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曲出猎 忧国三郎访奇士
书名:唐明皇 作者:左云霖 本章字数:4245字 发布时间:2024-06-01


一、杜曲出猎 忧国三郎访奇士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六月,长安的气候和往年一样宜人。
清晨,一场小雨过后,初上东山的朝阳,比往常更加红亮。路旁的垂柳被晓风拂动,把晶莹的水珠抛洒到草地上,逗起轻轻的声响。杂生在绿茵中的野花,发出阵阵撩人的清芬。
长安城的南郊,一切都显得那么鲜洁明净。
一簇人马从安化门涌出,直奔城南杜曲而来。
为首的一匹银白色高头大马上,骑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远远
看去,他服饰华美,体态伟丽,举止洒脱,但若近观,就可见他顾盼之间,
不时微蹙双眉,似心怀隐忧。
他的身后,一匹棕马紧紧跟随,马上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他挂
着腰刀,背着箭壶,不时地左顾右盼,不时地变换着骑马的姿势,显示出
他健强的躯体内有无处宣泄的过剩体力。
后面,簇拥着十几个骑马的家奴,有的托着猎鹰,有的拎着鸟网,有
的擎着钓竿,最后两匹马上驮着藤篓,显然装着酒食和食具。四条猎狗,
兴致勃勃地在队伍前后乱窜乱叫。
人们或许揣测,这是豪门公子去郊外射猎。
可是,此行的真正目的,只有那年轻的主人自己知道。
这个年轻人是当今皇上李显的侄子,相王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
基。他只有二十六岁,现今仅得一个临淄王的封号,前不久做过潞州别
驾,现在离任回京,和几个兄弟闲居在隆庆坊。


跟随在他身后的贴身奴仆,原名叫李宜得,现已改名叫李守德,是个
有主见又有勇力的人。
此刻的李隆基,根本无心观赏路旁明媚的风光,他的思绪,随着马蹄
的节奏,在飞快地跳荡着,但表面上,他又不露声色,力图给人们以这样
的印象:这个李隆基不过和其他一些公子王孙一样,也是个胸无大志,热
衷于斗鸡走马、呼鹰逐兔的角色!今天,不过是又一次平平常常的郊外
射猎取乐而已!
那个人今天在家吗?若是不在家,可就白费今天的一番苦心了。他
现在太需要那个人了,那个人的行迹谈吐太奇了……
半个月前,李隆基带领这帮人郊游,射鸟钓鱼。到了午间,满腹心事
的李隆基仍不思归,懒懒地倚在一株大树下小憩。
一个看上去比他年长几岁的人,悄悄地走近他,恭谨地邀他们到家中喝茶。当时,李隆基及其奴仆们都感到诧异,哪里来的这么一个冒失鬼呀?敢邀请皇侄到他家里做客!
李隆基问道:“你是谁?”
“我是山野小民,有姓无名,排行十一,人称‘王十一’。贵人如肯辱
临寒舍,足使蓬荜生辉!”王十一不亢不卑。
李隆基更感到奇怪了。这个山野小民,怎么敢贸然邀请我去他家呢?他真是一个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普通百姓吗?那他在我这个亲王面前,怎么这样举止从容呢?
出于好奇,也出于一种举大事急要搜罗爪牙的心理,李隆基答应了王十一的请求,他站起身来说道:“好吧,既蒙你盛情相邀,敢烦你前面
带路了!”
王十一的家在杜曲的村东头,稀疏的篱笆围成一个小院。三间茅屋,看上去是新修葺过的。房前屋后,种着菜蔬。室内的陈设十分简陋,唯一案、一几、一床而已。
李隆基落座在案前的一个杌子上,瞥见案上置着文房四宝,随口问
道:“你是读书人?”
“粗通文墨,替人抄书糊口。老天饿不死两只眼儿的麻雀,有水就能养活四条腿儿的蛤蟆。”
李隆基感到这个人的谈吐挺风趣,正要继续盘问,王十一的妻子出来献茶了。她身材颀长,容貌秀媚,虽是葛衫布裙的村妇打扮,但举止大方,隐隐透出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李隆基不由得多睃了几眼。而王十一这时却走到外间去了。
李隆基喝着茶,忽然发现屋子北墙上斜挂着一把刀,便问王十一的
妻子:“你丈夫还习武?”
“他只识几个字,不大习武。那柄刀是他祖上留下来的,虽说家道
贫寒,也未舍得变卖。”
“嗯?拿来我看看!”
王十一的妻子从墙上摘下刀,李隆基刚要伸手去接,她却把刀递给
了在李隆基身旁侍立的王毛仲。
这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另一个贴身奴仆,为人机灵乖巧。他用袍袖拂
去刀鞘上的灰尘,将刀捧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抽出刀来一看,不由得赞道:“真是一口好刀!”
“此刀名叫青锋。迎着日光,可看出刀锋闪闪泛出青光。”王十一的
妻子补充说。
“嗯。你丈夫何方人氏?”
“祖上是河内人,数年前流落江都……”
闲谈之间,李隆基听到外间厨房里有杂沓忙乱的脚步声。他起身踅到外间一看,只见烟雾腾腾,香气扑鼻,王十一正指挥着跟自己来的李守德等几个奴仆忙着做饭。他已将家中唯一的驴子杀死,煮了满满一陶锅驴肉,上面还浮着青蒜。
王十一见李隆基出来,没有打招呼,只冲他笑了笑,一边扇火,一边摇头晃脑地唱道:

