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绝不容情
书名:大明巡洋传 作者:白马踏绿洲 本章字数:4021字 发布时间:2024-05-30

大钦差傅兴在去天水的路上,组织了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千余名武装到牙齿的水师陆战队,却被衣衫褴褛饥民截住,这群饥民悍不畏死,领头的居然是一个弱不禁风二十左右岁的女人,领着叫花子一样的饥民拦住去路。

傅兴见此深受震动,也十分的自责,通过询问,这就是一批饥饿将死之人,他们无所畏惧在做最后的抗争,作为钦差他深感无力,没能协助皇上减轻百姓贫困,在灾年没能挽救饥民,这是朝廷的过错,也是他门这些官员的过错,因此他原谅了这些大胆的饥民,决定拿出粮食救济这些饥民,这让饥民感激零涕。

傅兴通过饥民了解到庄浪卫军士居然敢抢劫粮食,置百姓死活于不顾,这还是大明的军伍吗?比强盗更可恶,是他不能容忍的。

到了天水县令花纶出城迎接,通报官阶和名字后,傅兴对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对了,傅兴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花纶是洪武十五年进士,而且才华横溢,他可是当时会试第一名,如无意外殿试必中状元,但是事出意外,几乎惊动了整个天下学子。

殿试排前三甲时华纶仍排在第一位,最后让皇上朱元璋过目钦点。而当时前三甲分别是:花纶、练子宁、黄子澄。但是皇上钦点的不是花纶而是第一百零七名的丁显。

据野史传说,朱元璋当天做了个梦,梦见一颗巨大的钉子,钉子上还缠绕两缕细丝,在日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朱元璋醒来,因为当天要唱名,朱元璋觉得这应该是状元托梦。当他看到第一个考生名叫花纶,想了老半天,也不觉得这和梦有啥关系。于是便看第二个,一直把四百多个人名全部看一遍,突然发现,第一百零七名考生叫丁显。

在古代,“显”字是大写“顯”,朱元璋大喜,丁就是他梦到的那颗大“钉”,而两缕细丝,就在显字上,可见此人是状元命,于是便把丁显和花纶互换了一下位置。就这样,丁显因为名字取得好,虽然名字靠后,但被点为状元,而花纶,就悲剧了,从此没了音讯。

傅兴是知道洪武十五年这些人,其中黄子澄被傅兴举荐去了广西,练子宁送去了云南,让这两个没脑子的远离朝政,这是傅兴有意为之,没想到没有音讯的花纶却出现在天水县城,这个大才子被扔在穷苦的甘肃没有寸进,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

花纶和傅兴年龄不相上下,顶多大个一两岁,人长得高大英武,三绺须髯飘飘,相貌堂堂。虽然傅兴对他印象不错,但是还得问责。”花县令,大灾之年,百姓贫苦,多有饿死之人,你作为县令为何不放粮,就连粥铺也没见几个,你没见城外饥民嗷嗷叫吗?”

回钦差大人,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了,粥铺只敢在城里开,在城外饥民太多哄抢不休,往各村所运粮秣却遭卫所兵丁抢劫,我们人手不够,再说怎么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兵丁,不得已只得在城里施粥。

傅兴知道甘肃共十七卫,由于大明领土扩大,甘肃布政使司变成最安全之地,西北有新疆,东北有内蒙,守卫的压力大减,为节省,十七卫有十卫转成屯田户籍。

而他们大部都在天水,庄浪附近,经过多年打拼,这些卫所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已经达到几十万人口,这就需要粮食作为支撑,幸亏嘉峪关有宋铁主持,新疆有傅友德掌管,他们需要大量的卫所和人口,减轻了甘肃的压力。

但是天水附近仍有近三万人军士转入屯田户籍,如果加上家人超过六万人,不过作为大明子民没有任何理由抢劫粮食,这是大明律所不容的。

甘肃这次受灾面积主要分布在天水,平凉,庄浪,庆阳,定西,固原一带,甘南,陇西反而不是很严重。这就难怪庄浪卫所铤而走险,不顾百姓死活公然抢粮,傅兴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

