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寻仙峰(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642字 发布时间:2024-06-03

飘渺的白雪,飘渺的生命,飘渺的高峰,飘渺的天地。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寻仙峰,恐怕用飘渺最为贴切吧!目力所及之处,只有一座又一座雪峰,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有些雪峰被阳光照耀得绚烂夺目,有些则躲在阴暗之中。群峰之间难见树木,连绿色也极难发现,只有某一片雪域消失,才露出绿褐色的怪异岩层。

 

  一年四季,寻仙峰周围鲜少被看得通透,常常笼罩着淡淡薄薄的云雾。那云雾色彩变化多端。白云宁静飘渺,乌云诡异多变,赤云明快爽朗,紫云幽然神秘。云朵在雪峰之间飘来荡去时,如同云端有诸多仙人静坐,催动法力御云比赛,为万千高峰戴上云丝带。

 

  寻仙峰的峰顶状如一对牛角,斜指向东西方,远观竟似有些弯曲。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那峰顶又似两个仙者,正在临风狂舞,各使仙术斗法较量。东方石峰更高更陡,冰雪覆盖得不厚,露出一些灰色石岩,可以借助夯实的石柱,攀登至石峰下的一块隆起岩石。岩石上方垂直陡立,没有可以着手之处,而雪又是极厚的,再难攀爬上去。

 

  西方石峰平缓不少,雪层也不是很厚,一条小臂粗细的缆绳从峰顶垂下,一直被甩到两峰间的凹陷地带。凹陷地方很开阔,积雪不是太厚,向南方悬崖走去,能够感受到四面八方的疾风,好像仙人张开的仙人袋,抛出了吸纳天地的法宝。

 

  南部悬崖向外凸起,好像牛头一样。牛的额头有一块黑如墨玉的岩石,露在天穹极限之处,正位于左右两大石峰正中央。黑石不方不圆,从各个角度看都有所不同。它飘着丝丝白气,使得四周积雪融化,着实令人惊叹。如果站在寻仙峰南方的雪峰,眺望寻仙峰这颗黑石,会发现它如同牛头上的第三只眼,彰显着牛威与霸气。

 

  尽管寻仙峰高有千仞,鲜少有人登顶,但关于此峰的传说,仍然收录在勤岭学城的《天域仙峰传》中。这本书是在羊皮卷上书写,文字与图案并用,可知成书年代极为久远。至于此书所作何人,学城学士们一直没有定论,但多倾向于亢龙纪时代的满关山。

 

  满关山是廊中龙族后裔,极喜游历山水,曾经踏遍廊中各个角落,写成了《廊中游记》。由于天域雪山远隔万里,被廊中各族传说的神乎其神,甚至认为比亚龙峰更早存在神龙,故而深深影响着满关山。为了一探究竟,满关山带着女儿满欣,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父女二人历经千险,耗时数年来到天域雪山。不过,天域雪山诸峰其险各不相同,若无人指点万能攀登。幸好天域游牧族人十分热情,带着满关山父女寻到一些密路,最终帮助他们登上一些雪峰之巅。

 

  满关山惊喜地发现,天域高原诸族流传不少故事,竟与廊中地区的传说非常契合。他融合廊中文字与天域图形,写成了流传后世的《天域仙峰传》,其中重点写了寻仙峰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飞龙纪时代,天域高原有一头野牛,体格大得如同一座小山,两只牛角直指穹空,三只牛眼大得如同石洞。野牛喜欢四处狂奔,不仅用牛角伤害高原生灵,还常常攻击游牧族人,成为高原的一大祸患。

 

  当时,三条神龙各自隐伏,修炼法力与御天之术。作为金龙的御龙者,黄辕大帝正在闭关静修,研习自己所创的风雷剑法。黄辕大帝闭关在冈定湖畔,难免会受野牛袭扰,心中烦躁不安。他的手下有十二贤者,其中一个人名叫飞瀑,擅长把握黄辕大帝心思。

 

  飞瀑身材很高大,留着一把长长的白胡子,擅长御胡而飞。他知道黄辕大帝受此野牛扰心,于是飘然离开避居之地,来到野牛出没的高原水泽之地。飞瀑曾受金龙点拨,法力与法术极强,绝不亚于黄辕大帝。不过,野牛着实十分厉害,牛角撞击山岗,便能撞得地动山摇。尤其是野牛口喷白气,化作一片片飞雾剑,刺向飞瀑前后左右。

