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
季云泽:“我不相信这世上会存在完美犯罪。现今社会,那怕一个想法,一个念头都会留下痕迹,只要有痕迹,就一定会被我们发现,无非是时间早晚而已...”
(门铃)
孙莹莹:(睡得迷迷糊糊的,开门音效)“谁啊?”
侦查员1:“你好,我们是警察,请问你是孙莹莹吗?”
孙莹莹:“我...我是。”
侦查员1:“这个人你认识吗?”
孙莹莹:(困意顿时消退,震惊)“周衍?!他怎么了?”
侦查员2:“死者于昨夜被人杀害,经过调查发现你跟死者有过争执,所以我们需要您帮忙协助调查。”
(脚步声)
崔知妘:(远处,逐渐走来)“莹莹,是谁啊?”
孙莹莹:(哭丧脸)“知妘....”
崔知妘:(疑问)“莹莹,怎么回事?他们是谁?”
孙莹莹:(不安)“周衍死了,警察要带我回去问话。”
崔知妘:(惊讶)“什么?周衍死了?什么时候的事?”
侦查员1:“昨天傍晚,今早尸体被人发现,我们现在需要带孙莹莹去问话,请配合。”
崔知妘:“警察先生,我是孙莹莹的人证,我能证明,她昨晚一直在这里没有离开过。”
侦查员1:“那就请两位一起去警局做个笔录。”
(转场 警局)
李素:“季队回来啦,这一上午怎么样了。”
季云泽:“经过走访找到一些线索,现在需要做信息整合。”
季云泽:“你们那边呢,另一个目击者怎么说?”
李素:“你可别提了!一开始我们根本没见着人,好不容易等他开完会,对着我们这家伙的,一通牢骚发下来,那家伙!唾沫星子满天飞,有用的是一句没听见。等他说完,好不容易步入正轨了,又是一顿唠叨,但总体来讲啊,跟那大爷说的差不多,可能他当时只注意他自己了,也没怎么留意现场。”
(专案组开会现场)
高野:“昨夜,在一家酒吧内两人发生争执,导致一人重伤,受害者名叫余颖,a大中文系学生,与她发生争执的是她的男友周衍。报案人是酒吧老板,根据老板所说昨夜余颖气哄哄过来,扇了死者一个巴掌,周衍一气之下把余颖给砸了,余颖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而第二天一早,我们接到报案,周衍被人发现死在离酒吧不远的巷子里。”
“我跟季队去了昨晚出事的酒吧,通过监控已经核实,与报案人所述一致。”
李素:“死者周衍,男,今年22岁,a大中文系学生。我们走访了周衍的学校,学校方面表示对这个刺头的印象不是很好,私生活混乱,经常因为复杂的男女关系搞得学校鸡犬不宁,每次出事都是周衍母亲拿着钱摆平。总之,风评及差,跟他发生冲突的人也不少。最近一个跟他产生冲突的就是余颖。”
季云泽:“周衍的死亡时间呢。”
盛夏:“我们将死者带回队里,检查胃内物发现死者死亡时间在我们发现尸体的5小时之前,也就是今天早上凌晨1点左右。”
“死者身中数刀,但是致命伤只有一个,在心脏。通过死者身上的刀口,确定死者所受的是同一把刀。我们带回来尸体解剖的时候,在尸体内,发现几枚细碎的鳞片,经过鉴定,是带鱼的鳞片。”
(翻看照片)
李素:“嚯,一刀致命,下手干脆利索,凶手挺狠呐。”
季云泽:“时雨,现场有什么进展吗?”
时雨:“巷子口没有监控,附近也没有几家商户,各个路口的监控探头也都逐一排查过了,没什么可疑的人。”
“现场能提取到的有价值的鞋印共有4组,两组是目击证人的,还有一组受害人自己的,剩下的那组鞋印,应该就是凶手的。”
“这是现场墙角的照片,因为地势原因只有这组脚印相对完整,也更好区分。”
季云泽:“这种花纹是皮鞋?还是雨靴?”
时雨:“凶手穿的是一双雨靴,可是这组脚印,前后都浅,只有中间很深,我们侦查组推断凶手作案时穿的鞋比自己的脚要大很多,才会形成这样的鞋印。”
时雨:“昨晚下过暴雨,除了这组鞋印之外,能采集到的线索实在是太少了。”
季云泽:“不,这次凶手给我们留的线索够多了。”
时雨:“什么?”