平凉肃王府朱楧正在吃午膳,宦官来报,钦差巡抚使马兴驾到,别看朱楧平时横行霸道,但是听到马兴的名字还是不敢怠慢,钦差如皇上亲临谁敢不敬?再说这钦差不比往常,他的名声可比皇上响亮多了,他慌忙出府迎接。

在府门前看见钦差马兴立在仪仗大旗之下,在秋风下衣衫猎猎,六哥马兴冷冷看着朱楧,一千多水师把王府团团围住,这让朱楧有了不好的感觉。

他急忙迎上前去,口中连声叫道:“六哥,突然来临,有失远迎,请六哥恕罪!”说着深深施礼。

傅兴注视着肃王道:“本钦差奉皇上之命巡视西北诸省,沿途番王军民皆听调遣,肃王可知晓?”

肃王见六哥公事公办,不由得一愣,心里暗道:“看来这次被六哥抓住了什么把柄,否则怎会来王府找茬,不由小心道:“本王知道,不知巡抚使来府上有何见教?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就开口,本王无不应允。”

“那好,那就请肃王跟我去见都指挥孙继达,受灾之年,看看我们这位指挥使大人在忙什么?”

肃王有些不解,正要询问为什么?就听钦差的人来报,“巡抚使大人,甘州都指挥使孙继达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点意思,自己进城瞒不过这个指挥使,也许人家早就得到消息,可能是觉得躲不过去吧,这才露面。““嘿嘿!指挥使孙大人?来得正好,那就有请指挥使大人。”

只见一个四十多岁满脸大胡子的壮实男人跑了过来,而且顶盔贯甲,神态慌张。见到傅兴急忙抱拳道:“巡抚使大人,甘州都指挥使孙继达拜见巡抚使,因有要务在身迎接来迟,请巡抚使恕罪!”

“原来是孙将军,好一个有要事在身,孙将军该不会亲自领兵去抢粮吧!”

听见钦差这话,吓得孙继达浑身一哆嗦,他的勾当钦差一定了如指掌了,否则绝不会如此说。“钦差大人开玩笑,下官怎敢去抢粮。”

“你不敢,可是你的平凉二卫却敢,难道你这个都指挥使不知道吗?想好了再说,否则你会后悔的。”

傅兴可是南京左都督,掌管天下兵马,其威势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孙继达怎能不害怕。“下官且敢蒙骗钦差大人,下属却有出去觅粮之举,抢粮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傅兴冷笑几声,不再纠缠这件事,冷冷道:“孙将军,那就把你的百户以上的武官全招到你的都指挥府,本钦差有话要说,现在我们去王府看看吧!”

说着不再理会孙继达径直走进王府,肃王知道坏了,孙继达可是他的岳父,如今抢粮事发,他这个番王也脱不了干系,其实这一切都是他放纵的结果,六哥作为钦差一路杀的人头滚滚,不知道要如何对付自己,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天下间他只怕一个人,那就是钦差驸马都尉马兴,就是皇上大哥,他也不曾畏惧。

傅兴走进王府就闻到菜香,王府的所有人都在忙碌,膳食房正厅大堂,一张长条大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傅兴大概看了一眼,差不多有一百多样菜肴,在灾害之年王府还是一如既往的奢侈。

“肃王,您真是好生活呀!您也看到了,如今百姓饥寒交迫,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您的餐桌上却是大鱼大肉,好!您是番王吃好喝好无可厚非,但是您也要照看一下您的治下百姓吧?”

肃王满不在乎道:“钦差大人,我王府现在可是无权无势,百姓过得如何与我何干?布政使司在干嘛?”

“肃王说得好,百姓的死活于您王府没有关系,那也就是说大明江山于您也没有任何关系,您这样做朱家大明江山还能维持多久,难道逼迫百姓造反才是你要做的?您还是皇家之人吗?”

