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白虎赤心(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895字 发布时间:2024-06-03

弯月峰半山腰的东坡,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林间,有一块弯月状的空旷之地,足有数十亩,非常平坦。空地中央有一块巨石,高有二十丈,底部好似被镂空雕刻的碗,顶部则像一个酒樽。巨石酒樽又如伞盖,成为天然的遮风挡雨的所在。

 

  如钩似弓的弯月挂于穹空,清辉洒向弯月峰的每一个角落,也洒在石樽下空地上的四个人身上。四个人负手而立,正欣赏月夜下的景致,眺望对面的寻仙峰。寻仙峰在弯月峰的东北方,恰似一位仙人似的,仙衣飘飘,正悠然地注视着天地。

 

  泰平位于中间,左边是石远山与旺仁山川,右边则是心腹凌雨涯。旺仁山川是云寂高原的部落贵族,刚刚从尘服大陆返回亚夏,听说弯月峰出现瑞兽白虎,就兴冲冲地赶来了。

 

  云寂高原的部落有种姓之分,多巴、杰强、甲央和桑恪是四大族姓,分别对应着萨迦教的金刚、护法、觉悟尊者和传道人,排在第一种姓之列,乃是格鲁、扎西、德勒和苯波四个部落贵族专有。

 

  第二种姓有次吉、才仁、卓母、丹忍、顿增、白嘎、旺仁、单珠,分别代表着长寿、度业、持法、持明、自在、莲花、善良和好运,是仅次于四大强部的族姓。高原族人的名字多取自世间万物,如尼瓦代表太阳,达曜意为月亮,米拉应和火星,巴日则指水星,普桑代表木星,布巴乃是金星。除此之外,亦有诺罗、索朗、德吉、央妙、拉姆、丹巴、嘉措、欧珠、杰布、占堆、曲礼、格列和绛提,等等。

 

  穹空之下,星光点点,万物俱寂,天地悠悠。

 

  春末夏初之时,泰平带着石远山、路半里等人,离开逐鹿王城,踏上了西上天域高原之路。此行目的很明确:寻找白虎瑞兽,敬献墨国大王,得到天意加持,保佑风调雨顺。

 

  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泰平将代表墨白,到寻仙峰拜会江山与顾左,向两位大士讨教治理天下之法。江山是廊中江门族人,家族赫赫有名,不亚于孔、孟两大家族。顾左出生于鬼湖岸畔的芷阳镇,父亲曾是蹇国剑舞城的城主,文史典籍与治国理念名动天下。

 

  在噶尔兴戈壁的旷野,泰平偶遇了大空法师。听到大空对两位大士的评价后,泰平更急于见到两位大士,聆听他们对时局的见解。没想到的是,泰平又在噶尔兴山谷客栈,遇到了想要劝说江山、顾左的其他五子大士。通过一番辩论与交流,泰平驳斥了华耀等大士,得到其他诸子大士的支持。

 

  纵然如此,泰平仍然心情沉重。他意识到,亚夏局势变幻无常,形势发展瞬息万变,绝不可等闲视之。为了梳理心中所思,泰平决定先至弯月峰,寻找瑞兽白虎的踪迹。

 

  “不知道千年之前,黄辕大帝是否站在这巨石之下,眺望这宁静辽阔的天穹与弯月呢?”泰平幽幽地自言自语。

 

  “天穹是同样的一片,只是因为人的心境不同,从而变得大不相同了。黄辕大帝是亚夏神明,而大良是亚夏变天者,继承他黑白剑的混沌使者,想必心中感怀的心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吧!”石远山说道。

 

  “学士之说太过玄妙了,泰平又如何能与黄辕大帝相提并论呢?”

