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诸士辩论(4)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982字 发布时间:2024-05-21

泰平注意到,东方惠与檀国文言语不多,冷冷地看着其他诸子大士,好像他们争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正当石远山仍在介绍时,逍遥子大士李和光面向泰平开了口。

 

  “我听说泰平大良年纪轻轻,但在白峰求索时已有石破天惊之言,宣称要为天下苍生谋福,自诩要‘以人心为根本,以天道为法则’。李和光想先向大良讨教,何为人心,何为天道呢?”

 

  “顺应时代便是人心,逆势而动必是祸源。天道就是正人心、树正观、结正果,而如今亚夏的天道,乃是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如依大良所说,为何是墨国承载天道,成为亚夏的霸主呢?”

 

  “墨国有争霸之志,国主有称雄之心,百姓有强国之愿,天下又有襄助之人。至于墨国是否最终成为霸主,难道只是靠泰平寥寥数语所能决定的吗?银夏帝国称霸三百年,靠得是银与铁,还靠对七子之教的尊重。眼下,学子一脉为天下各国所重,白子与黑子仍是仁侠当头,没有忘却本初之心,而灰子联盟则不然,意欲取代三子地位,成为亚夏至尊一派,岂不是让人觉得可笑?”

 

  “那么依泰平大良所说,元世纪末的龙诞星异象,便是暗指墨国将强盛于西北,将来取代银夏帝国为亚夏霸主吗?倘若如此,岂不说明墨国借助卜算之术,倒成了灰子襄助而功成?”华耀问道。

 

  “我知道华耀灰子大士对卜算术精通,擅用其说来左右时局。对于泰平来说,我更相信‘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有了仁爱准则和自由欢畅的心,就会一生果敢。同样地,一个国家有了顺应时代的治世准则,一定会勇往直前达成目标,而无需卜算之术惑扰人心。”

 

  “莫为若没有记错,泰平大良所说乃为乔松大隐首提,希冀为世人解释世人所渴望了解的永恒问题:如何对待尘世。没想到大良竟借用于国政,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啊!既然大良提及卜算之术无用,那么在大良心目之中,什么叫有用呢?”

 

  “正如莫为大士所说,我确实得教于乔老,听说了他奥妙精深的讲义。然而,大士以为每个人对于学识与精妙的立论,会采用不同的态度,其区别在于对其而言,那学说究竟是否有用还是无用?泰平以为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真正有了这个世间的万物,就不要纠结于万物的来处,被世间外物所役使,成为物的奴隶。卜算之术虽为参破天象本道而创,但那只是一种虚无的没有根本的观点,凭借这种虚无的力量,是无法让世人顿悟的。我借用乔老的一句话,送给莫为大士,‘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以所无奈何。’”

 

  “没想到大良小小年纪,已经懂得放下的妙意,莫为何必还替世人烦忧,帮助灰子联盟劝说江山、顾左两位大士呢!”莫为说罢,靠到椅背上,闭上了双眼,再也不发一言。

 

  “如果大良懂得放下的妙意,为何还执着于权利,不顾千万将士生死,攻杀征伐涂毒生灵呢?”赵同尘突然开口,向泰平发问道。

 

  “泰平虽未登上黑峰,但对侠行天下之志早已有之,而登上权利之座与行侠并非矛盾,我为何要自剪双翼呢?”

 

  “泰大良说得妙极。如今银夏帝国弊政沉疴深入骨髓,四方强国外族如虎视雄鹿,割据总兵与帝师针锋相对,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我辈在圣峰求索多年,不正是希望像七子先贤一样,灭掉恶龙拯救苍生吗?如果学逍遥避世那一套,以为光靠隐居山林,便可使世道恢复正常,那无疑是痴人说梦。更何况两位逍遥大士并不逍遥,乃是出自各自宗国私心,才全力支持济国在亚夏称霸,如此两相比较之下,泰平大良正合黑子本义,是坦坦荡荡的真君子。仇剑虽然多年来鲜少行走江湖,但胸中仍有侠义之道,若大良不嫌弃在下年老,仇剑愿为泰平大良助拳。”

 

  “泰平自然求之不得。”泰平曾听人提及,如今阳关剑派掌门荆哲剑法极高,原来还在黑峰求索过数年,相传与仇剑剑术不相上下。

 

  “没想到学城意欲举力七子辩论,我等却在这山谷中大论其道,探讨的却非著论学说,而是事关亚夏的未来前途。这真是让人觉得世事玄妙啊!夏维对济国谈不上有好感,对墨国也没有敌对之意,只是想问问泰平大良,如何看待人性呢?”

