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镜花水月(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817字 发布时间:2024-06-03

松涛阵阵,夏风习习。鸣燕啁咛,乐声悠扬。

 

  京师四公子闻名于地方,不仅因为家族地位,更源于他们极擅乐器,对书画有非常精妙的理解。符重的年龄最大,排在四公子头一位,家族生意以瓷器售卖为主。他的身材瘦削高大,两只大手尤其显眼,仿佛长长的树枝一样。符重留着两撇细长的小胡子,目光炯炯有神,下巴有些突起。他的腰间插着一支笛子,左手摆弄着一只鼻烟壶。

 

  符府坐落于忠义大街上,被京师百姓称之为负重之山。在元世纪中期,符家先祖符玉极有名气,乃是庄帝御用琴师之一,经营几家帝都乐坊。后来,符玉得罪了帝国权臣,被迫迁居到了京师,并在负重山中购置田产。

 

  排在四公子第二位的,乃是擅长吹萧的林剑。他身高不及符重,长得玉树临风,喜欢穿一袭白色长衫,深为京师氏家贵族小姐所迷恋。林家住在明义大街的临剑阁,那是京师有名的园林,系林家先祖精心打造。提及建筑之术,林家可谓京师名家,经常与廊中匠人堂交流,探讨革新园林风格。

 

  东引是四公子中排名第三的人物,其笙艺闻名于京师,剑法则是四公子中最高的一位。他身材不高不矮,长得非常健硕,更喜欢穿短打衣衫。东引脸膛红润,足见其每日练功不辍,乃是一位自律之人。东府建在尚义大街,紧临三贤岩名胜古迹。

 

  三贤岩是一座小土丘,位于流入京师的师江之畔,乃是风景秀美之地。定皇率领大军南下之时,曾与威国 军队于定潭对峙,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廊中强国,将云岭、师江一带纳入帝国版图。当时,定皇手下有三位贤者,分别是卜算子张琂、白子剑客赵坚和黑子大将彭冲,聚在一座土丘上议事。由于三位贤者出谋划策,帮助定皇率领大军作战,后世被将此山称为三贤岩。

 

  如今三贤岩周围开辟百亩池塘,尽铺莲花与荷叶,又搭建回廊与小桥,使得土丘成为风景之地,常有文人雅士聚于丘顶。到了庄帝执政之时,为了体现对定皇的尊重,他派人在丘岩上开掘石窟,将七子之神的神像置于丘顶,还建起一座小小钓鱼阁。

 

  在四公子之中,翁筱最合得来的是文意公子。一方面,文意认文飞扬为义父,与翁筱感情更近一步;另一方面还在于,文意是唯一一位女公子。文意长得文静而内敛,书香之气溢于脸上,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她的眼睛很大,睫毛特别长,忽闪忽闪地十分可爱。文意最擅长古筝,其技法师承宋垣名士,对书法更是颇有研究。文意家住在悬空路上,贯穿忠义、明义与尚义大街,跨过了师江烟雨桥,与京师著名刀龟坊一桥之隔。

 

  刀龟坊是京师最大的文房四宝集散地,大大小小的店铺近百家,经营着出产于亚夏大陆各地的纸张与砚台,还有不少制笔匠人现场制笔。刀龟坊的主人名叫孟禹,正是京师布政使,为人极好公义,在陪都声望极高。

 

  孟禹的门客很多,最信任的有两个人,一个名字叫做柯藏,另一个则是傅观。傅观是傅雨霖的侄子,早年在太乙山白峰求索,自习剑术,颇有名气。后来,傅观与友人结伴,一起远赴寻龙峰,意欲向当世名剑士燕云学艺。

 

  不过,寻龙峰峰高山险,山洞又极难发现,傅观等人无功而返,恰巧碰到孟禹。孟禹曾拜师燕云习剑月余,虽然谈不上深得精髓,但自认为非寻常剑士可比。傅观与孟禹斗剑,结果竟赢了一招半式。孟禹对傅观大为敬佩,主动提议结拜为异姓兄弟,邀请他回到京师孟府。

 

  由于傅观与傅雨霖的关系,文飞扬得以同孟禹相见,虽未劝其加入翁筱一党,但却得到孟禹襄助。翁筱不喜欢陪都,于是常常来到钓鱼峰,向余阶求教解惑。

 

