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商者人心
书名:穷途逐梦 作者:秋蝉 本章字数:4437字 发布时间:2024-08-01

如果每个周末刘八百都上官州,按酒店开房每天120元计算,一个月就要480元,而和别人合租一套好点的两房一厅,300元足够了。阿菊姑娘也厌倦了那个合租的陌生女人,在朱娟的提议下,她们重新合租了一套两房,虽然还是老小区,但是楼层在二楼,至少晴天不会很晒,雨天不会漏水,更重要的是从外面疲惫归来时,不用爬那么高的楼梯,何况有时候还拎着大包小包的物品。


房子是某电力公司的老家属院,小区破旧条件差,原住户基本都搬走了,留下这些旧房子出租或等待拆迁。整套房子月租400元,主卧大一些,次卧小一些,朱娟选择了主卧,主动承担了250元,阿菊姑娘承担了150元。相对原来租房人均100元的价格是贵了一些,但确实也方便了不少。


朱娟的工作还是没着落,依然每天早出晚归的搞着家教,刘八百每个周末依然去看望她,也顺便看看那个叫阿菊的姑娘,刘八百喜欢看阿菊姑娘洗完澡从浴室里穿着睡衣出来的样子,喜欢看阿菊姑娘弯腰捡东西或者系鞋带时胸口不经意裸露出的春光,不知从女人的敏感角度出发,阿菊姑娘是否觉察出了刘八百眼睛里面透出的一丝渴望,但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戳穿永远蒙在鼓里就是最好的。


日子就这么平凡的过着,没有风也没有浪。突然有一天,还是发生了晴天霹雳,阿菊姑娘要离开官州了。官州实在太小,无论怎么挣扎也容不下她的梦想,她也像绝大数的同学一样去了沿海城市。


有时,命运像是开玩笑,短短几个月,朱娟的同学们都先后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小城市,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自己,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固定的住处,虽然已经结婚,却不知道家在哪里,但朱娟知道,她的归宿在这里,位于官州小城一路向西有个叫北宫的执勤点,这是有她这辈子要守候的男人。


刘八百知道阿菊姑娘离开官州的时候,能体会到朱娟的无助与孤独,唯一一个朋友也离开了,一个人一座城,没人关心没人问,要是有个什么三病两痛谁来照顾?要是出去做家教时发生像读大学时那样的晕倒事故怎么处理?不敢想象。刘八百终于明白了M警喜欢把自己嫁给驻地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当年廖队老婆李姐要把工商银行工作的李思颖介绍给他的良苦用心,尽管如此,刘八百还是不后悔,钱财是肤浅的,可以获得也可以失去,而朱娟身上的优点,李思颖身上是没有的,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比如贞操、善良、责任、身高等等,这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朱娟表现得很坚强,他轻描淡写的打电话跟刘八百说道:“刘哥,下个月房租变贵了,要喝西北风了,想找人合租阿菊住的房间,又怕遇到不好相处的人,不知怎么办”


“没事,每月就多150元而已,我出,算我们合租,哈哈”


“不行,你想分房睡呀?”朱娟故做轻松的开玩笑到。


“不分,上半夜你陪我,下半夜我陪你。哈哈”


表面上在开玩笑,刘八百内心却很沉重。多点房租是小事,长此下去,朱娟的安全怎么保障?家教的地点和时间都是不固定的,朱娟一直很拼,为了赚钱什么时间段,什么地方她都愿意去。她一个女人家,真害怕出点什么事情,到时就追悔不及。他一定要想法给朱娟找了固定安全的工作。


刘八百想到,前几天朱振华老婆来队时说要新开个网吧的事情,说不定叫朱振华打个招呼,就能暂时解决朱娟的工作问题,就算网吧不差人,Wen州商会那么多企业,她作为一个副会长。介绍个工作应该没问题。


上次赵军事件以后,刘八百一度看淡了同学和朋友,虽然他相信朱振华不是那样的人,但不是不得已,他也是不会轻易求助,一个男人的自尊心伤不起。


“朱队,向您汇报个事情。”

“老刘,汇报个啥?同学之间,有事直接说就得了。”

“私事,听说你老婆新开一家网吧!需要招人吗?我老婆想去那里打工。”

“哦,小事。不过,工资待遇不算高,你老婆是大学生,会不会屈才?”