 

  眼见野牛如此凶悍,飞瀑不得不痛下杀手,将自己的白色长须剪断,抛向了乌云翻卷的穹空。那长须忽长忽短,将一片片飞雾剑收服,然后围着野牛转来转去,寻找机会将其捆缚。

 

  野牛不甘示弱,越发狂暴狰狞,张开巨口,吐出红舌,与飞瀑斗得不分伯仲,引得风啸雪飘,天地为之色变。飞瀑本有好生之德,见野牛冥顽不灵,只得使出血祭天庭法术,割破两指化血为绳,最终将野牛四蹄捆住。野牛仍然不服不愤,疯狂怒吼,意欲挣脱,不断吐出口中黑气,想要毒死飞瀑。

 

  飞瀑无可奈何,口念避毒诀,走到野牛面前。野牛被血绳牵扯,牛头慢慢地垂下,一直抵到高原泥土上。飞瀑伸出左手,在牛头写下咒语,然后吹了一口气,封闭了野牛头顶的第三只眼。那野牛天眼一关,法力尽消,慢慢地飞向高原极西,变成了一座高入云端的山峰。山峰越隆越高,两只牛角化为峰顶的积雪石尖,而捆缚野牛的长须与血绳,变成了半山腰的一条飞瀑。

 

  这座大山便是寻仙峰,成为天域雪山七大神峰之一。

 

  寻仙峰西方左牛角石峰下,有一个洞口高达数丈的山洞。洞口周围有厚厚积雪,西北方有一块空地,被半人高的雪墙包围着。在斑驳稀疏的雪地上,摆放着两块巨大白石。

 

  两块白石,四四方方,晶莹剔通,光彩夺目,慑人魂魄。

 

  左侧白石是一个巨大的棋盘,对角空白处堆着不少黑子与白子,乃是一个黑白棋盘。黑白棋起源于廊中,相传为伏易后人天帝与地帝所制,蕴含着廊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参悟天地之功,故而又被为天地棋。作为流行亚夏中土的棋戏,黑白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用黑白二色圆形棋子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十九条线段,将棋盘分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

 

  右侧白石亦是棋盘,布满纵横之道,但只摆放着十八枚棋子。此棋与黑白棋不同,是军阵棋的一种,谈不上复杂,但是考验奕者阵棋演化能力。黑方持九枚棋子,八枚圆黑石为兵,一枚方形黑石为军旗,可以调度本方兵棋子。白方亦有八枚圆白石为卒,另有一枚三角形白石帅旗。对弈者要利用阵形,达到“吃于”的效果,以此击败对方。

 

  阵棋白石左右两端,各站着一个人,正聚精会神地望着棋盘,谋划着如何调动子力,成功地吃于对手。右首一人身材高大,略显瘦削,双眼炯炯有神,长眉微微低垂至眼角,鼻子又高又挺,嘴角微微上扬。老者年过七旬,长得道骨仙风,与这寻仙峰天地相合,使人初见真容,便产生遇到仙者的感觉。

 

  老者对面站着一个年轻人。他长着宽阔的额头,剑眉浓密,鼻子高高地隆起,两撇淡淡的胡须,使得他更增添稳重之感。年轻人身上穿着葛衣,外面披着一件狐皮长袍,裙裾飘飘,衣带飞扬,亦增加了飘渺的悠然风度。

 

  对弈的老者名叫江山,乃是闻名天下的白子大士。年轻人则是墨国大良泰平,也是诸多白峰求索者口中的旷世大贤,更是闻名天下的变天者。

 

  两个人对弈的阵棋,乃是江山年少时所创,最初只为游戏人生,没想到飞入寻常百姓之中,更在各国军中流行。泰平从未接触过这阵棋,但他自幼与田垦学习雪国阵棋,颇有举一反三之能,甚至在逐鹿王都闲暇之时,与里耳大学士讨教学会了黑白棋。故而,泰平在寻仙峰一住月余,经过一番磨砺,对阵棋精妙之法已经掌握,偶尔可与江山攻守相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