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奶奶得了外丧
书名:又是梧桐花开时 作者:笑梅 本章字数:3467字 发布时间:2024-05-22

  常香草的人生履历,还得从她的孙子顾雨兵生病住院说起。

  因为二虎娘舞弄神灵想促成赵二虎的姻缘,致使杏儿每晚总做噩梦。杏儿每每半夜从梦中惊醒,吓的蜷缩在墙角大汗淋漓地哆嗦成一块儿,直到天亮都不敢入睡。于是,她叫奶奶、赵二虎和自己共睡土炕壮胆。杏儿觉得有奶奶作伴,赵二虎咋不敢对她有非分之想。奶奶从未与丈夫、儿子,之外的男人同过炕,这就造成分歧。

  这里的土炕是指北方农村的庄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盘一个大土坑。每到立冬以后,天气寒冷时,把火搬进屋里取暖做饭。通常,灶火与土炕中间打起一个界墙。外面灶火一天三顿烧火做饭,里面的土炕到晚上睡觉时被窝就温暖异常,人睡在土炕上身体舒展而通透。

  此时,杏儿和赵二虎睡在干姨家的大土炕上。奶奶却愤然离去,留下大病初愈的杏儿只能听天由命。

  在杏儿的认知里,奶奶虽然寡居多年,却从没在男女问题有过任何风声。她住的老顾家最好的大瓦房,每到伏天连阴雨常漏雨,只叫亲家公帮忙补修。除了与三个儿子交往外,没跟别的男人有过交往。奶奶走了,杏儿去央求过好多遍,奶奶都不肯再来作伴。

  在杏儿的记忆里,从她13岁能挑动水时,奶奶总让她挑水。她晚上跟着奶奶睡觉,挑水任务很自然而然地落到她身上。每当把奶奶水缸挑满,奶奶便从用绳子拴在房梁的篮子掏出一块糕点,笑眯眯地递过来。杏儿望着奶奶的眼睛,接过糕点,躲到一个角落,香香甜甜地吃起来。糕点是大伯、叔叔或者姑姑回家给奶奶买的,奶奶从舍不得吃,总留给隔三差五给她挑水的杏儿吃。糕点是用劳动换来的,杏儿吃的就很高兴。心想,这比父亲的白面汤不知要好吃多少倍。杏儿从小到大,父母没买过糕点,她是在奶奶那用挑水换来一块块地吃糕点的。

  杏儿从记事起没吃过奶奶做的一碗饭。即便,她拉不动风箱,姐姐不让她吃饭,她饿着肚子去上学,也没吃过奶奶做的一口饭。不过,当姐姐从灶台跳下来痛打她,杏儿止不住地哇哇大哭,奶奶总是站在大北屋的台阶大声责骂莲儿,这让杏儿温暖异常。姐姐、哥哥和父亲不在,杏儿跟的最多的还是奶奶。奶奶在杏儿心里就像母亲一般,杏儿很依恋奶奶。

  奶奶73岁那年,晚上没事时,总跟杏儿叨叨,73、84阎王爷不叫自己去。杏儿心里舍不得奶奶死,就问:“为啥老说死啊死的,阎王爷卡着这两个岁数吗?”奶奶眼里满是悲伤:“老辈子人都这样说,这两个年龄段是大限之年。”杏儿转着黑豆一般的眼珠,无限伤感地说:“奶奶不能死,奶奶死了,杏儿更没人管了。”奶奶目光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下去:“奶奶也想管杏儿,可今年是奶奶的大限之年,奶奶......”杏儿忽然就很害怕奶奶73岁这年,也害怕奶奶84岁那年,她希望这两年永远都别来,奶奶就不用死了,可以永远跟她作伴。

  可如今,奶奶为了名节弃她而去。

  杏儿无奈再去找奶奶时,奶奶说:“是我错了,我不该说你难听话。”杏儿惊讶地望着奶奶,她第一次听奶奶给她一个小辈人道歉,奶奶对母亲狠恶成那样从没给母亲道过歉。奶奶目光灰暗地说:“你婆婆的神可大了,我惹不起。我一说你不好,她的神就拧我的嘴。我说一次,拧一次。以后,我再不说你了......”杏儿忽然好奇地睁大眼睛,她终于明白,奶奶是为信仰道歉,而不是为自己的过犯道歉。杏儿问:“奶奶,你还去跟我作伴吗?”奶奶仍旧轻轻地摇了摇头。

  奶奶最终没来作伴,杏儿在为难之中,失了童真,才发生意想不到的苦难和挫折。

  后来,杏儿结婚成家有了小柳,大年初二带小柳回娘家拜年。奶奶常香草那时已经过了73岁,正好轮到顾石头家。常香草坐在顾石头从生产队买的北屋门口,从内衣口袋摸出5毛钱给小柳。莲儿抢先一步,说:“不能要奶奶的钱。奶奶老了,又没地方弄一分钱。即便有,也是大伯给的钱。”杏儿见状,忽然清醒过来,从身上掏出100块钱,连同5毛钱一起塞给奶奶说:“大姨说的对,小柳不能要太奶奶的钱,咱们给太奶奶钱才对。”奶奶望着杏儿裂开只有三颗牙的嘴,开心地笑了:“杏儿长大了,出息了,再不是小时候的小可怜了。”杏儿想起那些苦难的往事,裂开嘴开兴地笑了:“奶奶,我都结婚成家都当娘了,肯定是长大了!”一家人就咯咯地笑成一团儿!

