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群兽大战一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803字 发布时间:2024-05-17

四十三节、群兽大战一
    子时初,他回到了热火朝天的宿营地。谢天谢地,还没狼群来光顾。
    热火朝天的场面只是假象,其实半数以上的儿童、老人妇女们已经累瘫,差不多已躺在山岗上的火堆圈中,看到老杨带了三匹马驮着东西回来,就有几个还没睡熟的小孩老人和堡丁迎了上来。
    他们接过马匹帮着卸东西,蒋承宗打开绑着锯条的毛绳,小伙子们立欢呼雀跃起来,有了锯条、斧子,工作效率将提高几倍,老杨从蒋婷婷手中接过陶灌,猛喝了几口水,然后对她说:“蒋姑娘,看看那匹马驮是些什么?可能是些奶酪什么的,我顺手牵来的,路上闻到浓浓的奶酪味,如果是,让他们煮点给大家喝,大家都辛苦了!”
    营地已初具规模,周边的小树大部分被砍了,可惜砍坏了不少兵器,那年头的刀具,质量本身就不好。他们的先辈们都是军人,便用的兵器是制式兵器,这些兵器使用时间太长早该淘汰了,钢质还算过得去,可正因为是兵器,相对来说就比较轻薄,用来伐木肯定是吃不消的。
    丈五高的栅栏已基本上将营地围了起来,仅剩下溪流边的一方还剩十余丈了,暂时的安全保护圈快要形成,可至少还有几百株巨树没有放倒,用作栅栏小树有的太小,经不起猛兽的扑击还必须加强。
    老杨不能让大家一直这么累下去,如果都被累倒,明天就无人防守了,营垒一建好,重点就是防守。
    老杨叫蒋承宗安排一部分已疲劳不堪的人先休息,留下几个人值守,自己则带了三十个青壮年开始锯树。
   有了锯条和斧头效率就不一样了,老杨对锯树伐木也不算外行,那年头身处山区的人们要想发家致富,哪家不伐木开荒。他家的下院别院都是他带头开荒建起来的,他们杨氏家族本来就不是很富的那种,以前坚守耕读传家的祖训,也企望过飞黄腾达,可是已经过三四代了,也没有发达起来,堂兄削尖脑壳往上混,结果还丢了脑袋!现在他们那一脉倒有了飞黄腾达的希望,可老杨却已经看明白了,对短视的朝廷已经失望。
    无论何朝何代,老大在家中都享有绝对的继承权,兄弟多的,自老二开始都得自已设法刨食。他父亲就是老二,老二差不多是最不受待见的,好处没得份,背锅的事情却不少,还好他老父亲和其它人不太一样,对他要求不严,也严不了,他自已常年浑浑噩噩的,清醒时就在外寻仙访道,那能企望儿子能够成才,老杨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了。
    天亮时,营地前方五六丈内的巨树已经被他们放倒了,栅栏也在开始加强了。他把手头上的工作交待给后半夜被他强制休息了的蒋承宗,喝了半罐奶酪水,这东西酸臭酸臭的,他不习惯,但营养却不错,顾不上练功和吃其它食物,倒下就睡了。昨晚那条半生不熟的羊腿他在路上生拉活扯的早吃饱了,不然那能回到营地就干活,他可不是神仙。
    中午时分,他醒来后,检查了一下营地,把几个需要加强的地方给蒋承宗说了,然后他将负责护卫的青壮年集中起来,留下十人加强营地的防守,其它的饭后休息一个时辰,准备在明天天亮前赶回蒋家堡,他指定了一个带头的,自己则必须先赶往湫池堡方向进行打探,昨晚去蒙营这一折腾,不知道蒙军后续会有怎样的报复行动。
    蒙军也够倒霉的了,死了不少人,粮草被烧了大半,锯条也基本上被老杨卷跑光了,攻城器械没了主要工具还造个屁,而那些制作器械的工匠以前多是从金国招来和攻城掠地后,屠城时留下来的。招募的工匠不停地干了几年,有这机会巴不得休息一下,屠城时留下的工匠更不用说,他们是为了活命才被迫干活的,有的家人甚至是被蒙军杀了的,他们能有什么积极性?几个头儿就遭殃了,被砍了头。
    第三天下午未时末,第二队离第一队的宿营地已不到十里了,再翻过两道山脊,过一条沟就可以看到宿营地了,大家紧张的心情也稍显松弛。
