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盛帝批改完桌案上最后一本奏折,捏了捏僵硬的手臂,陶公公欲上前给盛帝按,盛帝示意不必,站起来走到桌案边,随手摆弄着花瓶里的花。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停在门口,低声说道
“回禀陛下,钦天监和仕离小师傅同时求见。”
盛帝有些诧异,这两人同时求见太过罕见了,盛帝挥了挥手示意。
陶公公大声高唱道
“宣钦天监/仕离觐见~~~”
两人入殿行礼。道
“陛下万安。”
盛帝抬手道
“起吧,你二人同时求见有些巧了,所谓何事?”
钦天监拱手答道
“回陛下,臣今日夜观星象,见轸宿宫有星落于东宫方向,太子殿下大喜啊~”
盛帝听后,只是问道
“仕离今日前来也是说此事?”
仕离小声答道
“回陛下,同大人说的有相似,但又略有不同。”
“欧,说来听听”盛帝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仕离继续说道
“大理寺少卿之女命格贵重,得之可得天神佑之,有求必应,事事顺心。”
盛帝拍了拍衣袖得皱褶,无意道
“孤贵为天子都不敢说事事顺心,一个大理寺少卿家的小女娘就能事事顺心?”
仕离解释道
“陛下,此意是少卿之女命格旺的不是一般的夫。”
“欧?这话的意思听着是少卿家的小女娘还非王孙贵族不能嫁了?”盛帝轻笑道
“应是,求娶少卿家小女娘的人,是有志向的人。”仕离接着道
盛帝只是轻轻笑了笑,挥了挥手道
“孤知晓了,你们且退下吧。”
钦天监和仕离拱手行礼退了出去。
陶公公侧立一旁,待钦天监和仕离离开后,进殿走到离盛帝三步的距离,躬身道
”陛下,皇后娘娘差人传话,说今日太子进宫,想求见陛下,因还未被解除禁足,所以托人来问陛下,陛下准予否?“
”准。你亲自去传话“
陶公公躬身行礼,道
”诺,老奴这就去。“
未央宫外,陶公公到的时候看见太子已经侯在门外。陶公公笑脸迎了上去,躬身行礼道
”殿下,陛下让老奴来接您。“
太子客气道
”陶公公辛苦。“太子边说边塞给陶公公一枚玉扳指,陶公公推拒,太子便将玉扳指塞进了陶公公怀里。陶公公心领神会的说道
”陛下今日批阅奏折后,见了钦天监和仕离姑娘,心情嘛,应该是不坏的。“
太子俯身,小声说道
”陶公公还是疼我的。“
”这是老奴应该的。“说罢,陶公公加快了步伐,刻意保持着与太子约三步左右的距离。到御书房外,陶公公躬身对太子道
”殿下稍等,待老奴前去禀报。“
盛帝看到陶公公立在一旁,直接喊了声
”吾儿来了?进来吧。“
太子入内后,对着盛帝行了叩拜大礼,叩首在地,道
”父皇愿意见儿臣,儿臣万分欣喜。“
”佑之,今日想见孤是为何事啊?“
盛帝说完后,太子退后几步行大礼,叩首道
”父皇,儿臣想求娶大理寺少卿之女。“
盛帝听着太子的话,盯着太子的看了好一会儿,淡淡的说道
”佑之,你可是太子,未来的天子,一个从五品娘家的太子妃,怎么统领后宫?“
太子辨道
”父皇,少卿为人正直,待人温和,他教导的女儿想来是不会差的。“
盛帝轻甩了下衣袖,似无意般,道
”太子的意思是,孤属意的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家的小女娘配不上你?“
”父皇误会儿臣了,儿臣并无此意。儿臣只是认为.....“太子突然话锋骤停。
盛帝突然笑道
”吾儿为何不接着说了?“
太子有些怄气般的盘腿坐在地上,低声道
”我不想父皇不高兴,但是我不想娶这两位家的女娘。“
盛帝哈哈大笑起来,语气中带有一些慈爱
”佑之,你这样子像极了小时候不愿意做功课耍脾气的样子。不愿意就不愿意吧。“
太子语气有些着急的辩解道
”父皇,我没有~!我只是觉得,父皇正值盛年,我娶朝中重臣之女,会让朝臣们误会我,结党。我不想朝臣有这样的想法,我也不想父皇误会我。“
”孤给你指的人选,还怕孤误会?“
”儿臣,儿臣想的是,我都已经是太子了,我有父皇母后护着,才不需要强大的岳家,何不娶个温和正直的清贵人家的女娘,免去后院许多麻烦。“太子似赌气般答道
盛帝挥挥手,道
”罢了,罢了。孤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太子起身行礼,正欲出殿,盛帝忽然道
”那娶木家的小女娘你可愿意?“
太子心里一惊,藏在袖里的手紧了紧,故作吃惊道
”父皇怎会有如此想法?!她可是自小同楼家定了娃娃亲的!儿臣怎会是那种横刀夺爱之人?再者,儿臣对表妹并无非分之想。“
盛帝答道
”那你可知,我们祁国的皇后必须是禾氏女?“
”表妹姓木,不姓禾。“太子说完,便出了殿门。
”孤有些看不懂这儿子了。“盛帝看着太子离去的方向说道
此时,太子在马车里,也说道
”我有些不懂我这个父亲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