蓬门亮亮,贵人天降。
斩一蹇卫,敬奉客尝。
扇风添柴,灶火旺旺。
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相机而作,天地光光。
…………

李隆基博古通今,知音识律。他听得出,这歌词非经非典,是王十一顺口胡诌的。而这胡诌的歌词,又似乎含有深意,触动着李隆 基 的心……
“殿下,到围场了!”李守德打马赶上一步。李隆基收回心思,举目
一看,已来到杜曲东南的一片山冈。
时值六月,这里草木萋萋,莺啼雉雊,虽不是那种秋高兽肥的狩猎季节,但在这草深林密的地方驰骋一番,也足以快人胸臆。
“好!就在这里射猎一场,再钓鱼捕鸟!”
有其主必有其仆。李隆基能歌善舞又善骑善射,他的奴才们也就都是玩乐的行家。他们一听主人发了话,便都欢呼着行动起来,各操家什,各行其事,顺风点火放烟的,顶风吹号鸣鼓的,唆狗的,放鹰的,很快就把一片山冈变成了烟熏火燎、人喊狗叫、鹿奔狐突的猎场。
李隆基在这小小的猎场中纵横驰骋着。
“淫妇,看刀!”一只受惊的狐狸正懵头懵脑地乱窜,被李隆基策马赶上,一刀砍倒。
“韦家的小走狗,看箭!”一只冒火突烟而逃的兔子,应弦而倒。
借着狩猎,借着胯下狂奔的马,借着手中挥舞的刀,借着呼啸的箭,年轻的亲王尽情地宣泄着心中的愤懑!
国家局面糟透了!贞观、永徽之治早已成为过去。现在是内有饥
民,外有边患!
朝廷,哪里还像个朝廷的样子!伯父身为皇上,言行毫不检点,弄得一点威仪也没有。他一味沉湎于享乐之中,大权旁落,纲纪废弛,皇后韦氏专权,勾结宗楚客、纪处讷等人,呼朋引类,群小竞进,卖官鬻爵,导淫诲奸,把庄严的朝堂弄得乌烟瘴气,简直与妓 院和鱼肆相仿!
这一切,使他这个血气方刚、心性高远的亲王忍无可忍了!义愤,像烈火在心中燃烧,像狂潮冲动着他的心绪!近一年以来,他一直在义愤的烈火与狂潮中生活着。
刀不空落,箭不虚发,并没有使他进入前些年狩猎时那种怡然自足的境界,没有使他陶醉。他一直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
趁奴仆们不注意,他勒住马,收刀入鞘,插弓进囊,选择好路线,然后打马冲出猎场,驰下山坡,沿着小路向杜曲跑去。
他不需要奴仆护卫,凭体魄,凭武艺,三五个歹人奈何不了他!
他不需要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古往今来,多少政变,都是因为做事不密而被扼杀在血泊中!
为了保密,他今天没有让自己很得意的贴身奴仆王毛仲跟来。王毛仲心眼太多,什么事一看就明白。李隆基现在不愿让这个奴才过多地窥明自己的心事,尽管自己的不少事根本没瞒住他。
今天,他要找到王十一,要和他单独谈一谈。
上次到王十一家,只是休息了一会儿,胡乱吃了几块青蒜烧驴肉,丢下一锭银子便告辞了,连自己的身份也未告诉对方。而对方也好像对自己的身份毫无兴趣,连问都没有问,只称自己“贵客”。回到府里,李隆基反复玩味王十一的言行,觉得王十一的话句句含着机锋,绝不像一个
等闲之辈,更不像是韦氏的爪牙,说不定是一个知己,是一个满腹韬略、能移星换日的人。他现在需要的正是这种人啊!
快到了,可以看到杜曲村头的那个小院子;快到了,可以看清院篱笆的一根根细竹竿了。啊,他房子里有人出入,他在家!
李隆基来到王十一的门前,把马系在门前的柳树上,推开柴扉,径直向院内走去。
打开房门出迎的是一个中年人,一个中年妇女则在屋内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看样子,他们是这里的主人。
李隆基停住脚,怔住了。环顾一下小院,没错,这肯定是王十一的家,可怎么这么快就换了主人呢?
那个中年人看出了李隆基的疑虑,施礼道:“敢问贵人,可是李三郎吗?小人姓杜,行六,贱讳一个耕字。”


