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止笔12年后,2012年重又拿起笔开始二度创作,这一年正好40岁,令人欣喜的是她的第一篇作品在省农民报引起强烈反响。
那段时间,杏儿大受鼓舞,兴奋之余手写了厚厚的一大本作品。赵二虎看见冲动之余,给她撕的漫天满地都是碎片。后来,赵二虎告知莲儿和小兵。莲儿和小兵的一再劝说,无疑让杏儿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一度陷入极大的迷茫困惑之中。
她想,如果放弃写作,自己只能终日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这样,她迟早有一天会被活活地憋死,闷死!拿起笔来吧,来自家庭、社会、事业的三重压力压的她实在喘不过气来。这让她日夜备受煎熬,终日处于两难之间。
一天,杏儿苦闷之极,坐公交车来到市区,找到省报的编辑姜东平,杏儿把自己的苦闷,一字一顿地告诉了姜东平。姜东平抬起头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注视着杏儿,说:“首先,我们谈谈文学,文学到底是什么?其实,文学就是人学。要为文,先为人。曹雪芹的红楼梦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再说写文章的人,一个内心龌龊行为诡异的人,又怎么可能写出好作品呢?
艺术,从古到今,多少文学家把他当做毕生的追求和信仰,置个人荣辱于不顾,潜心修学,无所畏惧,不论功败垂成,追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成功那是额外收获。艺术追求多年之后,才会有超然于喧嚣世界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忘我的境界。任何艺术到高层次都是相同的,都是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丑恶的鞭打。
文学创作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脑力劳动,他一旦跟名利、金钱、地位联系在一起,那就有一种铜臭味,作品的质量怎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洗礼?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一些能流传下来的作品,他们都不会沾染世俗的任何东西,与名利、金钱、地位都毫无关系。这流传下来的不是别的,恰恰是作品的精神和思想。这些人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却鼓舞激励着以后各个时代的人。
杏儿听到这里,生出感慨:“我遇到过几个作家和诗人,他们把手中的笔看的还不如马路清洁工手里的扫帚,他们说,写作是连扫马路都没人要的人才去搞写作。更有甚者,把手里的笔和自己的创作行为,看的跟妓女的淫行一样龌蹉卑贱。”
姜东平说:“这问题的根源是,这些人的思想、心理和精神出现障碍和偏差,他们不敢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自己的懒惰和懦弱找借口,亵渎文学艺术的神圣,不再把创作当做一种精神追求和享受,而是当做一种得力的门路,一种敬虔的工具。”
杏儿静静地听着姜东平的教导,一时就怔在那里!姜东平见状,说:“目前,你对于写作已没有功利之心,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我知道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写作。其实,写作还有一种功效,就是他的宣泄功能。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就得有他的排泄口。这就像一个人的吃喝拉撒,你把食物吃进肚子里,营养被吸收,就得把废物排出体外。要不,你就去喝酒、打麻将、唱歌。要不,你就去写作,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出来。这样,你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现在有一些我们中国嫁到外国的富婆,在经济上没有问题。对于写作,她们没有功利之心,没事时,就把自己以前的经历都写成作品,后来,也都成为当代的著名作家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他的双重性。一个人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精神的人,这两者,少了那一样,你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要有追求有思想有精神,才算是一个完整意义的人。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人活下来的勇气和希望,他和性别没有关系。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就等于你找到了自己的魂,人有了魂那才叫人!
现在一些在物质上特别富有的人,比如一些大富翁,大歌星、大明星,电视台做心理访谈的著名主持人,为什么会自杀?因为他们没有精神追求,所以感到活着没劲。当今社会,人们的脆弱和孤独是社会的通病,人们就出现亚健康,一些不知名的病就因运而生,医学上把这些病统称为亚健康。其实,关键是这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缺少了不沾染世俗名利的精神在里面。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生活,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是真正活着的死人。就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精神生活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纯精神层面的需求,或者说就是很纯粹的爱好和兴趣。
只要不触犯国家律法,遵守社会道德底线,比如下棋、收藏、旅游、画画、音乐、文学、书法等等,任何形式的爱好,对一个人乃至一生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里,艺术首当其冲,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让人高雅而文静,爱好者愿意为其倾其一生,它与贫富、名利、金钱、地位,都毫无关系。
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必定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活出人的精、气、神。精神生活充实了,人才会显得精神矍铄、青春靓丽、举止谈吐间透出优雅。这时候,物质生活才会变的美好而有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老百姓都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迎来太平盛世!”
杏儿静静地听着姜东平的讲解,她从小在农村,从未听过文化人给她讲这些东西,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给她讲解文学写作,讲解人生和理想,她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静静地思考,大概这是她听的人生当中最生动精彩的一堂课了!