“啥呀?现遍地就是大学生,能找到饭吃就不错了。”

“谦虚。如果你真的不介意的话,这事包在我身上。你把你老婆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我叫我老婆安排就是。”


“我说的是真的。我马上把电话号码发给您,谢谢同学”六八百故意叫了一声同学,称了一下“您”,想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其实,我应该谢谢你。你将北宫管理的这么好,让我省了很多心。”

“没有,没有。是你和孙书记指导得好。”


朱振华最后这句话用意特别深,体现了他的帮助既是体现了同学情谊,更是对刘八百工作的一种鞭策,仿佛告诉刘八百“老刘,我这次帮助你了,要懂得感恩,如果不好好工作就对不起我。”刘八百当然能听懂其中的意思,但有求于人,委屈才能求全,而且别人确实是帮助了你,知恩必报也是应该的。


朱振华老婆姓唐,比朱娟大两岁,情商很高。社会上的人都叫他唐总,他在朱娟面前自称是唐姐,客意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此表明特殊照顾的一面。


唐总主动联系了朱娟,给了两个工作给朱娟选择,一个是地下商场卖衣服,月薪800元,另一个是到网吧当网管月薪1000元,但当网管要值夜班,实行3班倒,非常辛苦。


朱娟是穷怕了的人,肯定会选择1000元的网管岗位,做家教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只有七八百元的收入。网管工作也远没有做家教那么辛苦,时间有规律,工作岗位固定,而做家教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工作地点在哪里,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和家长,以及家长会不会拖欠课时费,等等。


朱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交了房租还剩600元,加上生活开支三四百元,每月还可以节约200多元。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人也开朗了很多,有时还自嘲自己也是it人士,有点闲钱了还时不时为自己买上一两件廉价的衣服。


网吧也算是服务业,网管人员穿着打扮当然讲究一些会更好,可朱娟就那两三件廉价的体恤衫和衬衣,实在是讲究不起来,唐总知道她的经济实力差,又不好提醒。


朱娟是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又怀着一颗知恩图报的心,工作自然是认真负责,她把网吧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有一天,快要下班了,唐总赶了过来,查看了网吧的运营情况,感到非常满意,离开的时候把朱娟叫到一边说:


“妹子,你有多高?穿多大的鞋?”

“我身高1米68,鞋子穿39码。唐总,问这个有什么事吗?”

“这样的,前几天我整理衣柜,发现过去买的很多衣服,穿过一两次,还是新的,现在长胖了穿不了,我估计你这个身材能穿,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想送一套给你试试。”


“谢谢,只是太麻烦您多不好意思”

“不麻烦,也算你帮了我的忙,这些衣服放在那个地方还占衣柜,扔掉又太可惜。”

“谢谢,那就谢谢唐总了!”唐总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朱娟也不好意思推却。


第二天, 朱娟收到了唐总送来的一套藏青色衣服和一双皮鞋,衣服烫得平平整整,像新的一样,只是没有商标,皮鞋也很新,还打了鞋油。朱娟穿上感到非常合身,像是量身定做一样,一个职业女性的形象就勾画了出来,气质增加了不少。


周末,刘八百来官州时还调侃道:“It人士的气质越来越明显。”

“别开玩笑了,这衣服是唐姐给的,她说自己长胖了穿不了。”

“ 哦!我还以为是你买的呢?”

