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 渔村的码头上,呼呼和哥哥姐姐们站在鱼摊上,看渔民伯伯们一个个在补网,他们都用力捂着鼻子。
这是个很冷僻的小 渔村,托去年底播出的第二季《说走就走》的福,这里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冷清。
恰逢暑假,又是疫情过后,码头上有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
肖珩一行人都戴着口罩,其他人也都是戴着口罩,只是他们从一看就很贵的船上下来,这些日子村子里迎来不少投资商,看到有钱人到访,村民们很快就把村长给叫了过来。
停留在这里是肖珩刻意为之,他想来看看节目和他的直播有没有给这些相对落后的村庄带来些改变?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
在肖家长眼中,玩也要接地气,他制定的旅行路线跟之前节目录制时是一样一样的。他们现在有大游艇作为交通工具,居住环境舒适,出行也非常轻松,只是在这些小村子停留一顿饭的时间而已,作为孩子,完全可以适应这种强度。
可孩子们还真没来过这种地方,宁家和潼潼都不算很优越的成长经历,但他们也没出过海,也没接触过渔民的生活。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群孩子看着桌上的菜,都不是很有食欲。
入乡随俗,来渔村当然是吃渔民的家常菜,即使村长安排了很多不错的渔家菜,也在肖珩的坚持下换成了渔家平时吃的家常菜,还是比较贫苦的渔家吃食。
孩子们都小,最大的宁家也才九岁,连他这个以前过过苦日子的都吃不惯,其他孩子就更加不适应了。
但是大人们都在吃,还吃得挺香的样子,孩子们又被吸引了,但都吃得不多,可是肖珩发话了,这顿不吃,就得等晚上了。
村长觉得这样招待客人很失礼,看孩子们吃不惯,村长就让端贵价海鲜出来,可肖珩几个都没让,祁蔓还说:“不用了,他们都不是海边长大的,多吃几次就习惯了。”
村长看这些人都坚持,并且几个大人吃得都似乎很习惯,就没再坚持。
午饭后,自然也得到处去逛逛,肖珩主要是看这边的加工厂情况,祁蔓就带着孩子们到处逛,顺便给他们拍照。
小 渔村地处偏僻,附近也没有知名的景点,但风景很美,是走上一段路就能停下来拍几张照的美丽村庄。
但渔村的人不觉得,他们祖祖辈辈在这儿生活,再美的风景他们都看不出特别了。
节目播出后没多久就是冬天了,接着是疫情,还有说是吃海鲜吃的,他们的村子除了招来一些投资的老板,根本没有几个陌生人来。
真正热闹是五一之后,突然就来了不少人来玩,村里有钱的人家匆忙搭起来个渔家乐,生意还不错。
慢慢的,其他人家也开始改自家的房子,把空置的房间收拾得清爽方便,也学着做起短租生意。
偶尔,也会存些贵价货,客人来了还能多挣一份渔家菜的钱。
中午宴客就是在村里的渔家乐,村长认为那里最宽敞体面,以往都是在那里招待贵客。
工作日的午后,村里的小路上只有零星几个游客在停留或拍照,倒是给静悄悄的小 渔村填补了些过去村民们有空闲聊时的热闹。
肖珩跟着看过几家加工厂,拍了几段生产环境的视频,从最后一家出来,他还站在厂门口自拍了一段视频。他打算等旅行结束,把这些沿途的视频都稍微剪辑一下,一起发到扶贫基金的官网上去。
小 渔村外面的海滩上,孩子们一开始还很兴奋,没过一会儿,就开始饿了。
最先是小苗,这孩子最容易饿,中午也吃得最少。拍完一圈照,呼呼也帅不起来了,他也饿了。
拽着干爸的胳膊撒了好几回娇,他终于被抱起来,抱着干爸的脖子,他过会儿就得问:“肖伯伯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我饿了……干爸,我饿了。”
秦吾说:“饿了怎么办?中午饭都吃过了,等晚上吧。你不说话,就饿得慢点,睡会儿吧。”
前面祁蔓怀里的小夏也开始哼唧,“妈妈,肚肚饿,好饿。”
祁蔓也是说:“中午你不多吃一点,现在你看看,哪有吃的啊?小朋友看到吃的就要多吃,吃饱,不然就现在这样了,手也软脚也软,走不动了对不对?”
宁家也开始问:“爸爸什么时候忙完啊?”
祁蔓看了眼后面的村子,说:“快了吧,才三点多,回来也要六点吃饭。饿了就找个地方歇会儿吧,别到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