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毛之地
第一场 酒泉 昼,外
甘肃酒泉到了。
方菲下了火车,来到长途汽车站,寻找去北塬的汽车。
汽车司机:姑娘,你是去北塬哪?
方菲:对啊!
汽车司机:上来吧!那儿可远,而且是真正的不毛之地。你是去走亲戚啊?
方菲:不,我是来工作的。
汽车司机:哦,支边的!好好好!欢迎欢迎!
方菲觉得心里暖暖的。
第二场 北塬县 昼,外
坐了两天两夜的长途汽车,总算到了终点站,
汽车司机提醒道:姑娘,终点到了!
方菲:呵呵,还不是终点,还得坐骆驼。
汽车司机:坐骆驼?那你是到?
方菲:石坂墩村。
汽车司机:那是要坐骆驼。好,再见!
方菲:再见!
跟随着人流,方菲下了汽车,举目四望,街市说不上繁华,但没有萧索之气。她在原地待了一会儿,看到不远处有两个牵骆驼的人,他们略带迟疑地朝她走来。
第三场 北塬县 昼,外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请问您是方老师吗?
方菲:对,我是方菲,请问您怎么称呼?
中年男人(露齿一笑,手指了指旁边那个略微年轻一点的男子):叫我符老大,他叫符老二。
方菲笑着和两人握了握手。他们最大的特征是皮肤黝黑,牙齿被衬得很白,笑着的时候看上去特别淳朴。
第四场 路上 昼,外
方菲被扶上了骆驼。
符老大:骆驼不像马,比马好使唤。
方菲坐在两个驼峰之间,感觉很安全,只是骆驼的毛让皮肤有点发痒,但她没说出来。
方菲:坐骆驼挺好,很安全。
符老大:我们得快点,得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第五场 石坂墩村 傍晚,外
还好,天黑之前,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石坂墩村。这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周围甚是荒凉。放眼望去,植被很少,漫天的风沙,方菲用太阳帽遮住眼睛。
村民们热情地来迎接她,和符老大符老二一样,都是肤黑齿白,淳朴得很。
村民:方老师,您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在学校里。来,我们帮你拿东西。
村民们跟她握手,拿过她的行李,一块儿簇拥着朝宿舍走去。
第六场 学校宿舍 傍晚,内
房子比预想的好,是一座砖房,这儿的房子的顶都是平的,不管土坯的还是砖房,顶都是平的。
方菲:水呢?水笼头呢?我想洗洗手。
村民:没有自来水,水缸里有水,水缸里有水。
独白:居然没有自来水,我习惯天天洗澡,怎么办?不过,远在塞北,要求不要那么多了,边区的环境艰苦,我的心里早有准备。
方菲环顾四周,一切都已经收拾得井井有条,床铺,枕头,床单,虽然说不上好看,但很整洁。她不禁有些感动。
第七场 村长家 夜,内
放好行李,人群散去了,村长、方菲和几个老师到村长家吃饭。
看得出这顿饭是精心准备了的。清炖的羊肉带有腥味,方菲心里觉得想吐,又不好表露出来,倒是烤馍、油酥焙子味道好一点,她一样吃了一点。
饭后,方菲和几个老师(向村长):谢谢,多谢村长!
村长:不谢不谢!以后又来!
方菲和几个老师:村长客气!
第八场 路上 夜,外
他们一并回学校。
一个中老年女教师:我姓李,他们俩姓符,一个符老师,还有一个符校长。这个村子几乎全部都姓符。
方菲: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符校长:谈不上关照,以后有事尽管跟我们说!
符老师:对,尽管跟我们说!
方菲:好的,谢谢!请问李老师为什么姓李呢?
符校长:李老师是当知青来到此地没有回去的,她呀,她嫁给了我们这儿的一个会计。
李老师:如今我已有五十多岁,快退休了。
方菲看向她,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与西北人同化了不少,看上去很像西北人,只是穿着要整洁干净一些。
符老师看上去四十多岁,高高大大的,很强壮。
符校长五十多岁,人很瘦,留着八字胡,精力很旺盛。
李老师(拉过方菲的手拍了拍):小方,到了这儿我们都是一家人,别客气,啊?
符老师:我嘛,帮不上你什么忙,只能帮你干点活。挑水担柴的,只管吩咐。
方菲:吩咐可不敢说,您太客气了!
符老师:您是城里人,还是什么,西湖在的地方,很有名儿的地方,咱这儿是穷乡僻壤,条件不好,我力气大,您甭客气。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符校长(分派新学期的任务):这学期我自己负责教数学,李老师负责教英语,符老师还是教体育和政治,方菲老师负责教语文和音乐。
方菲(感激地握着他们的手):我刚毕业,不懂的还有很多,希望你们多指教!
第九场 学校宿舍 夜,内
天不早了,方菲回到小屋里,洗洗睡了。
夜里,灯一关,不知怎么,四周漆黑一片,风在外面呜咽……她感觉背脊阵阵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