓬苪篇摘选,及罗雪余遗书
书名:鹅笼阿 作者:邹蚁白 本章字数:1482字 发布时间:2024-06-05

自1934年底直至逝世,罗雪余的身体状况陷没于漫长、持续且明确的衰退中。此时精力已然不济的他开始组织门人与后人整理其学术工作,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写一些“简白新物”。这些作品因数量较少、内容相对浅显直白、缺乏文学技巧及意向表达,与罗雪余早年中年的“枯丽”及雕砌典故的文风大为不同,曾被广泛忽视或被指认为罗家人及罗雪余门人的托名之作。如今,在一篇名为《老病、时弊与求生之学:罗雪余晚年治学的新思维》的论文之影响下,学术界开始重新评价这些文章。




蓬苪篇题序:(作于1935年孟秋)


蓬生忽戏,及而目瞑;苪志流荡,及而发白。江河世事若此,骎骎虚年,余自知尝无一得,惟门墙堂下之春树众矣。桃李虽盛,狂蔓亦多,故书枯身,以作资见,不能世教,犹保斯文。如是而已。辛巳白露,云棠濯溪亭,平凉道人作。




今日之小学(节选):(作于1936年初,因见于其门人梁荐璋遗稿,曾被视作梁氏文章)


近来学有百释,人皆谓之新儒。学衡诸论岂同于六译之论?然东西并举、新老合流,观堂并于步增,又启中外交通,引其法辑度以规章。较之旧时“新儒”,更有兼通之义。然其痛思今世,入事而操极,轻堕礼教而固重科学哲学之属,是以实利见轻文气,知其一之重泰,而罔视二之华阿。




治学历往(节选)(作于1936年秋)


余少而多痗,恐未奋盛而苓落,故苦以治经,欲以短生而求远道。然研读固久,未解诗礼之精义,无得孟荀之覃思,亦无治经之能,徒守文辞之困,惟奉旧讲经德,习戴氏之总故,抄毛郑之虑笔,更常囿闲于一字之本衍,而凝气跼蹐、聚力专法,便修以小学之术,第次解用,不求天地之辞旨,但味微细之大义。是而并词训之今古,合韵律之百流、汇诸义于句读、状雅俗于简奁,而见大同在于望、大义在于端。后蒙天幸,算充青钱,为仕词曹,往来永桥石室之间,而学诸衣冠之华体,更浅习诸外域之文法,以辨阿余埃喏之同异。高儒斥吾雕钻营奇,然昔有佛梵入赵、北句南来、吴音步于官堂、火语旋于方声,甚而先秦之世,亦见楚声晋纳、齐谣秦采、郑风燕唱种种。既中夏之语百纳八方之声,则俦以教堂祷歌、伴以庙寺青钟,皆九州之文事,学海之正途。




致包景略书(节选)(作于1936年12月10日)


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而战国横骛,至于今日。遗人皆赞清节,竹林青楼之间,奢谈南阳鸿业季汉盛德,更言旧邦维新于祖地,余所谓亡国安乐于雠国。小人事君,不守君子之义,徒逞郑庄之能,出则自况潜虬,入则左迎齐侯、右跪秦子,实身在而国破、身死而家衰。龙庭衮衮,固有高学霸才,而其之辅弼,皆非发于忠义,惟权以信用、道在己私。是粹学百世,而以同舟为敌国、置斯文于僭暴,窥之阃奥得尽篱垣,哀哉不能言也。




遗书(口授,由门人王雪愚王雪愚记录。作于1937年2月初病情稍有好转时)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哀今之人,胡憯莫惩。”余之生世,一“华夷辩变”则已矣,辅则“生于幽虚之间,盈以沉沦之灰”,再则“华堂光灭,色显其臭”。此为余业,尚有慭遗于后世,故微言之,以托来去之人:


人各有其业,而日分昼夜,时分百刻,人亦是也。故家人而治家,门人而治学,凡人而治理,国人而治世,无一可轻废之。鼓瑟鼓琴,两子同梦,此夫妻之道也,亦可资百人、百世之教。


圣人之修身,当试炼而磨砻也。余累于缨緌之旧,未坚行其事,望后戒之。


今大星赤角,东北侵冒于西南,有人谓之国朝再兴,何谓国朝?小阜昌之亦谓道统,是认贼为子,失以元常,空图其强掠,而不能得之一钱。天下已变,再无四夷诸夏,唯有文质之别尚存于世,是质胜文则戕暴,文胜质则黮隐。汝辈之忠孝,当寄以文质彬彬之德事。


回首诸非,感望今事,明朝无我,然后人尚在。若后人徒哀之而不鉴学之,则后人又哀,百世往复,万年呜呼,而巴蜀之山徒兀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鹅笼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