“我那里舍得买这么贵的。”


刘八百是很有气节的人,警校时吃饭从不吃干部桌剩的大菜,找女朋友也绝不找别人睡过的,别人穿过的衣服给他老婆穿,自然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凭什么我老婆要穿别人老婆的旧衣服,凭什么我老婆大学毕业,朱振华老婆高中毕业,一个大学毕业的还要去给一个高中毕业的打工。刘八百想不通,又开始怨天尤人,同时他为自己太穷没有钱给老婆买衣服而深深内疚,不小心又轻轻的叹了口气。


朱娟看出了刘八百的心情晴转多云。说到:

“如果你不高兴,唐总说下次还给我两套,我就提前拒绝了就是。”

“没、没有,你觉得开心就行。”刘八百不想展示自己又穷又好面子的形象,每个人都好面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


没过多久,唐总又送来了两套衣服,每套都是职业装,每套都穿起来那么合身。直到有一天,朱娟洗衣服时,意外的发现了衣服侧面的衣缝线里有一个白色的小布条,上面写着生产日期:2005年。朱娟终于明白了,原来衣服鞋子都是当年的新款,唐总故意拆掉了商标,清洗熨烫好再给他的,主要是照顾她的情绪和尊严,把施舍变成赠与,因为一个人处境艰难并不惨,惨的是被人大张旗鼓的可怜。


朱娟被唐总的高情商感动着,同时也埋怨自己的后知后觉:“我1.68,唐总最多1.62的身高,她怎么可能买这么长款的衣服,难道一个人长胖时还可以变矮吗?这么大的破绽,自己就看不出来,要是自己去经商,就是把自己卖掉还给别人数钱的那种人。”


刘八百也为自己的误会而羞愧,开始还觉得接受了别人的旧衣服是受到了侮辱,后面发现被侮辱的是他自己偏颇的想法。他暗暗承认了唐总的了不起,虽然她的文化不高,但是她的情商和管理能力比朱娟要强的多,如果这样的人不发财,那就天理难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唐总出生在商贾世家,从小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早有耳濡目染,虽然读书没有天赋,但琴棋书画样样都懂一点,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而朱娟和刘八百一样,从小见识的是喂猪放牛,耕田种地,而这些都是父母用的反面教材。父母还是奉行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除开这个,加上不偷不抢,不违法乱纪就是父母给的全部教育。


在当时的偏远的农村,无数鲜活的事例证明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因为那时的大中专院校是包分配的,考上了就可以吃上皇粮,就算不分配也可以找到饭吃,物以希为贵,到哪里都是宝。1996年大中专院校逐步不再包分配后,大中专毕业生在社会上还是作为稀缺人才存在,但是1999年大学生扩招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廉价,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问题就变成了未知数?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


而封闭的农村信息要滞后得多,还坚守着360行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所以诞生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受害者,朱娟或许也算是一个。朱娟他本人不承认,他认为读书使她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至少现在还能胜任网管的职业,如果不读书,那连网管也做不成,这样说起来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应该理解为知识改变命运才更准确。读书只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读书也不代表你学不到知识,但在广大偏远的农村,你不读书你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呢?只是它的作用已远远达不到改变命运的高度。读书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很多愿意读书的人又不敢全力以赴,因为很多农村家庭读书是需要砸锅卖铁的,谁能承受毕业即失业的风险?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未来,谁又愿意去豪赌?大学生的扩招虽然提高了全民素质,但从某个方面来讲实际上是扼杀了穷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穷人没有试错成本。


刘八百想,还是警校救了他,否则他可能也会像朱娟一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他知道,他就是个小镇做题家而已,除开会做几道题外啥也不懂,而朱振华学习和训练虽然都不咋滴,人家的综合能力确实比他强很多,自己要多向人家学习。人的内心态度转变以后,刘八百就没敢再瞧不起朱振华,而是虚心向他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交流也多了起来。


朱娟在工作上也更加的认真细致,从来不出差错,唐总非常信任,将朱娟升为了网吧总管,虽然工资没有加,但时间上只上白天班,不用上夜班,工作轻松了不少。


唐总是个商业奇才,三套衣服就收买了朱娟的忠心,而当时三套衣服最多值1000元,他自己有服装店,说不定还不用这么贵。试想,如果唐总发1000元的奖金给朱娟,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激励效果。表面上朱娟得到了好处,实际上得到更多好处的是他自己,可能这就是善有善报,原来经商者实际上经的是人心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穷途逐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