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节、家族夜会一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113字 发布时间:2024-06-01

六十六节、家族夜会一
    十一月中旬,曹友闻收复利州、大安军、沔州等失地,而蒙古大军则占据着三关,阔端回军时率主力包围了汪世显部,汪世显等了三年宋朝的回复,却一直没等到自己想要的,彻底对宋朝绝望而向阔端投降。南宋失去了一支可能成为强力外援的精锐之师,也失去了在秦岭以北的这块战略宝地,这个可以威慑到蒙军后方的桥头堡,彻底失去了河西这唯一优质战马——河西马的来源地,从此大宋的骑兵将越来越弱。
    沔州西北重镇石门,杨巨流从曹友闻的房间出来,整个镇子也仅有曹友闻现在所住的这间房子还算完整。这次能将蒙古大军一路驱逐到三关,曹友闻功不可没,但他也知道,其实能得此奇功,并非自己有多利害,在很大程度上是蒙古大军已经抢劫到了足够多的财物,被宋朝的富裕给惊呆了,抢掠的财富已经多得他们没办法完全运回去了,蒙古兵的习惯就是抢劫,他们此战的主要目的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抢劫,然后把这几辈人也没见过的财富平安地运回去。曹友闻军还未到,蒙古大军已在撤退,到手的财富不可能等宋军进攻时仓促丢弃。
    当时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这货是个夸夸其谈的货色,宝庆三年建议郑损力保关外五州,后来被蒙军一赶就跟着郑损跑了,最后也被罢了官。五年后,绍定五年拖雷以借道伐金为名,攻破了宋朝蜀口防御体系,桂如渊被罢官,赵彦呐又被重新启用,升任四川制置副使,现在终于扶正了。曹友闻将阔端逐出沔州、赶到了三关,赵彦呐便抖起来了,这功劳当然得算在他头上,他便风风火火地赶到沔州,又开始了他的瞎指挥。曹友闻这几年与赵彦呐多次交道后,也终于认同了当初去天水时,杨巨流对赵彦呐的看法,但作为下属,他又能怎样呢!他只好把所属军队开到嘉陵江边的石门休整,少受点他的干扰,石门镇过江便属阶州,不远就是将利县城和城北的七方关,属利副司管辖,他的地盘。
    刚才曹友闻与杨巨流在讨论军情时还对赵彦呐的策略不满。依曹友闻本意是想趁蒙古大军北撤之机,一鼓作气集中兵力,收复三关及失地,起码也得收复三关,但赵彦呐却认为现在人马疲惫,兵力不足,不足以收复三关,主张退守大安军,以确保大安军、利州等要地不失。沔州知州高稼则认为守沔蜀存,失沔蜀亡。而此时的沔州城,经过蒙军的几次洗劫破坏,早已失去了防卫能力,城防损毁,粮草匮乏,人丁流失,几乎成了空空的残垣断壁,怎么守?曹友闻等却认为守沔州必须保三关,否则沔州也很难守得住。但曹友闻的主张没有被采纳,赵彦呐却采用了高稼的中庸的策略,守沔州。
    作为曹友闻的私人幕僚,老杨是没资格参加赵彦呐组织的高级军事会议的,得知这样一个结果后,老杨知道,蜀口的防务可能已经不可为了,蜀口的丢失也只是时间问题,下次蒙军来患之时,对宋朝的军民来说,将是灭顶之灾,他已生出了退出之心。
    作为南宋百姓,他当然希望能够国强民富,可他自认为不是什么仁人志士,也并没有在官家这里得到什么好处,特别是有过堂兄的悲惨经历,他对这个遍地贪官污吏的朝庭已经失去信任,这次纯粹是出于私人交情来帮曹友闻。曹友闻的愚忠和近乎呆板的行事作风,在目前的局式下可能也不会有多大作为。
    他以目前没战事,需回家安排一些事情为由,请假两旬。走前他建议曹友闻利用石门的位置优势,随时留意七方关的情况,如果条件成熟,把握住机会,先斩后奏,如能拿下七方关、仙人关,则石门安全,否则石门和沔州都是蒙军嘴边的肉。
    五天后黄昏,观涛山庄听涛居灯火通明,大家已提早吃过晚饭,杨家一家老少,几位亲家除阆州的张家外,都已来齐,赵亮及书院的几位先生,各庄总管,各修合药所管理及主要药师,惠民局管事及主要郎中,共五十余人济济一堂,共商对策。
    昨天杨巨流回来后,立即安排通知相关人员开会。大家心情都很沉重,这几年来不仅杨家损失巨大,各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在沔州、大安、利州的师傅们对蒙古人的入侵开始有些不重视,有几个家庭惨遭灭门,教训深刻,这次通知到的人没有一人缺席。
    杨巨流先介绍了他这次随军所了解的情况,以及宋军目前的防务缺限,因七方关、仙人关、武休关等重要关隘的丢失,都在蒙古重兵的控制之下,宋军的防守十分被动、艰难,兵力也严重不足,除曹友闻部外,其它军队士气低落,蜀口地区的防务已经十分脆弱。杨遥则通报了出使汪世显的情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汪世显答应得很干脆,却没有任何行动。杨年这时奶声奶气地插话:“老爸、汪世显信不过。”
    杨巨流感到诧异,这小儿子平常少言寡语的,今天怎么突然间插话,常言道‘童言无忌’。大家也将目光投向坐在杨夫人身边的小杨年,大多数的人是惊诧,他们对汪世显还是抱着很大希望的。
    但杨巨流心里却是一紧,其实他的内心也对汪世显可能的作为担心。此刻对杨年的插话也不阻止,而是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年儿、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判断?”

“这、这------老爸、假如您是蒙军的头儿,您会留下汪世显在屁股后面搞怪吗?”
   “如果对我有威胁,我当然要先解决掉他。”
   “金国已亡了两年多了,他汪世显也舒舒服服地过了两年多,即使没投降蒙军,也一定与蒙军达成了某种协议。还有二哥说他们出使汪世显时,全程几乎没能与汪世显亲信以外的其它任何人接触,出城时还被礼送出了十余里,这一定不是重视二哥他们,而是在监视或保护他们,不想让他们与其它人接触,或者是不想被他们发现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