 

  “亚夏自古便有人性善与性恶的争论,恐怕将来也将一直争论。泰平虽然求索时日不多,但是却在白峰见到舍身为人的人,也看到只谋求一人荣耀而蝇营狗苟之徒,不过我窃以为人性就是利己。”

 

  “没想到大良以天下为己任,竟然会有此惊世之言。”

 

  “人性利己并非害人伤人,而是说人有了利己的目标,才会有快乐的动力与源泉。快乐作为一个与情感相关或相似的感觉,当其存在于一个与自身相关的对象上时,便会在自然的推移中产生骄傲,与此相反就是产生谦卑。每个人的心在自由放任时,都会很快萎靡不振,为了保持人的热忱,就需要每时每刻注入一个新的情感之流,而这情感之流便是利己的目标。”

 

  “大良这些话如此玄妙,似乎非源于中土文化,倒像是那个脱离了萨迦教的班善口气。”东方惠适时可口问道。

 

  “这些话正是泰平与大空大师见面谈及仙莱哲学,才在心中不断地涌现出来,又受到各位大士点拨,好似夏江之水滔滔奔涌而出。”

 

  “商棠才疏学浅,想问问泰平大良,人有人性,那么国是否有国性呢?”

 

  “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基,而国性的根本便是文化传承。银夏帝国能于庄帝在位时,成为世间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因为庞大的军队,也不是因为丰富的银矿与铁矿,而发自于内在的文化能力。正因如此,亚夏语才成为仙莱、尘服大陆贵族语言,上层贵族以能用亚夏学识评价瓷器为荣,不少邦国还将七子之教视为教法之一。可惜,后来两个大陆间的大海异象频繁,诸多可供停靠补给的小岛消失,以至于如今再难现海上贸易的兴盛。”

 

  “无论银夏帝国多么强大,帝国的百姓还不是贫贱众多,依大良所想,该如何使人性与国性相统一呢?”

 

  “商大士所说正是世间之弊,却是一个难解之题。不管是银夏帝国,还是金亭等诸多王国,真正掌控国之命运的人,自然是那些拥有财富的贵族氏家,寻常百姓只不过是芸芸众生耳。但是,这并不是说国性要在人性之上,以国之名义随意地剥夺弱民,而是需要国家颁布政令,保护普通百姓稳定财物、在得到他们同意后转移其财富以及国家要对百姓履行允诺。我觉得这是维护一个国性正义的三条原则,也是不可动摇的强国之策。”

 

  “大良所说确实于国于民是金玉良言,不过商棠认为太过超越时代,恐怕不会得到大良预期的结果吧!此番商棠来到寻仙峰,本意与灰子大士虽不尽相同,但确实有襄助济国之意,如今看来济国若无大良之贤者相佐,恐怕是难与同墨国相争了!”商棠感叹地说着。

 

  “其实墨国与济国虽有争霸之意,但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敌人。和平的交易与互助的利益,可以使两国友善交往,这也许是将来亚夏族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与泰平大良相比,我等求索多年竟真是一无所得,还留在这里徒增叹息吗?”商棠说罢,站起身子,向泰平拱手后走上二楼。其他诸子大士也都默默地相顾无言。此时,曹戍从客栈大堂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雨已经停了吗?”泰平向曹戍问道。

 

  “启禀大良,雨停了,天边还出了彩虹,十分美丽呢!”

 

  “诸位大士来到噶尔兴山,还没有抵达寻仙峰下,不如一起出去看看彩虹吧!”泰平率先站起身,石远山与清远子跟随其后,其他诸子大士见状也走出客栈大堂。

 

  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心胸畅快,阵阵土香与花香飘入鼻内,令人感到舒服惬意。一道七彩虹桥挂在西边穹空,寻仙峰的雪峰之顶闪烁着银光,仿佛向众人打着招呼。

 

  泰平眺望着远方,接过曹戍递来的书信。

 

  这是戎悍的亲笔信。泰平熟悉蛮戎王子的笔迹。

 

  我收到朵国大督彭博来信,天湖斧头族诸部兴兵挑战,意欲请墨国派兵相助,不知大良尊意如何?

 

  也许是时候出兵江南了。泰平轻轻地点点头,望向天域高原的南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