“我我......我王府改变不了天灾,再说王府也无能为力。”

“肃王,您说话不亏心吗?就算您无能为力,但是拿出点粮食救济一下要饿死的百姓还是做得到吧?您不但不作为还怂恿孙继达抢劫救济百姓的粮食,您于心何忍?满城百姓哭嚎连天,这满桌菜肴您能吃得下去吗?”

傅兴的话可以说严厉异常,天下间敢和番王如此说话的只有马兴,一个让贪官污吏害怕的马兴,如果是别人这样说话早死了八回了!番王殴打朝廷命官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都是不了了之,但是天下间敢和马兴对着干的却没有,最强悍的燕王也不敢当面和马兴对着干。

肃王听了涨红了脸,旁边的孙继达吓得浑身发抖,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他知道这时不跪可就晚了,看钦差对肃王的态度,自己怕是难逃罪责,本想仰仗肃王庇护,看来是不可能的了!“钦差大人,下官错了,我现在就把手下招来,把粮食统统发放给百姓,请钦差大人饶恕我这一回?”

“孙将军,您不觉得晚了点吗?当你对百姓生死于不顾,你就注定会有今天,来人,拖出门外绑了听命。”

“肃王,救我,我冤枉呀!”傅雷可不管这人是谁,他只听从师傅之命,立即领人把孙继达拖走。肃王见此作声不得,看着傅兴好像不认识一样,难道马兴真敢对他下手?”

肃王见事不妙,知道马兴动了真怒,慌忙道:“六哥,您不会要惩治我吧?我可是皇族,是太祖高皇帝的亲生儿子,您难道不念旧情吗?”

傅兴冷笑道:“您还知道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高皇帝辛苦打下的江山,您不知道有多艰难,死了多少能臣义士,是将士们用鲜血打下来的,他们都是大明的普通百姓,可是您呢?您在做什么,您在伤害他们,饿死他们,您有何脸面说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您这是在葬送大明江山。”

“六哥,我错了!您能原谅我这一回吗?”

傅兴叹道:“我就弄不明白,做个番王,吃喝不愁,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儿孙满堂,粮食堆成山,银钱都生了锈,还不满足,还要和可怜的百姓争食,三哥,五哥,这样,九原王这样,如今您还是这样,难道朱家江山就败在你们手里吗?”

既然你们好日子不过,那就不要怪皇上对你们不客气了!我作为钦差更不能容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今天起高皇帝给你们一切福泽取消了!不是我心狠,是你们自作自受!”

原高皇帝朱元璋规定,番王的待遇是每年米50000石,田五万亩,钞2150000贯,棉40疋,紵丝300疋,沙罗100匹,绢500匹,绵2000两,盐200引,茶1000斤,马料草月支80匹。

幸亏傅兴当时提议只限番王,长子可承袭外,其余世子郡主不再另给俸禄。

傅兴不理会肃王请求,冷冷道:“传皇上口喻,从即日起,肃王府一切用度从新调配,肃王每年米一万石,其母妃郜淑妃米五千石,孙王妃米五千石,田一万亩,银币一万枚,八名太监留用,侍女十名,管家一名,其余供给全免,王府之人不许离城五十里,这是铁令,钦此!”

还不错,皇上没有赶尽杀绝,如果经营得好王府还是个大富翁,如果坐吃山空那也怨不得别人了。

为了补偿王府的过错,傅兴替王府发了布告,肃王府将拿出家财粮食救济贫苦百姓,以彰显皇家爱民之心。

肃王听了一肚子苦无处诉,“这分明是皇上早就计算好的,明显是削弱番王势力,而且他敢保证马兴临时改了皇上的初衷,下手更狠,就连一个兵丁都不给王府留,绝情如此,这不是要他的命嘛?“

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皇上这招比撤番还狠,不过没有禁足以经是皇恩浩荡了!如今他特别后悔,作为皇家之人怎能做下不顾百姓死活的蠢事,自己罪有应得怨不得别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巡洋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