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明媚,春风料峭,浮云乍起,燕雀腾飞。
彭博身穿一副银色盔甲,正站在临皋镇城楼上,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染霜的双鬓,望向镇西连绵的营寨,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他已经四十多岁,长着一部漂亮的络腮胡子,身材虽然不是十分高大,但是很有男人的魅力。
彭博的身边站在一个学士,穿着一袭长长的青衫,显得极为儒雅。他的名字叫做海青,乃是临皋镇最有名的学士,也是海氏家族的领袖。海青与彭博自幼相识,曾经在学城良师雅轩讲学,宣扬自己以仁治国的理念。为了推广自己的治国理念,海青去过金亭、铜古、望海与幽蓟,结果却四处碰壁,不得已回到了故国。海青在临皋首办学舍,教授贫寒部落子弟,希望借以改变朵国。
除了海青学士,副将齐迹也站在彭博身边,靠着城墙上的一棵苍松,正目光峻冷地看着穹空。齐迹是廊中比国蓝月溪畔的蓝月镇人,追随彭博多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将领。
城西营寨属于斧头族部落,兵力不少,战斗力不俗。如今的斧头族首领名叫堵斧,是一个生性残暴之人,热衷于对其他部落征服,抢夺奴隶与财富。
堵斧手下有个祭司,曾经去过太乙山灰峰,自称是天湖湖神的传声人,在堵斧面前说一不二。祭司鼓动堵斧,借银夏帝国内乱、北方外族入侵之机,兼并天湖各部落,东出斧山斧头谷进攻朵国。
“海学士,齐将军,你们觉得亚夏大陆的诅咒真的会降临吗?”彭博幽幽地问道。
“大督不必忧心忡忡,堵斧虽然来势汹汹,却无攻城器械,只要我们死守不出,他没有任何办法。”齐迹安慰道。
“齐将军可知,堵爷为什么敢于东进?”海青问道。
“其中内情我倒不知道。”齐迹搔了搔头道。
“蛮戎王国南境有一支炽火族,偷偷派使者联系堵斧,希望能够与天湖诸部联手,抢夺西南诸国的疆土。堵斧得到炽火族承诺,才生出雄心壮志,邀请天湖诸部落到斧子川会盟。
“在天湖诸部之中,能够与斧头族斧头部一较高下的,只有独立的狮族和镰刀族镰刀部。镰刀部与斧头部关系亲密,与堵斧又有通婚之好,故而两族各部不敢触逆,分别派出族人勇士来到斧子川,加入了天湖部落盟军。”
“原来如此。”齐迹点头道。
“其实,朵国依附帝国之后,斧头部鲜少挑起战端,多与西南诸国借斧头谷进行贸易往来,获取族人必要之物,包括食盐与生铁。为了控制斧头族,限制其他部落武器数量,朵国在斧头谷东方设了数镇,作为前哨防御之地:盈阳扼守盈河下游,距离斧头谷五十里;丽瑞镇在丽水下游,与芒水汇入一流;临皋地势最为重要,芒水北岸是陇川南坡沼泽之地,部队无法于那里通行,故而成为连接东西最重要的一镇。”海青说道。
“齐迹知道,临皋至皎月城有两百里,其间是朵国的皎月平原。皎月湖是西南诸国最大的湖,除了芒水是主要汇入之源,发源于有量山的小边江,以及陇川皎溪,都是其重要的水源。皎月城东方至碧岭威信峰西的宝溪城,亦是朵国重要的粮食产地,还有大片的桑麻园,由朵国侯的奴隶种植。”
“是啊!听说堵斧率军进攻,侯主惊慌失措,召集朝臣商量退敌之策。盈阳、丽瑞虽然城防坚固,又扼守着河流汇聚险地,但毕竟军队人数太少,无法抵挡斧山诸部联军,故而临皋是必须守住的重镇。”彭博沉重地说道
“事实确实如此。斧头部落联军从刺芒峰出发之后,顺利地攻占了两镇。斧山诸部落战斗力凶悍,对待攻陷之地极为野蛮,除了强征男子入伍,还掳走不少奴隶,沿着皋山向南进发,意欲通过勐河、景水后,攻占皋澜封城,对皎月都城形成夹击之势。”海青说道。
皋澜在皋山、有量山与火龙川之间,拥有三山之险建城,只余景水东畔一座城门,是易守难攻之地。皋澜城主是布日德古,为有量山布日族后裔,曾在黑峰求索习剑,算是朵国鲜有的将才。布日德古训练了三千精锐,震慑火龙川诸部不敢袭扰,深得朵旦的信任,故而朵国君臣较为放心,将防御重点放在临皋。
临皋的镇守是禹志行,乃是朵旦的爱妃禹氏之兄,统兵作战能力不足,但盘剥百姓压榨奴隶却很有一套。得知堵斧率军将至,禹志行将镇西村落焚毁,把百姓、牲畜全赶到镇东,希望朵旦尽快派兵驰援。
佟俊是朵国的大良,如今已经六十余岁,与朵旦一样没有主见。徐慎是朵国的大司,由于常与西南诸国交往,对时局了解颇多,还在蛮戎设了眼线。徐慎深知临皋重要性,但也明白朵国兵力有限,最有战斗力的是皎月玫瑰战团,以及驻防于威信峰西宝溪的守军。
虽然朵旦将女儿嫁给蛮戎三王子,又将滨水与宝溪间的宝石川土地赠予蛮戎王国,两国关系一度大为改善。然而,宝溪是扼守两国山谷的战略重地,一旦守军离境,蛮戎会不会乘虚而入,借机侵占朵国更多土地呢?