杏儿突然觉得,姜东平会成为她一生最重要的人,他是开启她第二次创作之旅的良师诤友。姜东平说:“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做精神的富足者,在精神世界里挖掘成长开拓自己!”杏儿见状就咯咯地笑了起来!最后,姜东平幽默地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后会有期!其实,更多时候,我不仅讲给你听,我也讲给自己听!”说完,站起身要去忙了!杏儿见状,只能起身告辞,走出报社大门。这一次的长谈,决定了杏儿后半生的生活,让她更坚定地走文学创作之路,同时,为她一生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此时,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也把世界上的男女连在了一起,赵二虎对网络的依恋,杏儿对网络的懵懂无知,致使她们的婚姻和家庭遭受空前绝后的挑战和洗礼!
这时,杏儿把心完完全全地收了回来,一心一意地跟赵二虎过日子,她觉得赵二虎虽然跟她打打闹闹,可那是她一辈子的老公,她和他虽然志不同道不合,可有三个孩子联系着,赵二虎虽然心眼小爱吃醋,可那是实实在在爱她的男人,可以和她相守一生的男人。可自从发生杏儿到山里大哭那件事后,赵二虎更专心致志地上网了,杏儿以为他只是玩并没多想,可该发生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这天,杏儿骑着单车行走在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清爽的秋风吹拂着她刚修剪的沙宣短发,40岁的女人依然风姿卓越,一种母性的善良和宽容,使一张白皙的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动人。杏儿是个开朗乐观豁达的人,不管天大的事过去就算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别的还能咋着?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与其哭着过,不如微笑着面对。她无论走到那,人还未到,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就先飘了过去,然后,一阵甜美悦耳的歌声,一声声地往你耳朵里送。
此时,一阵微风轻轻地掠过,杏儿穿着的柔软黑纱衣套装便在风中轻柔地飘动着,她一手握紧车把,一手习惯性地捋了捋额前遮住眼的长发,抬头看了看即将落山的太阳,腿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的速度。
杏儿刚踏进商城门,赵二虎坐在沙发上盯着她,问:“杏儿,你啥时候脸上长了这么多雀斑?”杏儿莫名奇妙地望着赵二虎,没有说话!赵二虎仔细瞅瞅杏儿穿着的一身黑纱装,问:“你咋这么邋遢?”杏儿去厨房收拾做饭,赵二虎追过来问:“你干活咋这么慢?”杏儿生气地剜了他一眼,说:“我从娘胎里爬出来就这样!”赵二虎忽然说:“你嗓门咋这么高?”杏儿被赵二虎劈头盖脸一连串的询问,问懵了,来到镜子前仔细照了照,反问道:“真的?我脸上有雀斑吗?你以前咋从没这样问过我?”赵二虎反倒被问蒙了,一时就愣在那!慢慢地,杏儿发现赵二虎变了,变得好吃懒做,变得不近人情,变得每天都在挑她的毛病,她在赵二虎眼里已经一无是处!
更让杏儿想不到的是,从来不用洗面奶的赵二虎,大夏天买来高级洗面奶,洗完脸,往脸上涂抹各种化妆品。一天,天气出奇的热,因为出汗多,抹了过多化妆品的赵二虎跳过来,问:“你说,出汗了,化妆品会不会掉?”杏儿仔细瞅了瞅赵二虎,说:“肯定会掉,不然,女人们出门应酬吃过饭,就不用补妆了!”赵二虎跳到镜子前面这样照照,那样照照,前后左右照个遍,看着自己的关公脸,说:“我这脸太丑太黑了!”杏儿说:“你那黑是拜你爹娘所赐!”
赵二虎摸着自己的大秤砣鼻子,说:“我的鼻子咋这么大?”杏儿抬头看了看赵二虎,笑了笑,没吱声!赵二虎看看自己牛蛋一样暴突的双眼,说:“我的眼睛咋会这么突?我的天呐!”杏儿看了看赵二虎,笑了笑!仍没知声!赵二虎看看自己不足一米七的小个子,五大三粗的身子,说:“我爹娘咋就没给我一副好容貌?把我生的这么丑,哎!”杏儿听着赵二虎一连串的唠叨,就一脸疑惑地望着他!
后来,杏儿发现赵二虎开始追求衣服的品牌、款式、颜色,一个中年男人开始喜欢穿粉色、大红、橘黄上衣,皮鞋每天打得油光锃亮的,最重要的是,赵二虎刚从电脑下来,就会捧着手机躲到一个无人角落,聚精会神的又开始上网,脸上满是发自心底的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