季云泽:“凶手杀人目标明确,杀周衍一定是事先准备好的,下手干净利落,但是他还是暴露了自己。”
“明明已经那一刀已经捅向要害,周衍不再挣扎,凶手却多补了几刀,明显是带着及其强烈的个人情绪的发泄。”
时雨:(犹豫):“目标明确,下手利落,您的意思是这可能不是凶手的第一案?”
季云泽:“嗯。根据局里的在案记录,符合这起案件相同特质的命案积案还有两起。”
“九年前,暴雨后的清晨,死者被发现躺在离家不远处的工地。”
“四年前,同样也是一个雨夜,在郊区的炼钢厂区发现了一具男尸,身上几乎没有抵抗伤,从后面被凶手一刀毙命。”
“这两起案件的手法跟本案的犯案手法及其相似,鉴于案件性质过于恶劣省厅决定将这三起案件,串案并查,由C城刑侦支队成立专案组。”
侦查员1:“季队,串案并查我觉得是可行的。但是我想不通,这三起案件中间的间隔会不会太长了,通常来讲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杀人冷却期在6小时到三个月之间。但是这名凶手的两起案件在时间上间隔了5年。我觉得很奇怪,很少会有凶手克制住自己杀人的欲望。我推测,要么他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让他这五年时间内没办法犯案,要么,他连续杀了人,只是我们警方还没没有找到受害者的尸体。而且您刚刚说到凶手的犯罪动机,三位被害者从社会背景到家庭环境中间没有任何交集,那么凶手的杀人的动机会是什么?杀了他们对凶手而言,有什么好处吗?这些疑点,我始终都没有想明白。”
季云泽:“这些命案对于凶手来说只是一场审判。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凶手对目标进行主观意识上的裁决。他认为,杀死这些人渣,既能证明自己,又满足了凶手站在法律之上,审判这些人渣的心理。”
季云泽:“我仔细看过这三件案子,第一起案件的吴金龙,黄赌毒样样都沾,据说为人很差,吴金龙死前喝了不少酒。凶手在他回家的路上一刀毙命,将尸体在家附近的工地。第二起案件的张三柜是钢厂的职员,钢厂因为大雨停工,他就去找了邻村的老相好,在去的路上,被凶手一刀捅向心脏,当场毙命。加上本案的周衍,上个月a大有个女学生跳楼的案子大家都记得吧,解刨后发现死者子宫里还有个未满三个月死胎。据悉,死者生前长期遭受校园霸凌,犯案者就是这个周衍,他一口咬定是女生自己心甘情愿的,被拘留几天就放回去了。”
“周衍的事情闹得不大不小,但是很快就被压下来了,有心人想查还是很简单的。”
李素:(翻看案卷)“雨夜、杀人、凶手操作的手发越来越熟练了...你们看第一起案件死者的伤口并不平整,现场环境杂乱,加上前天晚上下了场大雨,当时的侦查组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显然是第一次下手,操作并不熟练,由此可见这是凶手犯下的第一案。”
季云泽:“凶手的犯罪冷却期越来越短,连环案凶手手法越来越熟练,留下的线索才会越来越少。但是这次,他出错了。”
侦查员1:“是凶器!凶手杀了前两个人没有被警方发现,说明他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也很谨慎。而像周衍这样身份的人,应该是不会轻易沾上鱼鳞的,只能是凶器上自带的。”
盛夏:“按照尸体上的刀口推断,凶器应该是一把身长23—27cm宽2.5cm口径的刀。”
时雨:“从刀身的宽度来看,这把刀并不适合当武器,倒是常用于厨房。”
季云泽:“找找周衍在去酒吧之前都去了那儿吧。”
侦查员1:“是。”
季云泽:“接下来就麻烦各位了。”
(众人稀稀落落收拾完东西就走了)
季云泽:“哦对,据说周衍在c大有个女朋友叫孙莹莹,两人昨天发生了些龃龉,把她带过来问问吧,说不定能给我们提供点新的线索。”
李素:“早就请过来啦,走吧季队,一起审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