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月氏女人
书名:大明巡洋传 作者:白马踏绿洲 本章字数:3546字 发布时间:2024-05-27


在秦王府,傅兴正要走出房门,突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跑了进来,“爹爹!府内来了好多人,他们是来给王府送金银的吗?”

王妃听了脸色立即冷了下来,“熹儿不要瞎说话,去到一边玩去!”傅兴仔细看了孩子一眼,第一眼就是不喜,熹儿......难道这就是日后食人肉的朱有熹?

等孩子跑走后,王妃勉强笑道:“别听孩子瞎说,先前爋儿是拿回点金银,秦王把他骂走了,六弟,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孩子们我会严加管教的。”

“王妃,有句话我要告诉您,刚才这孩子就叫朱有熹吧?我看人向来极准,五哥知道的,我会相面,这孩子如不严加管教,王府日后必受其害,我不夸张地说,他会害了整个王府的,包括王妃您。”

王妃异常惊讶道:“六弟,你可别吓我,可能吗?这孩子才九岁!”

傅兴笑道;"信不信由您,日后便知,如果现在严加防范还来得及,否则......”狠话傅兴说不出口,知到多说无益。

为了挽回饥民影响,傅兴命水师陆战队几乎把王府搬空,这和抄家没什么两样,只是给秦王和王妃留下点钱粮,至于其她妃子世子郡主就没那么幸运了,值钱的东西全被拿走,以后王府想要过得好不挨饿,就得靠自力更生了,否则能喝上粥就不错了!

秦王长子朱有燉始终跟在傅兴身边,对于水师的举动不置一词,显示出极高的涵养。因为他知道弟弟朱有爋犯下大错,如果不是皇家之人早已身首异处。如今王府只是遭受点钱财,这对他们王府来说不算什么,活着比什么都强。

“世子,你们损失点钱财没什么,可是因饥饿死去的百姓再也回不来了,皇家之人是善是恶在一念之间,看看关中死了多少饥民,这都是我们的罪孽,也是皇家的耻辱,如果都像你们一样,大明长不了,如果饥民造 反,到时你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有燉明白,六叔的教诲我记住了,我知道六叔给了我们王府面子,我替父王谢谢六叔,我们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有燉,你有个好父王,记住不要有别的心思,其实家族的盛衰都是家族出了败类,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教育好其他世子,我保你们王府注定辉煌。

我非常地看好你,你是最好的接班人,放心,我给你留下一万银币,不要让你父王饿着,让他安心写写东西,他的成就将万世流传。”

朱有燉听了六叔的话惊讶万分,没想到六叔这样看好父王,看来父王写的东西一定有价值,六叔的眼光决不会差,天下间谁的话可以不听,但是驸马都尉的话绝对要听,他说的话向来很准。

“谢谢六叔夸奖父王,我一定会照顾好父王的。”

钦差巡抚使驸马都尉马兴一路走来,杀得是人头滚滚,让所有无德商贾和西北官员惊惧不已。

傅兴不但抄了几个参与倒卖粮食的商家巨贾,而且把家主的人头挂在旗杆上示众,包括不作为的一干官员。所以钦差大人沿路看到的都是忙碌救灾的官员,送粮的,修路的,放粥的,好像一夜之间关中活了过来。

可是傅兴还是高兴不起来,人性的贪婪永无止境,从洪武朝四品以下官员俸禄翻了两倍,还是有贪官出现,而且防不胜防。

现在各级官员如此卖力,是慑于他的威严和钦差身份,背后还有怎样的惨剧没人知道,他只能步步追查,决不放过。

今年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干旱,虫灾,地震最为严重,现在已经九月,除了能种些蔬菜之类的,其余可以说颗粒无收,如此一来全靠朝廷调拨粮食救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六月都是粮荒区,但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冬小麦,陕西南部,山西中南部甘南都可种植冬小麦,那么调拨种子就是当务之急。想到此傅兴急报朝廷,从各地调拨冬小麦种子。

也许是傅兴的善举感动了天地,在即将进入甘肃地界时下起了大雨,铺天盖地的大雨下了三天,给关中和西北各省带来了生机。

大明朝在傅兴的建议下,采用了后世的各省划分,在十三个布政使司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个,甘肃布政使司,宁夏布政使司,青海使司,内蒙布政使司,新疆设了南中北三个布政使司,西藏,设了东西布政使司,辽东布政使司,努尔干都司,东伯利亚使司,北阿拉斯加布政使司,缅甸布政使司,邦国刺使司,公主岛布政使司,大明岛布政使司,不丹布政使司,尼泊尔布政使司,吐火罗布政使司,大明国土面积翻了一倍有余。

后来这些疆域都是傅兴打下的,可谓是大明最大的功劳。下雨了,傅兴本来应该高兴才是,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他沿路走来,看见了太多的破败房屋,说明各级官员严重失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下雨很好,可是路难走,这还是年年修路的成果,否则更是寸步难行。都道蜀路难,难于上青天,其实西北西域之路更难。要想朝廷紧密整合各地方和疆域,最好的方法就是水路,陆路畅通无阻,道路就像人的血脉,连通了才是整体,才能连成一气。