 

  “大良对宇宙有何看法?”石远山问道。

 

  “天地四方为宇,古今往来为宙。这是古人对宇宙最早的认知与解释,伴随而生的便有三种说法。”

 

  “没错。第一种是天盖说,认为现世是一块平坦的、四方的土地,天空好比一个圆形的屋顶,覆盖着整个大地,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古人认为天与地相接,融为一体,后来又认为大地四个角上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天空。”石远山说道。

 

  “好有趣的设想啊!”凌雨涯笑道。

 

  “第二种宇宙说是浑天说,认为天上的恒星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星辰都附着于天球之上,不停的运转着。最早关于浑天说的描述,乃起自于廊中章横《浑天注》,其中记载‘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亚夏中土的学说果然与众不同。第三种说法是什么?”旺仁山川问道。

 

  “第三种说法是游天说,认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这是当世学士庄柏所提,记录于其所著的《游天》之中,认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即整个天地由气构成,并且是无限的,后来又发展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等一系列观点。”

 

  “天地由气而生,无限往复循环。”泰平点了点头道。

 

  “大良总结得更加精辟了。”石远山笑道。

 

  “旺仁兄才从尘服大陆回来,不如给我讲一讲那里的趣闻,还有舒翰的妹妹舒格女大公吧!”泰平说道。

 

  泰平隐约之间觉得,亚夏与尘服两个大陆的关系会更加紧密,未来将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事,自己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好。说到舒格女大公,我不得不先从朔漠建城讲起。朔漠建在漠湖的西湖畔,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处于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中,好像腾格里戈壁上的一颗明珠,在漠湖边闪烁璀璨。朔漠不是一座小城,既是沙驼族的老城,也是商旅穿越腾格里戈壁前,最后的一个重要补给城。”旺仁山川说道。

 

  “朔漠的商城地位与安兰可无法相提并论。”石远山说道。

 

  “没错。与兴起于灭龙纪初期的安兰城相比,朔漠城建造要滞后得多,乃是部落矛盾激化的结果。远在灭龙纪时代,一支骑着黄色骆驼的族群,从西腾格里戈壁迁徙而出,沿着阿尔藏山余脉,来到了漠湖岸畔。”旺仁山川说道。

 

  “据泰平所知,漠湖岸畔曾生活着不少土著部落,包括阿尔兰族诸部,以及色达族诸部。”

 

  “没错。这些土著部落称骑骆驼的族群为沙驼族,接纳沙驼族在阿尔藏山下生活。沙驼族人口少,以阿尔藏山周围的绿洲草场放牧为生,倒未与土著发生争端。然而,随着漠湖东畔、北畔的且未、莎达诸部崛起,只有最强大的部落,才能占有最好的水源位置,诸族之间矛盾渐显。

 

  “灭龙纪中期,沙驼族强者舒车联合他部,与阿尔兰、色达诸部土著联姻融合,打击敌对势力,最终成为一个大族群。舒车还与尘服大陆的白羊王朝联络,希望借助白羊王朝,实现争霸漠湖的目的。”

 

  “据泰平所知,尘服大陆以羊为尊,甚至以羊作为图腾,这种文明风俗传承千年,与亚夏大陆龙图腾有异曲同工之处。”

 

  “没错。与亚夏农耕文明相比,尘服大陆欠缺适合大面积农耕的土地,故而多以游牧、农业混合为主,无法形成特别强大的国家。在亢龙纪初至元世纪中期,尘服大陆曾有三个国家极为强盛,一度使众多小邦国来朝贡,分别是玻佤半岛上的佤珥、玻俪国,以及月牙半岛的大月国。

 

  “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石远山说道。

 

  “玻佤半岛水域面积多,使得土壤多有肥力,成为尘服大陆农业最为发达的半岛,供养的人口也是最多的。随着时间推移,半岛出现了几个大家族,分别是马格尔尼、吉努斯和提尔家族。三个家族的土地与奴隶极多,慢慢地建立起以家族为本的邦国,将那些部落远远甩到身后。这三个邦国占据沿海适于航行的港口,渐渐兴起了远航技术,与亚夏大陆进行接触。”旺仁山川说道。

 

  “任何受到亚夏文化影响的邦国,都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泰平淡然道。

 

  “大良说得极是。三个邦国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玻俪、佤珥和迦农三国。后来,玻俪与佤眲两国联手,消灭了迦农邦国,形成半岛两强对峙局面。亢龙纪初期,佤珥国吉努斯家族出现一位英明君主,大力改革国内政治,兴修水利与进行军事改革。正是源于这些努力,佤珥国变得极强,并以灰羊王朝自称,控制了玻佤半岛的许多地区,使车师、卡拉、喀罗、布提亚和巴影等国归顺。”

 

  “这与廊中藉国强盛何其相似啊!”石远山叹息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