李三郎?这是皇族内部父辈对我的称呼,这个说话啰啰唆唆的老儿怎么知道?怎么敢这样放肆?李隆基不由得有几分愠色,没有作声。
那个杜耕又忙解释道:“是这么回事儿,王先生临走有吩咐,说近日有个贵人叫‘李三郎’的来找他……他走了不少日子了,领着他的娘子走的,屋里那几件家什都撇下了……”
李隆基见这个人不问自答,喋喋不休,便拦住他的话头,问道:“王先生到哪里去了?”
“没有说。只给李三郎留下一封信。敢问……”
“我就是‘李三郎’。快把信拿给我看看!”
杜耕回到屋内,取出一个封筒,递给李隆基。李隆基又问道:“你是王先生的什么人?”
“小人和王先生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王先生是外乡人,来到此地借小人的二叔家这处闲房暂住,替我二叔家抄书,赚几钱银子。可没住多久就叫人家撵走了……”
“叫谁撵走了?”
“叫我二叔……不是,是西头韦曲的人欺侮我们杜曲的人,硬是霸占了我二叔的一处田产。我二叔气病了,也没有心思雇人抄书了。王先生只好走了,我二叔才叫我来照看这座房子……”
“韦家还欺侮杜家?”李隆基像是自语,又像是发问。
杜耕又得了话题:“贵人有所不知,这个地方,叫作杜曲、韦曲,韦、杜两族世居于此,世代官宦。人们常说,‘杜曲韦曲,离天五尺’,可现在老韦家上天了,老杜家不行了,就挨老韦家欺侮了……”
李隆基的耳朵里早就灌满了韦氏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事。他不再听杜耕的唠叨,转身走出小院,翻身上马。
在回猎场的路上,李隆基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封筒。这王十一留下一封什么信呢?留下了锦囊妙计,还是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去向?
出乎他的意料,打开封筒,里面的一张蜀笺上,只写了八个字:

当断不疑
当仁不让

李隆基明白了:这王十一不但知道我的身份,而且洞悉我的心志,对宫廷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可他为什么这样藏头露尾呢?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他到哪里去了呢?
嗒嗒嗒,前方的路上传来急骤的马蹄声。李隆基举目望去,小路上迎面跑来两个骑马的人。
两匹马到李隆基面前停下来。
第一匹马上跳下一个彪形大汉,他面皮白净,眼大有神,左下颔有一块指甲大的红痣,生着几根黑毛。这正是李隆基的心腹仆人王毛仲。
第二匹马上跳下一个苗条俊美的后生,一身书生打扮,李隆基并不
认识。
两人向李隆基施礼请安。
李隆基问王毛仲:“不是让你留在府里吗?跑到这里干什么?”
王毛仲答道:“高公公派他来,说有事启禀殿下!”说着瞅了那后生一眼。
那后生上前一步,说道:“高公公派奴婢来……”
“你是谁?”李隆基问道。
“奴婢是高公公手下的小黄门杨安!”
“小黄门?”李隆基看 着 他 的 白 衫 幞 帽 软 底 靴,眼 里 露 出 疑 惑 的
目光。
王毛仲忙解释道:“是奴才给他换了装束,怕惹人耳目……”
李隆基马上明白了,满意地点点头。
杨安又说道:“高公公派我告诉殿下,大内出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唐明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