傅兴这些年极力让皇上修水路,修官道,疏通运河,就是要和各省连同一气,政令通达,方能把各族结合在一起,不再起坏心思,这次赈灾至关重要,傅兴绝不能让贪官污吏破坏大好环境。

天水地处三省交会处,也是受灾最重之地,而甘肃属于多民族区域,情况最为复杂。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羌族、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甘肃是西域古老的月氏族,乌孙族,羌氏族的繁衍生息之地。

进入天水地界,傅兴这一路没见到一处粥铺,也没见到运粮车队,就连修路的也很少看到,傅兴知道这是受了陕西,山西秦王和晋王的影响,却没想到严重到这种程度,百姓比陕西灾民还要惨。

傅兴把少年营的人派往山西秘密调查,只留下傅雷跟在身边,现在留在傅兴身边照顾起居的是那几个被他救了的女人,她们被朱有爋劫来糟踏,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因此傅兴将她们留在身边,找机会给她们一个安身的去处。

天水之地出名人众多,但是都被李广,姜维的大名所掩盖,因为他们传说流传最广,也为后人所推崇。

作为钦差,傅兴不得已在长安组织了庞大的救灾队伍,光是物资车骡马就有五百多辆,有他在谁还敢打他们的主意那就是找死。因为在陕西被王府搞得尚且缺粮,何况甘肃宁夏青海三个布政司了。

钦差旗号打出,百姓蜂拥而至,傅兴让各族长登记人员按人口分救命粮食。望着饥民,傅兴陷入沉思,难道这几年颗粒无收,各州府县衙门都没有余粮了吗?这可能吗?究竟这里又发生了什么?

答案来了,因为有人给出了答案。钦差亲自押解粮食没人敢打坏主意,但是傅兴这次错得厉害,他低估了灾民的力量,在离天水五六十里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麻烦。

在前面开路的傅雷急冲冲跑过来道:“师傅,前面有一队人马拦住去路,说让我们留下一百车粮食,否则不准走。”

傅兴听了怒不可遏,“这些人不想活了吗!钦差也敢劫?”

“师傅,我看他们好像是饥民,这就是一群叫花子。”

傅兴驱马向前,果然看见大约有一千余人的灾民拦住去路,而当先的居然是个女人,这个女人大约大约二十多岁,一身土色长袍,头上青丝扎成无数个小辫子垂至前胸后背,脸色蜡黄,手里拿着一柄钢叉,由于营养不良,身体瘦弱不堪。

傅兴坐在马上看着这个女人没有说话,他则等女人主动开口说话。果然那女人开口道:“我知道你是钦差大人,也知道我们劫官粮是死罪,可是大人您也看到了,我们要饿死了,不抢粮食不成了,官府有粮不放粮,我们是被逼的,左右是死何不做个饱死鬼。”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告诉你也不妨,贫女不怕死!回大人,贫女姓月名桂,本来天水府衙放些粮食,但是不料被庄浪卫兵将抢走了粮食,因此各州县不敢再放粮,大人,既然兵将敢抢粮食,我们为什么不能?”

“姓月?是明月的月吗?”

“是的大人,月亮的月。”

傅兴心里不由腹诽,甘肃可是唐汉以前月氏国的疆域,此女该不会是月氏国的后人吧?留在大明的月氏可是凤毛鳞角,没想到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

“不知月姑娘族人还有多少人?”

“回大人,我们族人男女老少还有三百多人,如果再没有粮食的话过几日也许您就只能看见尸体了。”

“你们这些人不是一个族群,一共来了多少?”

“回大人,一共来了五个族群,羌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由于我们都是小族群,统共不到四千人,没有人在乎我们的死活。”

傅兴跳下战马,看了眼这一千多人,个个面黄肌瘦,不用打,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倒,他们已经到了生命的极限,不吃东西就会饿死。

傅兴强忍着泪花道:“那好,月姑娘,本钦差认可你们的打劫,每族我给你们一马车的粮食,连车带马都送给你们,布十匹,衣服一百套,银币一千两,你们各自来人赶车吧!”傅兴的车队全是三匹马拉一车,或者是三头骡子拉一车,粮食都是每车二十石。

听了钦差大老爷这话,一千多人都跪下了,不住地给钦差大老爷叩头,嘴里喊着含糊不清的感谢话,场面让人感动。

月桂跪在傅兴哽咽道:“钦差大老爷,我们族恳请大老爷去我族做客,否则我心里不安呀!”

“月姑娘,不要这样,是朝廷照顾不周,父母官不作为才造成这种状况,本钦差非常的自责,你们赶快回去种地,种子很快就会到的,现在我要赶快去天水放粮,否则会有更多人饿死。”

月姑娘听了这才爬起身让出道路,傅兴没有说谎,他真的要赶快到天水城,顾不得劳累,到了驿站他下命告知各州县,“必须放粮,否则严惩不贷!”军队抢粮,这可是不小的事情,处理不好要出大事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巡洋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