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七年已逝,来到了公元 180 年——灵帝三年。
深山之中,两名男子正在对峙演练。
“师弟,这些年来你的武艺进步神速啊,从昔日不及我,到如今已近乎超越我了。”开口说话之人,乃是刚满二十一岁的曾孜,字子房。
“师兄言重了吧?依我看……小弟已然胜你一筹呢。”这句话明显带着挑衅意味,出自曾孜的师弟之口。此人名叫赵云,今日恰好年满二十,即将行加冠之礼。
曾孜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知道师弟此举乃是故意想惹怒自己,好让自己使出浑身解数,然后酣畅淋漓地打上一架。
"好啊!师弟,既然你如此狂妄自大,胆敢挑衅身为师兄的我,那我可就要不遗余力了!"
赵云闻言心头一喜,这些年来师兄总是对自己有所保留,如今总算有机会一睹师兄的真实本领了!
话毕,二人毫不犹豫地动手交锋起来。
只见他们四只手紧紧纠缠在一起,时而左拳出击,时而右掌拍出,动作迅猛有力。然而由于他俩皆出自童渊门下,武功路数如出一辙,想要攻破彼此的招式实非易事。
立于高处观战的童渊将下方两人的对决尽收眼底,暗自思忖道:"看来到目前为止,子房的确已经发挥出了八成的功力。反观赵云,则显然是倾尽全力了,但仍旧难以突破子房的防线。
子房想要赢,无非就是多费些时间而已。”
拳法的较量难分高下,于是两人都决定以枪法一决雌雄。
只见二人拉开阵势,伺机而动,但没过多久,赵云就按捺不住性子率先发起了攻击。
童渊不禁摇头叹息道:“赵云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气盛啊!在同门比试当中,抢先出手固然可以占据先机,但彼此对对方的招数心知肚明,如此一来,先行者反而会处于劣势。倒是子房做得很好,不急不躁,稳若泰山,面对来袭的攻势总能轻易化解,不愧是我教导出来的弟子。”
“师弟,你这般急躁,可是胜不了我的。”子房淡定地回应道。
赵云心有不甘地辩驳道:“师兄,不到最后关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看招,回马枪!”
话音未落,赵云向后退了一步,紧接着在电光火石之间猛地刺出一枪,其力道之大、速度之快,就连一旁观战的曾孜都始料未及。
然而,曾孜早已将童渊传授的枪法练得炉火纯青、融会贯通。不仅如此,他还博采众长,将后世的枪术精髓融入其中,创造出更为强大的招式。凭借着这一招式,他竟然硬生生地破开了回马枪,并以枪尖直抵赵云的咽喉要害之处。
赵云眼见自己的绝招被破解,而曾孜的长枪又如毒蛇般抵住自己的脖颈,再加上看到曾孜那令人心悸的恐怖神情,心中顿时明白,即便是使出浑身解数,此刻也绝非曾孜的对手。于是,他无奈之下只得选择认输。
曾孜见到赵云认输,便轻轻一抖手中长枪,将其收入囊中,然后稳稳地插入地面。
赵云满脸狐疑地问道:“师兄,此招似乎并非出自师父之手吧?”曾孜微微一笑,答道:“没错,这一招乃是我根据师父的‘力劈华山’以及自身领悟所创。若你有兴致,我倒可以传授于你。”
赵云听闻此言,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自抑,满脸兴奋地问道:“果真如此,师兄?”曾孜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回答道:“那是自然!你不仅是我的师弟,更与我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一般。兄长教导弟弟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哈哈哈哈!太好了!”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骤然响起。两人立刻意识到师父来了,于是纷纷朝着笑声传来的方向望去。果然,只见童渊已然来到近前,他们赶忙向师父行礼拜见。
童渊示意他们免礼,接着夸赞道:“子房啊,此次对练表现得相当出色,每一个招式动作都堪称完美无缺,并且能够做到沉稳冷静、不急不躁!面对师弟也毫无保留,这点非常值得称赞!”
然后转头看向赵云,语重心长地说:“不过赵云,你现在的气息略显过剩,从刚才的枪法对决中就可以明显看出。不过这方面你的师兄做得很好,因此你要虚心向他学习。”
“徒儿谨遵师命,一定会认真聆听师兄的教诲。”赵云恭敬地答道。
“嗯,不错。好了,你们二人跟我来大堂。”
二人异口同声的回了句:“是!”
随后,两人紧跟着童渊走进了大堂。一进入大堂,他们就被眼前所见惊呆了——这里的布置竟然与一年前曾孜刚刚年满 20 岁时,师父为他举行加冠礼并赐予表字那一天一模一样!
曾孜惊讶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转头向童渊问道:"师父,难道今天就是要给师弟举行及冠之礼的日子吗?"
曾孜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失落,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一旁的赵云察觉到了曾孜的情绪变化,好奇地问道:"师兄,师弟及冠本应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为何你却显得如此失落呢?"
曾孜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师弟,等你及冠之礼后,自然就会明白我现在的心情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伤,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
赵云一脸茫然,但也没有多问。
话毕,赵云移步至大堂中央,童渊立于其前,缓言:“徒儿啊,今日乃汝二十及冠之辰,为师今日代汝父与长辈为汝加冠。”
“徒儿既拜师父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替自己加冠乃天经地义之事,况且身旁还有师兄。”
“嗯,不愧是为师器重的好徒儿!”
言罢,童渊为赵云行冠礼,并在礼成之后,为其取字。
“赵云,汝之冠礼已毕,今为汝取字,汝之字为‘子龙’。既行冠礼,汝便已成年,日后当辅佐汝之师兄,助其成就大业!”
赵云郑重点头,朗声道:“师父放心,子龙必谨遵师命,辅佐师兄!无论刀山火海,只要师兄号令,子龙必遵从!”
曾孜慨叹:“子龙,真乃吾之好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