  前几日,文飞扬陪着翁筱来到钓鱼台,与余阶商量一番,打算邀请京师四公子上山,陪翁筱谈论书画,并在峰顶修建一座紫亭。未等翁筱开口询问,文飞扬已经介绍起来。

 

  “小姐,我来为你介绍一下,京师四公子你已熟识。这位是孟布政使的门客柯藏,与傅观均是孟府贤者。”

 

  “柯藏见过翁小姐。”柯藏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葛衣长衫,显得颇有贤者风骨。翁筱微微含首致意。

 

  “这位是京师著名书法家黄轼。黄公的书法十分高妙,在于得势如虹,不可控勒,故能雄视大千世界,不必徒从淡求。”

 

  “文老过誉了。”黄轼年过四旬,长得面如淡金,两只眼睛极有光彩。

 

  “翁筱对书法只是略通,希望黄公不吝赐教。”翁筱真诚地说道。

 

  “这一位是京师的著名画师匡磊,其恩师乃是一代画师赵杨,与向午、苏堇和巢归燕乃是同门师兄弟。”

 

  “我知道赵杨画师一生画作不多,但弟子均是名扬天下的画师。向午在昭阳帝都颇有名气,擅长人物花鸟,翁筱曾有幸见过一面。”

 

  “匡磊多年未见向午,只是纵情于山水,画作自然远不及同门。”匡磊微笑答道。

 

  匡磊身材不高,长得微胖,手里拿着一捧山茶花。京师一带的山茶花极为有名,花色鲜艳,常见白色、紫红色、淡红色,深为陪都百姓所喜爱。

 

  “今日风光尚好,我们相聚于钓鱼台,以书画乐律交游,聊慰如今世事无常,虽然有修身避世之嫌,却绝不是故作清高姿态。”余阶捻须笑道。

 

  “余阶老学士所说不错。文飞扬追随翁家,一直奔走于亚夏大陆,所为者虽是帝国之权,但真正关怀的乃是天下苍生。”翁筱没想到,文飞扬一改往日急功近利之表象,俨然一位求问山水的闲者。

 

  “我听京师四公子说,余老有意在钓鱼峰建紫亭?”匡磊问道。

 

  “是啊!远眺勤江碧浪宽,独居险峰心悠然。老来小建紫然亭,半倚山林半倚天。”余阶信口赋诗,神情悠然地望向远方。此时,一只云雀从峰顶林间跃起,如同离弦之箭飞向远处。

 

  “既然余老学士有此心,柯藏非是此中道者,倒是颇知黄公书法精妙,必能深中余老心思。正巧今日风光好,又有佳人与美酒相伴,黄公倒不如讲解一二,也好让柯藏了解。”

 

  “柯兄太过抬爱了。所谓书法,是亚夏中土文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黄轼说道。

 

  “亚夏文字与仙莱、尘服大陆文字都不同,是为了亚夏族传承独创的一种表现艺术。庄帝曾经盛赞亚夏书法: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余阶说道。

 

  “余老所言正是。书法从表面字义理解,是指书写的法度,更是书写亚夏文字的艺术,而在庄帝时代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峰。彼时,银夏帝国有两位大书法家,一位是开创、总结笔法的王之曦,另一位则是确定用笔法度的安岛。安岛与王之曦乃是密友。他们为了梳理书法,亲往学城与廊中古城,了解各种亚夏文字的变化。自从廊中龙族人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亚夏文字,又因祖先利用兽毛制笔,最终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毛笔书写亚夏文字,在各地出现不同方法,以至于出现彼此相悖情况。安岛率先提出统一亚夏文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章法,等等。”

 

  “文意从小便学习书法,深知其中精妙之意: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等。”

 

  “意公子自小便显露天分,可谓京师书法界的青年才俊,将来成就必在黄轼之上。庄帝深知书法重要,大力支持两位大书法家,调集各地书法名家齐聚学城,以七子文化为基础,整理书法理论。王之曦总结前人笔法,开创美学书法之论,提倡在书法之中表现‘神、气、骨、肉、血’。”黄轼说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