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启蒙筑基一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118字 发布时间:2024-05-20

四十九节、启蒙筑基一
    饭后老杨邀请道长和彭玉一起去观涛山庄小住将息。道长也不客套,外面来接的滑杆也到了,于是大家一起来到码头。
    各个店家、摊贩早已将他们所需的物品装在了他家的竹筏上,杨家在利州算是名门,杨巨流更是名声在外,他家要采购什么东西从来不讨价还价,商家自然喜欢这样的主顾。
    他家的竹筏是特制的,州城大多数人都认识,听说是从大理国那边搞来的巨形毛竹制成,不但装有舵,还别出心裁地装了四个象水车一样的可拆卸的轮子,划行时可不用桨或蒿,竹筏上有货架,货架高离筏面三四尺,过险滩或遇到恶浪时,不至于打湿货物,一筏就可以载三四十石呢。
    本来天色已晚,早上来时是顺水就走了两个多时辰,现在回去先沿嘉陵江顺水,在昭化转到白水江后则需逆水,至少要五六个时辰,老杨本想请道长先去栖鹤山庄休息一晚,明早起程,但道长精神来了,非要来个夜航白水江,其实都是练家子,平常风里来雨里去平常得很,何况道长老小孩的玩性随着精力的恢复又起来了,哪里肯让大家把他看扁了,老杨也有趁夜回观涛山庄的想法,老道的伤有些蹊跷,他虽不便问原因,但得防老道的行踪暴露,所以他给道长买的衣服就是平常百姓的服装。
    老杨请的四位船夫,都是老熟人了。那年头,工少人多,码头上找事干的人一大堆,看到杨家在装货物,其实已有不少船工在竹筏边侯着了。每次杨家运货物,都会找人帮忙,给杨家划一次竹筏比给别人划三次得到的都多,如果杨老爷高兴了,还会赏给一些好东西,比如家人穿旧的衣服啊,一些糕点啊,还可以向杨老爷要些防暑的、跌打损伤的药物什么的。杨家和“张氏惠民局”的关系很好,这些药物自然是很好的,杨家人又大方,只要开口,绝没有空手而回的。不要看不起旧衣服,平常人家一年未必能置得起一套衣服。
    天将黑时,竹筏过了昭化,沿白水江上行了六七里,他们靠在一处江湾,上岸准备晚餐,刚才在江里,老杨的运气不错,钓上了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杨遥的运气更佳,居然钓起了一条十余斤重的鲶鱼,七八斤的鲤鱼不少见,白水江的鲶鱼却是好东西。鲤鱼红烧,鲶鱼炖汤,就着在城里买的熟猪头肉,猪耳朵等,八个人饱餐了一顿,老道对蒸馏酒特感兴趣,拉着老杨陪他夜饮。而杨遥居然用河南话和彭玉互相炫耀着见闻,杨遥的语言天赋着实不错。------
    转眼到了九月初,从利州传来消息,铁木真七月份在六盘山死了,进攻关外五州的蒙军已经撤走,听说是回去各为其主争汗位去了。
    清虚道长与杨家老太爷和老爷子已算旧相识了,一个是道长,另外的想修仙,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有三代圣手的调理,清虚的外伤早好了,只是内功仅恢复到原来的六层,要想完全恢复,只能交给时间和运气了。
    彭玉在八月底就离开了,说是想回老家去看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幸存的家人,道长和彭玉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事家事,不知道五姑娘知不知道,彭玉在观涛山庄这段时间,五姑娘总找些借口,带着小弟杨年跟彭玉在一起。
    小杨年已经四岁半了,长得比人家五六岁的小孩还要高大。由于他出身时那么一折腾,间接地导致了他的曾祖、祖父为救他而耗尽功力,老杨对这小儿子心里总有点说不出的感觉。除家人外,庄上的其它人对他不免有点不是那么亲近,甚至人认为他是杨家的丧门星。而杨夫人鲁氏却对这个小儿子异常疼爱,他几个哥哥姐姐对这个小弟弟也不错。
    自他能走路开始,小家伙就显得不太合群,平常也不爱说话,没事就使唤他体内的两股真气玩。当初父亲和清虚留在他体内的两股真气一直在体内相安无事,就成了他的‘危险’的玩具。玩腻了便去找两个姐姐耍,姐姐看书没空理他时,他便跟着姐姐看那些他认不了几个字的书,偶尔也问问,五姐要帮母亲作事,六姐心情好时就给他讲讲,心情不好时他也识趣,七姐倒是有问必答,可她知道的还没他多。
    有时他也去书院里面看庄上的子弟读书练武,不认识的字书院里的先生倒很有耐心的教他,给他讲解。庄主的小少爷,又还好学,且又几乎是过目不忘,先生当然喜欢,虽然这个小少爷似乎在庄内并不怎么受人待见,但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毕竟是所有为人师表的读书人的职业操守。
    除了这些以外,去年不知他在哪里捡回来一只小猫,家里人也没在意,杨家家大业大,一只小猫能吃多少东西,反正小杨年多了一个玩伴而已。小猫养了两三个月后,庄里的人就没见到过了,小家伙则时常去后山和小猫玩,跟小猫和母猫学爬树,跟小猫练手速,小家伙出手的速度比小猫都快,甚至超过了母猫。他常从家中带着好吃的到后山和小猫一家子玩乐,还同小猫一家子在山里去追一些小动物。今年春节后,随着母亲到了栖鹤别院,五个月后回到观涛山庄后再到后山来找时,小猫一家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想小猫的时侯他只好到后山独自练习从猫妈那里学来的快招。
    小家伙确实聪明,人虽年幼,但所识的字,能记下的诗、词、经、书史、集等甚至比十余岁的孩子还要多,在练武场上,他也能跟大家比划得有模有样,大家也都只当作小孩心性,好玩而已,假如他们和他过招,那可能会引起地震了,他可以把体内那两股真气使唤出来,都是道家顶尖的内功,也是因为大家只认为他仅是比划着好玩,一直没人当回事。只有他母亲知道他的特别之处,所以一再告诫他不能对人比划。
    杨夫人也不知道他的内力深浅,何况庄中其它小孩大多不愿同他一起玩耍,大部分家长们都把杨年看着丧门星,平常不准孩子和他玩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