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玩出来的功夫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299字 发布时间:2024-05-22

五十二节、玩出来的功夫
    这段时间,杨家也是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都没有时间来管小杨年了,清虚道长也不见回来。
    起初小杨年虽然体内经脉畅通,但毕竟功力有限,当作玩似的胡乱地练了一通内功也无大碍,可碰巧又注意到了四种内功的平衡。可随着功力的加深,四种内功在体内就不那么能和平相处了,鸿钧罡气和璞玉功有时就会发生互相排斥的现象,搞得他很难受,但他们对母亲所教的鲁氏内功不但不排斥,反而互相吸引。
    小家伙则想,这就不好玩了,要想好玩,能不能先将一种内功调到经脉外,他现在已经能分清体内的几种内功都是些什么功了,想到他就开始行动,他先想把鸿钧罡气调到经脉外,因为只有鸿钧罡气没人指导他修习,也最不好驾驭。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可以将鸿钧罡气散到体内,到练习时,慢慢地又可以聚集起来,他又试作其它真气,居然也可以这样,他感到真气的这样散聚也是很好玩的,这样大概修习了三个月左右,他又尝试将两种真气都散掉,结果居然也成功了,这为他减少了很多苦恼,他再尝试将三种内功都散入经脉外,居然还可以。
    他用什么内功心法练习,经脉里就聚集起什么内功,而蛰龙功本来就是一种辅助性内功,他只是在睡觉前练习,奇怪,蛰龙功却能与其它内功和睦相处,也不与其它内功争地盘,争短长,知道自己在体内是弱者,屈从你不就行了嘛,结果反而在体内能够快活成长。
    可再修练了两三个月后,他发现鸿钧罡气进境很慢,而璞玉功和鲁家内功却进境神速,且两种内功的互相吸引力更强,有互相融合的趋势。他感觉到这不好玩了,本来是两种玩具,修习了鲁家内功后变成了三种玩具了,当然更好玩,可现在又可能变成两种玩具,还有一种玩具变得越来越弱势,那怎么行!他本想找老汉问问,找不到人,找哥哥也找不到,找母亲,母亲又去了松鹤小筑。他这些内功心法都是不能跟其它人说的,父母反复叮嘱了的,否则屁股会开花,他就把一些搞不懂的字、词拿来问私塾先生,问了后回到修真洞里就坐在那里连贯着想,想不明白就练清虚道长留给他的一百零九式剑招,他开始根本就将剑招连贯不起来,只能练单招,可前三十六招单独还能练,后面的根本练不了,于是他想,这剑招既然叫鸿钧一百零九式,是不是要接合鸿钧罡气一起练呢?于是他就在修习了鸿钧罡气后开始练习,结果奇迹发生了,他居然在运起鸿钧罡气后能将剑招前十余招连贯使起来,而练完剑招后,他感觉到鸿钧罡气似乎更充沛一些。可他没有称手的剑,起先用玩具剑练,太轻了没劲。后面干脆找了一条三斤左右的短铁棒当剑使,用起来还趁手。就这样越练能连贯的剑招越多,练了几个月,居然能将剑招连贯起三十余招了。
    转眼到了绍定五年九月,杨年已经九岁多了,蒙古大军已经北撤。杨家又开始计划如何修复被毁的栖鹤山庄,大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清虚道长终于在中秋前来到了观涛山庄,来时又带了一身的伤,现在疗伤都搞不赢,更没时间来谈收徒的事情,老杨也不便提起。不过小杨年和清虚道长倒还投缘,天天有空就跟在道爷后面转,当然以前没想通的秘笈里面的东西他也基本上搞懂了。
    这次兵灾杨家损失虽然很大,但还在可承受范围内,灾后重建工作杨老爷廷鹤公作了分工,杨逍负责栖鹤山庄,老杨决定主要先以恢复正常的农耕为主,其它房屋等修葺一下就行,老杨已经有在万不得已时放弃栖鹤山庄的打算,那地方太当道,太招人眼馋了。
    杨遥则协助老杨前期去各地考察损失情况,并帮助恢复各个工坊、惠民局及各商店的正常营运。
    杨万负责栖鹤下院和修合药所、工坊以及下院的管理。
    杨夫人则总管钱粮的调配收支。
    老杨后期将重点放在松鹤小筑的建设和防务的加强上,同时还要主持书院孩子们的秋训及冬猎。他还要花很多时间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蒙古兵的动态,适当时候他还有其它事情要做。
    杨年现在也变得比较合群了。原来他只喜欢躲在修真洞内玩他的内功,现在却成了书院里最特殊的学生。说他特殊不是因为他是庄主的少爷而得到什么优待,而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实在太强,基本上老师教一次后,他就会了,其实老师不教他差不多也会。杨家书院那点东西在他找玩的乐子的时候,已经在他两个姐姐那里学习了不少,无聊的时候他就钻到他家的藏书阁中,见书就读,不懂就问,先生并不知道他早已将家中的藏书读完了,且大部分都记住了。秋季骑训他也被允许参加,骑马射箭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自己还专门练习了甩手箭和多种暗器收发,反正书院先生教的,他基本上一练就会,一练就精,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而已。
    渐渐的,书院的先生才发现,教他有多难。不是因为他调皮或者是愚笨,而是因为教他一次不但能马上复述,而且能够领会精意,他平常又不显山露水,先生都不知道他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依他杨家书院所定的内容,基本上已不知道教他什么好了。
    那时的书籍十分昂贵,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穷文富武,真实情况应该是穷武富文。练武吗,只要有师傅基本上都可以练,人们为了生计,与天争,与地争,与野兽争,与人争。男男女女都得练几手功夫,何况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如果有一身武功,即使不参加武举考试,也可以去参军,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参军也是一条好出路。而读书却不同了,首先你得有书可读,随便一部经史子集,差不多就要普通百姓家庭半年的收入,老百姓买不起书、怎么读书?借吗,找谁借?谁有书借给你?其次你还得有文房四宝呀!没有这些条件你要想去考功名,那只好找个枕头上床,做梦去吧,也许可以梦见金榜题名。
    其实那时的读书人,大多本来有不错的家世,因一心只想出人头地,而死读书而荒废耕作而致穷。能考中功名,一举成为人上人的毕竟只是少数,而这些读书人多少掌握了话语权,大多数因读书致穷的当然得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书太贵,普通家廷根本就买不起,只有真正的富人才有机会博览群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