幸好徐慎眼线传来消息,蛮戎王国正生变数:老国王戎炀身体不适,戎狭欲同长王子戎狭争权,正闹得不可开交。得知这一消息后,朵旦命宝溪城主章驰率精锐守军回援,与都城玫瑰战团整合,尽快赶到临皋对抗堵斧。
可是,章驰行军至皎月城,突然得了怪病,无法担任统兵之帅。朵旦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派彭博为帅,带领玫瑰战团、宝溪精锐以及皎月守军,到临皋镇固守。
“如此说来,朵国侯派大督防守临皋,乃是扔来一个烫手山芋啊!”齐迹愤愤不平地说道。
“于公于私,彭博都是无法逃避的。我劝戎悍逃亡苍陵,为蛮戎王戎炀忌恨,侯主不得不让我赋闲在家。如今是朵国生死存亡之大事,我若不替朵旦分担,岂能体现我的忠君之本?”
“大督说得是啊!为了朵族人的生死存亡,海青愿与大督并肩战斗。”
“海青学士,你讲一讲朵族的历史吧!”为了缓解彭博的压力,齐迹提出了一个建议。
“好。神龙纪时代后期,朵族出现一位英明首领,名字叫做朵腊。他不仅体格魁梧,非常擅长打猎与作战,而且还极为聪明,打造了不少奇形怪状的武器。朵腊训练族人勇士,组建了一支强悍的部队,击败了皎月湖边的月光族,迫使他们臣服于朵族。”
“月光族这个名字真有趣。”齐迹笑道。
“随着人口与疆域增多,朵腊的野心更加膨胀,先后与皋山一带的皋族、滨水南岸的宾族诸部作战,获得了更多土地与奴隶。朵腊死后,他的后代首领延续征服之策,成为皎月湖周边最强大的部落。”
“征服古来有之,弱肉强食而已。”齐迹正色道。
“嗯。灭龙纪时代,花族、斧族都很强大,与朵族部落在滨水多次大战,双方互有伤亡,谁也没有讨到便宜。恰在那时,蛮戎已经强盛,扫荡了域内诸部落后,意欲通过碧岭威信谷,进攻朵、花、斧等族部落。眼见形势不妙,诸族放下成见,与荆、棘等族联手,与蛮戎象军在双柏滩大战。”
“据齐迹所知,这场大战蛮戎惨胜,自知无法吞并诸族,于是双方以碧岭为界,保持相对均衡态势。”
“没错。经此一役,朵族自知蛮戎势强,不得不与压制的各部和解,建成了一个以部落联盟为本的国家,并学习廊中经验,在险要之地筑城。元世纪初,在朵国部落盟主朵业主持下,都城皎月终于建设完毕,成为西南诸国都城中最晚的一个。由于朵业匠心独具,都城紧邻皎月湖与朵山,兼有水寨与城堡风格,故而以山水秀美闻名天下。朵业不仅善于守业,而且还极有开拓精神,主动向银夏帝国称臣,借以得到定皇支持,遏制蛮戎的势力。
“彼时,帝国尚未雄霸亚夏,仍与武、威等廊中强国作战,没有余力对付蛮戎。尽管如此,定皇还是听从玄武意见,派出使者安抚朵业,并调派匠人帮助朵国修筑大城。朵业在滨水南岸建了滨安城,在皋山与火龙川间修筑皋澜城,于宝溪下游建宝溪城,还在一些田地肥沃之处设镇。由于朵国与帝国往来密切,朵国一度国力大增,境内特产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帝国。”
“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啊!”齐迹一边说,一边轻抚身后的古松。
“眼见朵国从帝国获益,西南诸国纷纷献表归顺。那时,定皇已经去世,继任者是谏皇隗谏,乃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乐享其成,赐诸国为侯国地位,与臣服之国略有不同,属于宾服一系。到了庄帝继位之时,西南诸国与帝国交往大增,一度使得商旅纷至沓来,促成了不少新兴城镇出现。同时,庄帝为了压制西南,同斧山西方的土著部落沟通,利用铁器、银器交换特产,促使镰刀族、斧头族与狮族等土著改变原有刀耕火种模式,渐渐融入到亚夏族。”
“族群融入何其艰难啊!”彭博说道。一阵春风吹来,掀起了他的战袍,使彭博有一种振翅欲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