  该吃中午饭了,母亲做了北方农家特有的大锅菜。大锅菜帮熟时,她把半帘饺子煮进锅里,饺子馅的香味加上粉条菜的香味,使饺子内外散发着奇特的香味。咬一口,满嘴都唇齿留香,犹如神仙般的快乐和满足。杏儿给奶奶端一碗递过来,一家子一人端碗上面是几个饺子,底下是大锅菜的饭,手里用筷子夹着年糕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是一顿地道的北方年味的美食。这味道让杏儿咀嚼了一生,也回味了一生。

  后来,常香草有病了,跑肚窜稀,从门口到床上窜的那都是屎。王桂枝以为小叔子两口子守的前后院,肯定会去照顾她。可华美丽撇撇嘴,冷冷地说:“我的孩子,她从来都不带。她有病了,想让我管她,门都没有。”王桂枝说:“老太太平时看你最亲,如今她生病了你不管她?”华美丽又撇撇嘴,冷冷地说:“我没让她看我亲,是她自己下贱非要倒贴,关我屁事!”

  杏儿止不住地难过起来。她清晰地记得,她家搬到村东头干姨家。一天下午,她刚午休起床,奶奶带着叔叔家刚满一周半的女儿,来帮她家剥玉茭。杏儿看见,心里就很担心,担心奶奶那么小的脚咋跟着孩子跑?担心奶奶稍不留神就会摔跤问:“奶奶,你那么小的脚能给叔叔家带孩子吗?”奶奶哭丧着脸,满眼都是怒气,说:“不给人家带孩子,人家让你吗?”杏儿心疼地望着奶奶,一向霸道的奶奶也有不得已的时候。小女孩一会儿弄这,一会儿弄那,奶奶跟在后面,寸步不离地看着她。

  偶尔,看小女孩安静地玩一会儿,奶奶便蹲下身子跟杏儿剥一会儿玉茭。太阳还挂在天上老高,奶奶说:“得回家给她做饭了,看她一会儿饿了想睡觉。”杏儿就送奶奶到门外,说:“奶奶路上小心!”奶奶蹲下身子背起小女孩,蹒跚着慢慢地走了。杏儿望着奶奶远去的背影发呆,她不知道奶奶的小脚是如何穿过长长的青石巷,背着小女孩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的?如今,奶奶生病了,婶子每天看着守着也不肯管,只任由奶奶去了。

  后来,王桂枝想起小叔子顾石山说,不管咋样,小叔子是婆婆的亲儿子。儿媳妇不管,儿子的老娘生病了,他不管肯定说不过去。可最终,不知啥原因,他也没去照顾母亲。

  王桂枝总是心软,看见婆婆受罪,放下所有恩怨,跑去照顾她。给她拆洗被子,洗涮屎尿。顾石头干活不在家。王桂枝做了饭,一天三顿用篮子提着饭,穿过长长的青石巷,从村这头送到村那头。常香草看见眼里流出泪来,她最不待见的老二家媳妇在她病重期间给她端屎接尿,端茶送水的。此时,她想起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你最不待见那个孩子,地底还得用上那个孩子的力。

  常香草病好后,并没有感恩王桂枝,仍然偏向顾石山一家。

  那时,顾石山盖了新房搬到村东头。常香草拿着女儿和大儿子送的糕点,绕过老二家,送给老三家。王桂枝说,婆婆怕三儿媳。三儿媳娘俩把她弄住了,她怕人家怕的忽脸忽脸哩,人家让她往东,她不敢往西。常香草终身没得过偏瘫,高血压,心脑管之类的疾病。常香草信佛,一辈子烧香磕头,一辈子吃斋念佛。可她还是欺软怕硬,对外地来的儿媳妇王桂枝从没心软过。怕本地的三儿媳。不管,她咋待她,她的心都长在三儿媳身上。

  后来,常香草被女儿接走了。

  半年后,传来消息,常香草得了外丧,死在女儿家。死的头天下午,她刚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坐在院里的板凳上死的,享年80岁,结束了她骄横而又卑微的一生,为那个小脚时代画上圆满的句号。只是当地人觉得人老了,得了外丧,多少让人遗憾和不吉利。也有人说,这是她的报应,对外地儿媳妇犯下的滔天大罪,是老天爷在惩罚她。

  顾石山两口子得知常香草过世了,乘夜把她的麦子从翁里挖出来,转移走了。连同她衣柜的几套新棉花被子,一同转移了。甚至,比弟兄分家时收拾的更彻底。第二天一大早,王桂枝过来掀开婆婆的翁盖一看,里面连一粒麦子都没有,腿顿时一软差点哉倒。转头一想,这样随了婆婆的心愿,她本来偏向三儿子,把心扒出来给他吃了都不解气。这下,更随了她的心意。好在分家多年,她也不差婆婆这一份东西。

  知道母亲过世了,顾石山和顾石头用拖拉机把尸体拉回老家,停放在她住了一辈子的大北屋。

  王桂枝说,婆婆生前不想让她住大北屋,想着法的作梗。婆婆去女儿家住半年,也不会把钥匙给她。她家大小六口人,楼房那么小的土炕,咋能盛的下?她是眼睁睁看着大北屋,名字在自己底下,可死活摸不着。最后,婆婆死了,住老藤斋,她家又搬到村东。当初为了三间大瓦房补给小叔子150块钱,大瓦房没住一天,就归了公。王桂枝钱也掏了,罪也受了,大北屋一天没住着,心里的难受劲可想而知。

  一家人,一辈子,为了瓦房大北屋,你争我抢,机关算尽。最后,弟兄仨却谁都没住成。此时,大瓦房已不仅仅只是房子,它是演变老顾家兴衰的象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又是梧桐花开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