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测绘天卫三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267字 发布时间:2024-06-06

“没问题的,”秦帆语气肯定地说,“只是时间多久的问题,一定可以潜下去的。”

如果天卫三的表面如科学家推测的那样,虽然表面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物质——火山灰,但其主要由50%的碎冰、30%的硅酸盐岩石及20%和甲烷有关的有机化合物组成,那么穿过表面进入到内部可能存在的液态水海洋是完全有可能的。

穿过天卫三的表面首先要穿越层层叠叠的碎冰,这对登陆舱这样一个太空钢铁怪兽来说显然是易如反掌,而最主要的障碍是硅酸盐岩石。

一般说来,与其它类矿物比较,硅酸盐岩石的硬度都比较高,仅次于无水氧化物。但如果是具有层状骨干的硅酸盐岩石,其硬度就会小很多,是因为层间是以分子键或以半径极大的低价阳离子联系着的缘故。

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全地形探险器凭借自身的铜墙铁壁,以及强大且源源不断的核动力,突破这么一层层状的硅酸盐岩石不会存在过多的难度。

当然,虽然登陆舱被改造成全地形探险器,但根据秦帆的规划,在完成对天卫三的测绘及表面物质环境的探测前,其是不会展开对表面以下世界的探险活动。全地形探险器至少在天卫三表面活动会超过三个月。

秦帆一边走回月球飞船一边将自己的规划讲给卜小云听:如果经过探测,天卫三的环境是稳定的,他将把天卫三开发成他们的基地,在必要时放弃哈雷彗星,将月球飞船搬到天卫三上,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地球发出求救信号,等待人类有朝一日拥有远行天王星的能力,前来救援。

经过这么多命运与共的经历,卜小云八九不离十地猜到了秦帆的想法。她当然赞同和支持秦帆的规划,唯一的担心是天卫三可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宁静。

天卫三的环境是否适合居住,只能听天由命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不用陪着哈雷彗星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去,进一步远离人类可爱的地球。

只要不继续远离地球,宇宙飞船理论上就可以追上他们。天王星离地球最远时是三十二亿公里,以当今最快的宇宙飞船速度飞行,一切顺利的话,从地球来到天王星大概是四年半的时间。这个距离和时间,救援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当然,真正实施起来,可没有那么轻松。但有了可行的规划,就有了希望,有了寄托。每天,秦帆和卜小云都在关注、关心着全地形探险器的活动情况,这完全不亚于当年人类对火星探测车的兴趣。

经过全地形探险器近半个月的测绘,秦帆画制了完整的天卫三地图。根据测绘的结果,天卫三不愧为天王星中体积最大的卫星,它的直径最大为1577.8公里,这个直径和体积虽然远远大于哈雷彗星,然而却是远远小于地球的卫星——月球,大概是月球的五分之三。当然,对于两个人居住生活来说,这么大的地盘不得不说太大了。

天卫三与月球类似,其自转与公转周期均为8.705天,都被天王星潮汐锁定,永远以同一个面面向天王星。

天卫三的表面有着巨大的断崖和峡谷,峡谷绵延数千里,和火星上的水手号峡谷一样横亘在天卫三之上,这主要是早期的天卫三从液态熔融状态逐渐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冷却凝结会使得体积发生变化,在内核冷却时天卫三的表面发生开裂现象,从而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大峡谷。

与大量天体一样,天卫三曾经也遭受大量陨石的袭击,在它的表面留下了大量坑坑洼洼的陨石坑。按照秦帆的说法,宇宙的环境是真正的残酷,没有那一片土地是完好无损的,就算是最奇迹的地球,曾经的灾难和沧桑只不过暂时被绿色的植物和蓝色的海洋所掩盖。

可以肯定的是,地球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这也说明再恶劣的环境也可能改造成适宜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正是基于这个理想,人类一直在尝试改造地外行星,打造第二个家园。

秦帆也构想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彻底改造天卫三,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至少在他和卜小云这一代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哈雷彗星上生育后代,那简直是匪夷所思,一点都不着边际。正如明智的网友在读《愚公移山》的时候,会发出灵魂的疑问:为什么不这一代就搬出大山呢?非得让后代都受苦受难,这就是所谓的坚持不懈精神吗?

秦帆可不会傻到和卜小云提议在哈雷彗星上生娃的事——但不能完全排除卜小云有这个想法。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怎么让他们活得更久、更近、更好,从而有条件等待人类前来接他们回地球去,这一现实的问题上。

他把“更久、更近、更好”这几个字严整地记录在本子上,像“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座右铭一样,激励自己。

正如“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非常丰富,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秦帆给“更久、更近、更好”赋予了自己的理解。

更久是使得他们在外太空——包括但不限于哈雷彗星,可以存活更长的时间,这一点是根本。如果不能活下去,后续的目标都毫无意义。这个更久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四十年、五十年,难度并不低。

更近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继续往太空深处飘去。理论上,只要宇航技术得到发展,人类最终可以到达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但在这个连光都走到绝望的宇宙,离地球越远意味着希望越小。如果空间超过了一定距离,就算等到了来自地球的人类,时间上也不允许——他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更好就是在活下去的同时活得好一些。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永远都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源动力。这个美好可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等物质需求,更包括了对自由、公平、民主的需求。人类持之以恒地发展太空技术,就是希望能够实现对宇宙的自由。

基于人是自私的动物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和事实,公平和民主看起来比自由要难得多,这可不是凭借技术发展就可以实现的。历史上,有太多人打着民主的名义、为了人民的名义,眷恋着手上无穷的权利而不愿意放弃。

这到底该怎么破解?人类科学发展有可能给出答案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