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镇与临皋之间有一日路程,中途要经过一个小湖泊。湖畔有一个小村落,多以酒家为生,靠着售卖湖中鲜鱼为生。戎尹与叶知秋辞别纪瑞后,率领大军继续赶路,傍晚时分到了湖边。
戎尹命大军在小湖边扎寨,等待明日一早出发,不至正午时分,便可至皋山脚下。戎尹与叶知秋吃罢晚饭,在大帐中谈了一会儿话。他觉得腹中有些不适,又见天色昏暗下来,便信步走出了大帐。
叶知秋陪着戎尹。两人走出大营,沿着一条遍长野花的小土路,走到了湖边的开阔处。这里地势较高,极目向北远望,好像能看到芒水。
湖边的夜色极美。淡淡的浮云飘散着,一轮圆月皎洁明亮,月光洒在湖面上,倒映出幽幽的莹莹绿光。小湖四周有不少竹丛,还有一大片芦苇,蛙声与鸟鸣呼应着,仿佛在合奏一支美妙的音乐。
鱼儿搅动湖水,偶尔浮到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好像有人投石子到水中似地。远处湖面更是涟漪不断,层层叠叠的波晕,使人对容纳百川的水,产生一种近乎虔诚的感觉。
戎尹望着穹空明月,心中思索着蛮戎的未来。我在暗中策划运谋,意欲鼓动戎狭毒害父王,难道真的会受天谴?戎尹暗自琢磨,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大王子不必过分忧心,堵斧缺少大型攻城武器,不会轻易对临皋城发动攻势,影响了王子的谋划。”
“我倒不担心堵斧,也不怕彭博会突然出击,只是觉得谋虑过甚,是否将来会失却本心。”
“自从大王子下了决心,将古代伟帝视为灯塔,你就要抛却妇人之见,不再纠结于成败,只为最终的目的前行便好。”
“如果我所作所为不被理解,将来会不会被写入史书,成为后人唾弃之人呢?”
“历史可以血腥、残酷,也可以温情、厚重、风清云淡,抑或是层层的迷雾,将真实的过去遮遮掩掩,留给当下一个可以接受的现实。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迷雾中的一分子,以各自清晰或模糊的方式,诠释对这个迷一样世界的理解。王子为了蛮戎所作的努力,只需达到强国所期,能够与其他大国相争,所考虑者是如何雄霸,何必考虑那些为历史著书的人呢?”
“就如当初杀死襄皇的周丕,成为帝国之主后粉饰太平,如今一样被亚夏族称为伟帝?”
“是啊!襄皇虽然不是一代伟大君主,但他渴望为帝国开疆拓土,打击那些意欲争霸的国家,确保银夏帝国的地位。如今来看,襄皇已经深刻地看出金亭等国狼子野心,只是没有正确估量帝国实力,才被周丕乘虚而入,杀死了他与追随的众将。”
“如果不是这层关系,戎尹原以昭皇为尊,敬重他为亚夏所做的一切。那时,襄皇旧部偷偷潜到蛮戎,向我诉说那惊天秘密,我才明白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人必须学会运用一切手段,包括阴谋与杀戮。”
“谋划布局,方得天下。真正成就大事者,绝不会对过往有愧疚之意,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必须的,是成功路上的历练。”
“如果没有叶兄良助,也许我早就步母亲后尘,成了瓜雅毒手的冤魂。为了母亲,也为了襄皇旧部之托,戎尹一定不负重望。”
“因为大王子这一点,叶某才追随在王子左右啊!”
“几年来,戎尹依叶兄所谏之策,确实结交了不少贵族朝臣,在国人中留下了贤德之名。若非如此,王师精锐也未必会跟随我出征,同我一起暗中等待时机,重返蛮戎挽救时局。”
“我觉得大王子还忘记了两个人。”
“我知道,叶兄说的是当年扶持的孤阳炙与吴桐子。如今,孤阳炙是风云人物,许久未与戎尹联系,似乎有意独霸银夏。”
“我说的不是他们,而是易教无极子与孙伯仁两位大士。孙伯仁在江湖行骗多年,曾被抓入牢狱,正是大王子手下相救,才有他如今之福。无极子求索灰峰多年,自认为有天赋之能,虽然追随孤阳炙,但心中常有不愤之心。叶某一直暗中与他们往来,如果孤阳炙不为大王子所用,莫不如命这二人除掉孤自阳炙取而代之,替大王子搅乱时局,将来再配合蛮戎称霸天下。”
“既然叶兄早有谋划,那就请替我与两人联系,商议合作共霸天下。”
“大王子一定要记住,伟大君主的地位,不是靠与世人合作得到的,而是要用武力获得,更要靠令世人不齿的权谋。”叶知秋说着,眼睛露出凶光。
“是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戎尹听了叶知秋的话,心里渐渐有些敞亮,一股凶狠的劲头激得他牙齿打颤。一只夜莺从树上飞起来,远远地逃向湖的另一端,好像怕被两人吃掉似地。
次日天色未明,朝霞已飞满天边,染得湖水灿若紫岩。
大军继续向临皋行进。将至午时,戎尹已经远远地看到临皋东城,不由得又想起城中的一个女子:乐瑶。乐瑶是皎月湖的渔家女,自小便生得极其美艳动人。一个乡绅暗中设计,霸占了她的身子。乡绅妻子是个母老虎,带着娘家兄弟,将乡绅一顿胖揍,将乐瑶卖到了临皋镇临风阁。
临风阁是临皋最有名的妓馆,乃是扬名西南地区的温柔乡,为往来于西南的商旅必去流连之地。乐瑶到了临风阁,很快成为头牌。戎尹曾在杜玮的陪同下,在临皋盘桓数日,见到了正值妙龄的乐瑶。
临皋南北狭长,足有六七里;东西很窄,约有三里多。临皋将皋山与芒水间完全封死,南城墙与山崖几乎相接,北城墙下便是流动不息的芒水。如果想要进入到皎月平原,旅人只能穿城而过。尽管不是朵国封城,但临皋规模并不小,城墙足有五丈高,还建有瞭望塔,可以远远看到数十里之外。
戎尹正欲交待曾嵘前去通报,临皋镇东门已经徐徐开启,一支朵国骑兵轻快地奔出,为首一人是个中年将领。戎尹知道他就是朵国大督彭博,于是纵马向前迎去。
“大王子率兵亲至临皋,襄助彭博退敌守土,朵国将士信心倍增。”彭博朗声说道。
“彭大督不必客气,不知堵斧是否有所异动?”
“皋山虽非名山大川,但是林密坡陡,不易翻越绕过临皋。何况我已命朵国调出一支弓箭手,密藏于皋山险地,如果堵斧敢于登山,一定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督计划周密,堵斧不攻则已,一旦强攻必败无疑。”戎尹暗自替堵斧庆幸。
“如今大王子领兵亲至,两国精锐联手抗敌,一定会让堵斧有来无回,助我主收回失地。若大王子想要西进,彭博甚至可以相随,一起冲出斧头谷,占领斧头族的领地。”
“我听说大督宣扬止战息兵,恐怕不会任由蛮戎在斧山纵横吧!”两个人正说话之时,临皋城西传来沸腾喧叫之声,间或还有几声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