    还没上到山脊,前方探路的堡丁回来报告,在东南方向的一个山坳里有情况。老杨立即叫蒋荣通知大家一边警戒,一边护卫大家尽快往宿营地靠拢,自已则跟随探路的堡丁一起上到山脊。
    由于是大白天,山区的气温比早晚暖和多了,站在山脊上,目视只能看到重峦叠嶂的山峰和无尽的树林和偶尔飘过的云雾,他的听力不错,他听到东南方向的山沟里,传来一阵阵复杂的声音,有虎吼、有狼嚎、有马嘶、有猿鸣,还有一阵阵人的高呼声、惨叫声,在远处的山沟里有场人兽大战,距离他们至少有五六里。
    他也只能勉强分别,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应该不是蒋家堡的,他们的宿营地不在那个方向,估计距他们的宿营地至少隔了两道山脊,但也难以保证这次人兽大战不波及到他们,也可能不是宋朝的军民,因为有马嘶声,这么多的马,目前在这边只有蒙军才可能有。
    杨巨流略一思考,立马安排堡丁回去通知蒋荣指挥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向宿营地靠拢,争取进入营地进行意外防护。他自己则准备去现场看看,他担心有巡守的堡丁被卷入其中,或者是其他逃入山区的民众正受到猛兽攻击。交待好后,他钻入了东南方向的丛林中。
    那天晚上,蒙军将他追丢后,认为他必定还躲在山林里某个地方,已看到射中了几箭,还在山林中捡到了粘着血迹的箭,那里分得清是人血或是马血,一个受了重伤,失了那么多血的人能跑多远?当没追上他,找到他,是他的运气好。
    更令蒙军气愤的是居然有同伙敢趁乱混进他们军营,偷走重要工具,怎么也得把人找出来出口恶气。所以次日就组织了几个五十人的小队在周围一二十里内进行仔细搜索,忙活了一天没把杨巨流搜到,倒有细心的发现了昨晚老杨牵马驮运锯条的踪迹。
    昨晚老杨离开时给他们摆了一个迷魂阵,他先是沿着一条通往山区的小路走,小路是朝东南方向,他也不知道是通向哪里,其实这条小路可以通往成州的黑谷。走了两三里他才转入树林,马驮了重物,踪迹明显。所以次日蒙古兵又扩大了搜索范围,可大方向错了,哪里找得到老杨他们的踪影。且小队的蒙军也不敢深入山区太远,他们本就不习惯山区。
    结果有一个小队在山林里迷了路,鬼使神差地来到了距蒋家堡营地仅隔了两道山脊的沟里,晚上没能回营,这类事对蒙古兵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这队蒙古兵也比较多,是两个五十人队合成的百人队,人多势众,所以就在山林里露营。

 四处招摇的蒙古兵却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一群饿狼给盯上了。只是在大白天,他们又人多势众,狼群也不敢怎样,可就是心有不甘。而当晚蒙军的宿营地本来是靠着一队巴山人猿的家,这可是有着几十只巴山人猿的大家庭,邻居还有几只猫熊,被他们强占了地盘,一时还没想好对策。
    巴山人猿可不是能逆来顺受的主,猫熊这玩意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憨蒙可爱,它虽然是吃素的,但也有保护自已领地的习惯。何况这家猫熊本来就是被其它猛兽赶来赶去,赶到这里来的,好不容易找到个好地方,关键是这条沟里有竹子呀,这里几乎竹子能生长的最靠北的地方了。
    由于蒙古兵加上马有两百多,阵容确实有威慑力,巴山人猿和猫熊暂时也只能在火堆外围守侯机会。
    这些蒙古兵对周围的情况全然不知,晚上却烤起肉来,烤肉的火堆野兽害怕,肉香却沟起了狼群的食欲,生肉哪些熟肉香?狼群也就越聚越多,也许这群狼本来就不少,由于被迫进入秦岭山区以来,与土著猛兽争食,争领地,被各土著猛兽攻击,被打散了。今天终于被美妙的香味吸引过来了,有机会又聚集在一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